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靈芝 肖長江
摘要 目的:分析自擬頸心逐瘀湯治療頸心綜合征的療效。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頸心綜合征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實施基礎治療;觀察組實施自擬頸心逐瘀湯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癥狀積分和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擬頸心逐瘀湯治療頸心綜合征臨床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疼痛。
關鍵詞 自擬頸心逐瘀湯;頸心綜合征;中醫(yī)
頸心綜合征又被稱為頸椎性類冠心病綜合征或頸性綜合征,主要由于頸性疾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損害。傳統(tǒng)方式治療頸心綜合征具有局限性,傳統(tǒng)方式多采用口服抗凝、活血、降壓、擴張冠狀動脈等藥物為主,但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突出[2]。本文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頸心綜合征患者60例,探討自擬頸心逐瘀湯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頸心綜合征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X線檢查發(fā)現(xiàn)存在不同程度頸椎退行變、頸椎反弓和頸椎序列不良等情況;且經(jīng)心電圖檢查,患者存在輕度異常心律,或有輕度T波、ST段改變。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5~55歲,平均(45.66+5.11)歲;病程1~3年,平均(2.22±0.11)年;伴隨出現(xiàn)頸部僵困15例,胸悶心悸(胸痛)10例,惡心5例。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3~56歲,平均(45.75±5.09)歲;病程1~4年,平均(2.37±0.09)年;伴隨出現(xiàn)頸部僵困16例,胸悶心悸(胸痛)8例,惡心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實施基礎治療:①在雙肩井穴的中心皮膚部位貼頸部中頻電治療儀器中號電極片,對其強度進行調(diào)節(jié),治療1次/d,20min/次。②在頸椎牽引椅上進行頸部牽引,牽引力依據(jù)患者體重進行調(diào)節(jié),要與地面垂直,1次/d,15min/次。③毫針針刺治療選穴:內(nèi)關、通里、心俞、大椎、天柱、頸椎夾脊、頸百勞。坐位姿勢取雙內(nèi)關、通里,得氣后應用補法進針,行捻轉補法(留針10min),每間隔5min行針1次;起針后對針孔按壓1min;再俯臥位姿勢取大椎、天柱、雙心俞、頸椎夾脊、頸百勞,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min),每間隔10min行針1次。觀察組實施自擬頸心逐瘀湯治療:基礎藥方:桃仁12g,紅花9g,赤芍6g,川芎6g,獨活9g,寄生6g,柴胡3g,牛膝9g,當歸9g,生地9g,桂枝6g,茯苓6g,秦艽6g,丹參9g,伸筋草10g,細辛3g,甘草6g;上述藥物以水煎溫服(統(tǒng)一由中藥房煎藥機煎制,真空包裝袋包裝,20C以上需冰箱冷藏),1劑/d(分2袋包裝),1袋/次,分2次服,餐后30min服。兩組患者均治療2個療程,7d為1個療程。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癥狀積分與VAS評分。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頸部強硬、胸悶心悸(胸痛)、惡心等癥狀消失;②有效:頸部強硬、胸悶心悸(胸痛)、惡心等癥狀有改善;③無效:頸部強硬、胸悶心悸(胸痛)、惡心等癥狀無改變??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x100%。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應用SPSS20.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和VAS評分比較:研究組治療后癥狀積分和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相關資料顯示,很多因素均會引發(fā)頸心綜合征,該病癥發(fā)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頸心綜合征是頸椎退行性病變,與頸椎病存在類似臨床癥狀。頸心綜合征涉及關節(jié)較多,同時還會導致心神經(jīng)叢興奮性大大增高,進而導致血供障礙發(fā)生,并引起反射性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導致心肌缺血,誘發(fā)心律失常,出現(xiàn)類冠心病癥狀。因此,頸心綜合征在臨床上誤診率也相對較高[3-4]?,F(xiàn)代醫(yī)學常規(guī)服用硝酸酯類藥物及Ca2+拮抗劑治療,但治療效果不理想。本觀察中對照組頸部中頻電治療、頸椎牽引、毫針針刺為臨床治療頸椎病的基礎治療[5],有一定臨床效果。
在我國醫(yī)學中,頸心綜合征主要屬于“心悸”范圍之內(nèi);本文采用自擬頸心逐瘀湯治療頸心綜合征,方中桃仁活血祛瘀,紅花散瘀止痛,赤芍清熱涼血,川芎祛風止痛,獨活痛痹止痛,寄生強筋骨,柴胡和解表里,牛膝活血通經(jīng),當歸活血化瘀、增強免疫力,生地通經(jīng)脈,桂枝常用于治療關節(jié)痹痛,茯苓治療水腫,秦艽可以治療關節(jié)痛,丹參活血祛瘀,伸筋草舒筋活絡,細辛治療風濕痹痛,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可以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nèi)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癥狀[6]。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癥狀積分和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自擬頸心逐瘀湯治療頸心綜合征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疼痛,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蕊,胡琨,張文彥,等.咽頸臂型重疊.Miller-Fisher綜合征的吉蘭-巴雷綜合征1例[J].中國神經(jīng)免疫學和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8,25(5):383-384.
[2]孟愛霞,劉艷偉,曲寶亮,等.星狀神經(jīng)節(jié)阻滯配合歸脾湯治療頸心綜合征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7,23(12):2087-2090.
[3]王楠,趙盼盼,曹星.舒筋養(yǎng)心手法配合針刺治療頸心綜合征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8,39(9):60-61.
[4]孟愛霞,劉艷偉,鄒麗英,等.酒石酸美托洛爾聯(lián)合歸脾湯口服治療頸心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8,24(10):1680-1683.
[5]王啟才,針灸治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200-202.
[6]鄧海霞.理筋寧心手法配合頸心湯治療頸心綜合征6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7,33(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