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
[摘 要]俄語課堂的教學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俄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將其融入到俄語課堂中。核心素養(yǎng)需要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自主探究活動,例如,可以通過體驗、表達、歸納、總結等方式獲得實踐經驗。因此,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轉變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當今教育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俄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俄語課堂教學;
俄語課堂教學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yǎng)學生俄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俄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呢?我主要從在如何在俄語課堂中融入學科素養(yǎng)方面加以闡述。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我們所要培養(yǎng)的人才,是全方位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材。在俄語課堂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呢?所謂語言能力,簡言之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
1.聽力方面的培養(yǎng)。我們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首先接觸的是聽。正如我們剛出生學習母語是單純根據(jù)所聽到的內容去模仿,最終熟練掌握的過程。其實,學習外語,并運用語言交際就是對所聽到的言語做出的反應。因此,教師應在俄語課堂上,加強聽的練習。 (1)訓練學生理解文章中主題意義的能力。如在課堂上,教師出示一段語音材料,聽三遍之后,請學生用漢語復述文章的大致內容。(2)訓練學生對所聽到的俄文進行翻譯的能力。如在進行高一年級俄語的第一節(jié)課時,我感覺到學生對新老師充滿了好奇,他們急于認識我、了解我,我感覺到這是抓住他們興趣點的好時機,于是我審時度勢,創(chuàng)設了以下情境:“Давайте познакомимся!Меня зовут Вера. Я ваша новая учительниц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同時,把我的俄文名字和中文名字寫到了黑板上,我還向學生們講解Вера這個單詞的讀音、譯法以及單詞的意義。我說:“Вера---譯成漢語是“維拉”。這個詞不僅用于俄羅斯女人的名字,而且他還有“信心”的意思。大家愿意學習這個單詞嗎?學過之后,我們再見面時,你就可以叫我的俄文名字了!”就這樣,我適時地利用情境,與學生們共同學習了高中階段的第一個俄語單詞 “Вера”,使學生們的記憶深刻。
2.語言表達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中學生“說”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學生不敢開口說俄語,用俄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就不可能達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俄語,合理利用課堂時間,設置了俄語對話、情境創(chuàng)設等有效的教學手段。如通過初中四年的學習,學生們己經積累了一些單詞和簡單的句子,于是,我在高一年級的下學期組織了“俄語每天5分鐘”的活動。我把班級學生按照俄語成績的高低層次分成6個學習小組,每天由其中一個小組中的一名成員進行展示。內容設置分為兩部分:(1)固定內容:班級出勤情況,當天的天氣情況。(2)不固定內容: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情緒,自由發(fā)揮,比如介紹自己、班級近期的情況、好友介紹、比較感興趣的事情等。然后由其他學生根據(jù)演講的內容進行提問,演講者講解。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們表達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們聽的能力。
3.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探索總結出了一套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如在俄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進行示范朗讀,然后逐句跟讀,再請學生模仿錄音進行自主朗讀。這樣做,能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俄語閱讀能力。閱讀文章是學生接觸外語的最主要途徑,閱讀理解更是在高考中占據(jù)較大的比重。閱讀能力的檢測,也是詞匯量的檢查,閱讀的文字中包含著大量的詞匯,所以,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擴大詞匯量。擴充詞匯量的主要方法可以通過課內積累和課外積累。(1)課內單詞的積累。課內單詞的積累主要是針對教材中的必學詞和選學詞來說。教材中的詞匯是要仔細講解,并學會實際運用的。在單詞講解時,教師可以運用俄譯漢、漢譯俄等方法進行操練。比如:講解動詞брасать-бросить時,介紹完接格關系кого-что或чем,可以出示句子請學生們譯成漢語:Нельзя бросать друзей.然后提問:друзей是第幾格?通過例子也記住了брасать的用法。接著,提高難度,出示漢語,請學生們譯成俄語:扔石頭打狗。這個句子不僅帶領學生復習了剛剛俄譯漢中的第四格用法,還加入了另外一個接格:第五格。運用句子記單詞的用法,運用句子練習單詞的應用。(2)課外單詞的積累。課外單詞量的擴大,可以教學生們利用同根詞來積累。如:беспокоиться擔心,успокоиться放心;называть-называться叫做,稱做。還可以利用動詞和動名詞來記憶,如:участие-участвовать參加 ;окончание-окончать結束。
4.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俄文寫作的能力,是訓練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單詞是俄語中的最小語言單位,因此,在訓練寫作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對單詞-詞組-句子,這樣逐層遞進的過程來積累詞匯??梢栽谡n堂教學中帶領學生多做練習,多練習寫俄文短文。例如:講完新單詞后,請學生們根據(jù)新單詞以及學過的單詞進行造句練習,然后請學生到黑板上展示。這樣做既使學生們當堂掌握了新單詞,又帶領全班學生對所學單詞進行了學習。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在批改習作中得于提升。
二、了解中俄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的通過中、俄兩國的文化差異,增強學生自身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使學生了解和尊重俄羅斯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圖片、ppt等多種輔助手段,幫助學生了解俄羅斯文化背景知識,理解、分析課文和對話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關注中俄文化的異同,正確認識和對待中國文化和俄羅斯文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例如:在講必修五第二課“Россия”這一課時,我首先提問:“Что такое Россия? ”問題一提出,學生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但學生們都是在用漢語表達,隨即我又提出要求:“請大家用俄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侯,聲音變小了,最后,沒了聲音。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畏難情緒,我把之前收藏的一個有關于俄羅斯的俄文小視頻進行播放。這是一個動畫小視頻,語言簡單易懂,配合著畫面,有很多學生能聽懂大概的意思。我在比較有代表的畫面上按了暫停,請學生來表述畫面內容,大部分學生均可進行1-2句的俄語表達。之后,我又問學生們:“大家對俄羅斯了解的還真不少!那么大家想一想,中國和俄羅之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通過剛才的熱身,學生們己經能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地理位置、母親河、國旗顏色、人口數(shù)量、領土面積、國民行為習慣等不同。這樣,通過一段段短視頻,我們了解和掌握了很多需要學生掌握的中俄國情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內外讀物,組織相關的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和搜集與俄羅斯文化、習俗相關的詞語、諺語,如Волга(俄羅斯的母親河:伏爾加河),Первый блин комом(俄羅斯諺語:成事開頭難)等,以及俄羅斯主要傳統(tǒng)節(jié)日、重要紀念日,如:Новый год(新年),День Победы(勝利日)等。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比一比、賽一賽的過程,讓學生增加了學習俄語的自信心,也使學生在活動中近距離地了解了俄羅斯文化。
三、掌握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俄語的能力
在俄語教學中,有意識地帶領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研究,并在學習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俄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激發(fā)學生的俄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如在課前預習活動中,可采取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交際活動。如在開展“相識”主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設置適當?shù)那榫?,根?jù)教學任務提出相關要求,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學習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實施,由小組長分配組內各位組員的任務,然后進行組內、組間的交流。交流之后便是展示環(huán)節(jié),每個小組均派代表進行展示,并進行班級內交流。在這種學生參與度高的課堂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們就是演員,一部戲演得好不好,演員固然重要,可是導演才是靈魂。這就要求教師的基本功一定要全面,因為,你不知道你的演員會在表演中出現(xiàn)什么問題。正如《普通高中俄語課程標準》中提到的,普通高中俄語課程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以此為目標。
做為一名教師,我們要以培養(yǎng)出高素質人材為畢生責任。教師更應該盡快轉變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在自由、開放的交際環(huán)境中,體驗異國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俄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高鳳蘭.俄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陳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