周 萍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300)
急性牙髓炎是指牙髓內炎性細胞浸潤、組織破壞和組織液滲出,是內科門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療中,根管治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技術和設備的限制,傳統(tǒng)的根管治療方法很難滿足要求。一次性根管治療可以減少器械的使用,減少感染。本研究探索了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治療小兒急性牙髓炎的療效,如下。
入組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科室收治的小兒急性牙髓炎患者共70例,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11例;年齡2~9歲,平均(6.21±1.01)歲。觀察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2~9歲,平均(6.12±1.04)歲。兩組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多次根管治療,治療3~4次。在治療前,如果患兒的疾病是急性牙髓炎,醫(yī)生先對其開放引流進行治療,然后再封藥,直到患兒的各種癥狀得到有效緩解。醫(yī)生結合情況制定患兒復診計劃,并觀察復診期間癥狀的消失情況。如果復診兒童各項指標穩(wěn)定,根管干燥,口腔內無異味,則對根管進行充填。相反,醫(yī)生會繼續(xù)為患兒更換敷料,直到達到標準,通常治療應該持續(xù)3~4次。
觀察組進行一次性根管治療。先利多卡因局麻,牙膠尖填滿了牙膠和Vittex糊狀物。充填后,患兒接受X光檢查,觀察是否填充良好。
比較兩組疼痛評分、整體療效。
顯效:無刺痛,正常咀嚼,牙根尖周圍無膿腫;有效:輕微疼痛,牙根周陰影變小;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100%-無效率=總有效率[1]。
SPSS 26.0軟件處理數據,率進行x2統(tǒng)計,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觀察組疼痛評分2.21±0.12分低于對照組相應的指標4.24±0.4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急性牙髓炎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94.29%(33/35),而對照組總有效率74.29%(26/35)。
在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中,拔髓、根管擴張、消毒和充填是分開進行的。臨床操作復雜,療程長,不僅影響兒童的正常生活和學習,也影響兒童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而且,兒童年齡較小,治療依從性普遍較低。長期治療可能會因為兒童的不合作而影響治療效果。一次性根管治療是我國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產物。主要在根管消毒后進行封閉處理,去除感染源,避免翻修過程中因根管開放而引起的感染。在一次性根管治療中,用牙膠和Vittex糊劑充填根管,兩者結合可持續(xù)消毒根管,療效理想[2-3]。
根管治療的預后需要在預測受影響牙齒的結果后進行評估。急性牙髓炎的根管治療的最終目的是保存患牙,預防和治療根尖周病變,最大限度地保持牙齒的原始形狀和相應的功能。有資料顯示,根尖周病變的實際愈合主要取決于根管感染的程度、根尖周病變的嚴重程度以及機體的自我防御和修復能力[4-6]。一次性根管治療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技術,可以有效清除患牙根管內的感染物質,減少就診次數。一次性根管治療通過根管預備和消毒后即刻充填[7-9],可以降低封閉性差、臨時封閉物脫落、根管再感染率,不僅可以改善患者就醫(yī)體驗,還可以提高遠期效果,減輕患者痛苦。臨床經驗證明,大多數常規(guī)根管治療的患者都可以一次性根管治療[10-12],而且適應證和禁忌癥與常規(guī)根管治療非常相似。主要指征為牙髓炎、牙髓鈣化、牙齒外傷、牙髓壞死和內吸收。禁忌癥包括牙齒功能不全、可疑病變、無望牙齒、嚴重張口受限等。由于只需一次就診,且遠期效果明確,一次性根管治療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這一治療[14-16],比常規(guī)根管治療有更多的臨床優(yōu)勢[4]。
本研究的成果中,觀察組疼痛評分、整體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治療小兒急性牙髓炎的療效確切,可減輕痛苦,提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