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吃蘿卜有什么講究嗎,到底該怎么吃呢?
吃蘿卜四季有講究
中醫(yī)認(rèn)為,蘿卜味辛,性微寒,有消食和中、清熱利尿、生津解渴的功效。
春天,氣候較為潮濕,白蘿卜、青蘿卜比較惹濕,盡量吃紅蘿卜,有助于化解熱毒,并可預(yù)防春季流感。無論煲湯還是炒都合適。
夏天,由于天氣炎熱,可以適當(dāng)吃些腌制的酸蘿卜,以開胃健脾。蘿卜生吃不僅較寒涼,而且容易惹濕,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量。
秋燥涼,冬寒冷,吃生蘿卜會寒上加寒,因此秋冬吃蘿卜建議吃熟蘿卜。
另外,冬天寒冷又干燥,人們喜歡吃各種補品或火鍋以御寒取暖,高熱量的肉類、海鮮攝入量比夏天多,積聚在胃腸十分容易燥熱,更容易發(fā)生胃腸型感冒。這時,吃些蘿卜有助于消食化積、清解里熱。
白蘿卜去火化痰
白蘿卜性涼,味甘、辛,歸肺、胃經(jīng),對肺胃有熱、痰多、氣脹食滯、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的人尤其適用。將白蘿卜和冰糖搭配,有除痰潤肺、和中止咳的作用;如咽喉發(fā)干、疼痛,可把白蘿卜與青果煎煮后當(dāng)茶飲,能很好地緩解肺胃熱盛引起的咽喉腫痛。
需要提醒的是,白蘿卜性涼,脾胃虛寒、慢性胃炎、胃潰瘍、大便偏稀者不宜大量食用。
紅蘿卜清熱解毒
紅蘿卜又名“大紅蘿卜”“胭脂蘿卜”。紅蘿卜性微溫,歸肺、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安五臟等功能。
青蘿卜下火利尿
青蘿卜有下火利尿的功效,預(yù)防冬天喉嚨上火或胃腸濕熱,食用青蘿卜比較適合。
注意,蘿卜不宜和“補藥”同食,因其有下氣、消滯作用,行氣太過容易破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參、黃芪等補氣類藥物的吸收。
蘿卜食療方
1.山楂布渣葉青天葵煲青蘿卜
原料:山楂10克,布渣葉10克,青天葵6克,青蘿卜1個,蜜棗1個,鹽適量。
制法:青蘿卜去皮,切成小塊,上述材料洗凈。鍋中加水1500毫升,大火加熱,水沸后放入上述材料,煮開后改為文火熬煮1小時,然后放入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消食去積,化痰下氣。三種材料相搭配,對防治冬天食滯感冒以及時令流感很有幫助。
2.白蘿卜黃豆煮白貝
原料:白蘿卜500克,黃豆50克,白貝100克,鹽適量。
制法:將上述原料洗凈,鍋內(nèi)加水1500毫升,將黃豆先煮30分鐘,再放入白蘿卜同煮20分鐘,下鹽調(diào)味,最后放入白貝煮沸10分鐘后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尿。黃豆、白蘿卜有很好的清熱利尿功效,并能解酒,白貝滋陰,三種食材搭配,有助于緩解咽喉上火、口腔潰瘍、口干等癥狀,有一定的護(hù)肝解酒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