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關(guān)工委
老兵李福龍翻看畫冊
春節(jié)前夕,吉林省延吉市關(guān)工委副主任李長森主編的畫冊《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出版了。為了能夠讓畫冊的主人公——老兵第一時間看到畫冊,李長森同徐淑子、張桂芬兩位五老冒著大雪,帶著畫冊和老兵群像長卷,給老兵送到家。李長森說:“給老兵送畫冊就是跟時間賽跑,一天也不能等,因為一些老兵在畫冊編輯過程中相繼離世,這是我最大的遺憾?!?/p>
今年93 歲的抗戰(zhàn)老兵王家興是第一家。在路上得知老人病重住院,李長森調(diào)轉(zhuǎn)車頭直奔醫(yī)院。老人躺在病床上,身體非常虛弱,身上插著各種管子,靠吸氧維持呼吸,意識模糊。老人看到畫冊上的自己時,就像打了強心劑,立刻精神了許多,嘴在不斷地顫抖,雖然有話說不出,但是眼角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臨走時,老人的女兒拉著李長森的手問:能不能把老人穿軍裝的照片擴印成黑白照片,將來作為老人的遺像,李長森痛快地答應(yīng)了。
離開醫(yī)院,他們來到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的92歲老兵許青根家。老人躺在床上,看到熟悉的客人來了,在子女的攙扶下勉強坐了起來,看到畫冊和老兵群像長卷里的自己,興奮不已,含著眼淚哽咽地說:“這本畫冊是我一生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你們?yōu)槲覀兝媳隽艘患蠛檬?,完成了一項偉大的工程,謝謝你們?!痹S老叮囑子女,一定要珍藏好這本畫冊,要把它當成傳家寶。
從許青根家出來又來到了李福龍的家,李福龍出生于1928年,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離休后,歷時8年時間,自費在吉林省尋找解放吉林時犧牲的延邊籍烈士親屬,為200 多位無名烈士查明了身份,找到了家,并把烈士的名字刻在了紀念碑上。李福龍身體硬朗,思維敏捷。當看到畫冊和長卷里的自己時,平時善談的老人一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了。老人手捧畫冊,看著鋪在地板上的長卷顫抖地對李長森說:“你給我送了新年最珍貴的禮物,我也要送你一個禮物。”邊說邊把自己胸前戴著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摘了下來,戴在李長森的胸前。李長森被老兵們的行動所感動,表示要抓緊時間,在春節(jié)期間把畫冊送到每位老兵手里,給老兵送上節(jié)日最美的大禮。
《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畫冊,是李長森用時三年半,輾轉(zhuǎn)大半個吉林省尋訪190 多位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并健在的革命老兵,搶救性地為他們拍照立傳而成。畫冊出版后,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教材,深入部隊、學校、社區(qū)進行巡展。讓我們的下一代,從這一張張飽經(jīng)滄桑的老兵照片中了解、敬重、關(guān)愛老兵,珍視今天的和平年代和幸福生活。同時,李長森制作了百名老兵群像長卷,長卷分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抗美援朝時期三卷,每卷長15 米,以此來向老兵致敬,讓老兵精神永放光芒,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