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斌 邱 嵐
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近幾年,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如資助金額逐年遞增、資助范圍逐步擴大、資助政策逐漸完善等。但是,目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開展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資助績效難以達到最佳,主要表現(xiàn)在:某些資助政策可操作性不強;貧困生困難程度難以認定;部分高校沒有將資助政策落實到位;資助模式單一、陳舊;學生信息跟蹤不及時;忽視學生思想方面的問題等[1]。因此,如何對高校貧困生資助績效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提高資助工作的精準性,這是當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針對高校貧困生資助績效評價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平衡計分卡(BSC)、360 度績效評估、目標管理法等[2],但是這些方法的評價目的不夠明確、評價標準太過隨意,基于此原因,本文選取模糊綜合評價法來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開展研究。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shù)學并擴展的績效評價方法[3]。由于這種方法可以量化一些邊界模糊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評價效果很好。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具體評價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模糊綜合評價過程
首先建立評價因素集和評價集。評價因素集是指層次化的指標體系,而評價集是指評價結果。然后采用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AHP)確立評價指標權重,再確定評價指標隸屬度。在高校貧困生資助績效評價中,評價指標隸屬度的確定主要是通過問卷調(diào)查收集數(shù)據(jù),計算出隸屬矩陣。最后進行模糊合成和綜合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PDCA 模型中的P是計劃(Plan),D是執(zhí)行(Do),C 是檢查(Cheek),A 是處理(Act)。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也有四個過程,政策制定、工作實施、監(jiān)督檢查及工作改進,正好和PDCA中的四個環(huán)節(jié)相對應。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的政策制定階段設計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指標,實施階段設計貧困學生的認定、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籌措、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配置指標,監(jiān)督與改進兩個階段設計貧困學生資助監(jiān)測與跟蹤、貧困學生資助的社會效應指標。
依據(jù)PDCA 的設計思想,本著體現(xiàn)資助的目的、符合國情、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可操作性等原則,應用德爾菲法,咨詢有關專家學者,最后,確定了高校貧困生資助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所示。本文設計的高校貧困生資助評價指標體系共包含6 個一級指標和二27個二級指標。
圖2 高校貧困生資助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在貧困學生的認定一級指標中,規(guī)章制度的完整性二級指標用來衡量是否有一套關于貧困生身份認定的規(guī)章制度。
貧困生資助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識別機制,將有限的助學金資源分配給貧困學生[4]。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籌措一級指標主要包括中央財政投入比重二級指標、地方財政投入比重二級指標、高校投資比重二級指標、社會力量投入比重二級指標。其中,中央財政投入比重二級指標是指中央財政資助份額。地方財政投入比重二級指標是指地方政府財政投入占貧困學生資助總額的比例。高校投資比重二級指標是指高校投入占貧困學生資助總額的比例。社會力量投入比重二級指標是指社會力量投入占貧困學生資助總額的比例。
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配置直接影響到資助學生的效益,是衡量高校資助學生效益的主要指標。研究貧困大學生資助資源配置問題,應從4個二級指標入手:資助資源配置比例二級指標、資源配置理念的優(yōu)化性二級指標、資源項目的整合性二級指標、資源配置模式的多級性二級指標。其中資助資源配置比例二級指標是指不同地區(qū)、院校、專業(yè)等資助資源分配比例。資源配置理念的優(yōu)化性二級指標反映是否擴大傳統(tǒng)輸血方式的概念,免費轉(zhuǎn)為造血方式和還款方式的財政資助。資源項目的整合性二級指標反映如何設置貧困生資助額度。資源配置模式的多級性二級指標用來衡量籌資方式的不同模式。
貧困學生資助的社會效應一級指標主要包括:貧困生的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二級指標、社會公眾的認可度二級指標、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適應性二級指標、高校和社會的穩(wěn)定性二級指標和輿論引導的有效性二級指標。其中貧困生的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二級指標是指將有才華的貧困學生送入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等。社會公眾的認可度二級指標是指公眾對高校貧困生助學金的認可程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適應性二級指標是指資助是否適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高校和社會的穩(wěn)定性二級指標是指貧困生資助工作是否促進高校與社會和諧發(fā)展。輿論引導的有效性二級指標反映貧困生資助的輿論影響等。
貧困學生資助政策一級指標包括政策的價值性二級指標、政策的合法性二級指標、政策的有效性二級指標、政策的回應度二級指標。其中,政策的價值性二級指標是指貧困學生(政府、大學)決策者基于價值判斷的集體選擇。政策的有效性二級指標是指貧困生資助政策的效益目標。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是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貧困學生資助政策的作用。政策的回應度二級指標是指貧困生的接受程度。
為了確定高校貧困生資助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具體實施步驟為:在與高校貧困學生資助方面的專家溝通的基礎上,對績效評估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排名,并按照常用的1-9尺度法構建AHP 矩陣,然后用和積法計算出各級指標權重,最后檢驗一致性[5]。
按照上述步驟,可得高校貧困生資助績效評價一級指標的AHP矩陣,如公式1所示。
用和積法求出一級指數(shù)的權重系數(shù)W,如公式2和3所示。
計算AHP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如公式4-6所示。
計算AHP矩陣的一致性指數(shù)CI,如公式7所示。
當n=6 時,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數(shù)RI=1.24 從而可以知道一致性比率CR如公式8所示。
CR<0.1,說明該AHP 矩陣具有一致性??纱_定公式3為一級指標權重。
按照一級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我們可以確定各二級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貧困生資助績效評價指標權重
本次問卷調(diào)查主要以江西科技學院貧困生資助工作為例。本次調(diào)查的主要對象是省內(nèi)大學生的助學金管理者和江西科技學院學生。本次一共發(fā)放了5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46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問卷的發(fā)放采用了兩種形式:一種是書面問卷,還有一種是電子問卷。學生主要采用書面問卷的形式,管理者則采用電子問卷的形式。
本次調(diào)查的內(nèi)容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江西科技學院貧困生資助工作的評價,二是調(diào)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第一部分是按照圖2 的指標體系來進行設計的,本著簡明扼要的原則,設計的問題只有四個選項,即“優(yōu)、良、一般、差”。然后,組織人員對問卷進行回收整理,去掉無效的問卷,并將有效問卷的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使調(diào)查結果更加準確、科學、真實。具體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貧困生資助工作績效評價結果
根據(jù)表2 所示的江西科技學院貧困生資助績效評價問卷統(tǒng)計結果,針對貧困學生的認定這個一級指標而言,二級指標規(guī)章制度的完整性有310人評價為優(yōu),122人評價為良,33人評價為一般,評價為差的沒有。該指標的隸屬度可確定為310/465,122/465,33/465,0/465??梢砸来未_定貧困學生的認定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籌措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配置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監(jiān)測與跟蹤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的社會效應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政策一級指標的隸屬度,分別用R1、R2、R3、R4、R5、R6來表示,如公式9-14所示。
以貧困學生的認定這個指標為例,該指標的權重如公式15所示。
貧困學生的認定一級指標隸屬向量B1如公式16所示。
對B1進行歸一化處理,可得貧困學生的認定評價結果如公式17所示。
按照上述方法,可得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籌措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資源的配置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監(jiān)測與跟蹤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的社會效應一級指標、貧困學生資助政策一級指標的評價結果分別為80.30、77.60、80.94、79.04、77.99。江西科技學院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綜合評價結果為78.89分。
分數(shù)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 為優(yōu);分數(shù)大于等于75,小于90為良;分數(shù)大于等于60,小于75為一般;分數(shù)大于等于45,小于60為差。從上面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江西科技學院目前的貧困學生資助工作處于良好水平,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還有進一步發(fā)展的空間。具體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江西科技學院貧困生資助工作的評價結果
為提高江西科技學院貧困生資助績效,提高資助工作的精準性,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高校財政困難學生資助合法化的重要標志是高校學生資助程序的合法化。為了實現(xiàn)高校助學金程序的合法化,必須科學合理地設計高校貧困生助學金政策的行政程序體系,以確保高校助學金程序合法化,實現(xiàn)助學金結果的公正性。此外,要推進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的法制化,不僅要有嚴格遵守和執(zhí)法的法律,而且要查處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堅決打擊一切違反資助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對于江西科技學院來說,應該有一個相應的問責制來懲罰和追究在資助過程中違反相關資助制度的責任人。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移送司法機關,保證最需要資助的學生得到資助。
在拓寬貧困學生資助渠道方面,高校要主動為貧困學生籌集資金,增加自籌資金,設立自己的獎學金或者通過勤工助學平臺,為貧困學生提供幫助。江西科技學院可以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加強校企合作,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企業(yè)在學校設立獎學金或為學生提供實習服務。學生畢業(yè)后,引導貧困生從固定的時間段為企業(yè)提供有償服務。還可以聯(lián)系優(yōu)秀校友為學校捐贈或設立獎助學金。
準確監(jiān)管貧困生助學金的關鍵在于對重點群體和重點領域的監(jiān)管。江西科技學院可以建立貧困生助學金專項監(jiān)督機構,明確其工作職責,檢查監(jiān)督高校貧困生助學金使用情況,防止貧困生助學金發(fā)生。杜絕挪用、克扣,確保每一筆資助資金都能用于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還可以引入第三方或社會力量來對貧困生資助工作進行監(jiān)管,保證資助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獲得最大的效益。
構建貧困生四位一體的就業(yè)服務保障機制,可以從政府、企業(yè)、社會和個人四個方面著手。政府要積極為貧困生提供就業(yè)平臺,為貧困生創(chuàng)造公平的就業(yè)機會。江西科技學院可以定時向貧困學生發(fā)布就業(yè)信息,積極向企業(yè)推薦優(yōu)秀貧困生。同時加強貧困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指導,增強貧困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技能,提高心理素質(zhì),克服各種困難。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新形式下,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媒體進行大力宣傳,獲得社會更多的支持。為了提高就業(yè)能力,貧困生應該要不斷增加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更好的參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