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讀書就跟吃飯一樣,會經(jīng)歷4個階段:
第一階段聞?wù)f。好友間常會交流吃貨心得,你向我推薦一道菜,我向你推薦一個飯館,唇齒翻飛間,飯菜還未擺到人面前,人已隱隱地聞到飯菜的香味。讀書與之相似,舊友重逢,免不了要聊及一二新讀新購之書以為交流。于是,我們雖未見其書,胸中已生向往之心。
第二階段嘗試?!敖鑶柧萍液翁幱校镣b指杏花村?!惫旁娎锏囊饩扯嗝腊。鞘赂艚?jīng)年,誰知道杏花煙雨里的小店是不是改賣啤酒了呢,那樣的話可就要少卻許多意境。嘗試則是驗證虛實的一個好方法。佳肴要品過方知其美,好書也得讀過才知其好。嘗試是為了甄別,從而有所選擇。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果腹,粗茶淡飯即可;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打發(fā)時間,隨便一張報紙、一本雜志即可。但如果是想汲取精神養(yǎng)分,就得有所選擇。好的菜肴色香味俱全且有營養(yǎng),好的書籍亦是。只是菜不細品不知其味,書不細讀不解其意罷了。
第三階段咀嚼。民間有一個歇后語: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啥滋味。對于美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吃相,有的人一見酒菜上桌,牛飲鯨吞,仿佛經(jīng)歷了歲月久遠的饑荒;有的人卻喜歡細嚼慢咽,宛如和風細雨在耳邊吹拂。從結(jié)果來看,狼吞虎咽固然管飽,卻多半不得美食精髓,而咀嚼與之相反。打個比方,廚師若是不小心把頭發(fā)絲、竹簽子做進菜里去了,前者極容易卡到喉嚨,而后者則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剔除。茶細細品方覺其香,書中滋味亦然。只有沉下心來,才知好壞。
第四階段回味。有些菜吃過一遍就不想再吃了,但有些菜吃過一回之后讓人念念不忘,下次再來時依舊是必點之菜。讀書也是如此,有些書看過一回就再也不想看了,而有些書則讓人愛不釋手,即便放下了也會很快再拿起來。哪怕三五年之后,我們遺忘了過往的很多東西,依舊對書中的內(nèi)容記憶猶新,而且曾經(jīng)似懂非懂的內(nèi)容,后來忽然就茅塞頓開了。書要回味方有味,牛羊靠著反芻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人則靠著回味增進理解加深印象。
讀書時觀之在眼,聽之在耳,讀之在口,記之在心,我們才敢說讀有所得、溫故而知新。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