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嘎
(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數科系,西藏 拉薩 850000)
隨著知識更新迅捷及現代化的不斷深入,在教學行為這一模式上,革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成為新時代提高教學質量的新型途徑。以教師為主體的、講授方式主導的傳統(tǒng)物理教學方式不斷受到質疑。大學物理知識本身難度的加大,教學的單調、乏味,難以激發(fā)大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并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另一方面,部分大學生考上大學后學習、進取意識不斷下降,并受外界多種因素影響甚至產生錯誤認知。上述問題,極易影響大學物理教學工作開展,增加物理教學難度。針對上述大學物理教學工作所存問題,在物理教學中,本文認為,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師為主體的單一教學方式,采用科學教學方式,為大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與價值觀念,進而優(yōu)化以往大學物理教學方式所存弊端,在有限教學時間內,學習更多專業(yè)課程與物理知識,為專業(yè)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現代教育工作理念與方式的不斷更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弊端逐漸凸顯,為做好高等教育工作,應結合全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以往教學方式,做好大學基礎教育工作[1]。就大學物理教學工作加以分析,在部分專業(yè)學習時,需要學習更深層次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積極性,有利于輔助專業(yè)教育工作開展。由于物理知識本身難度較大,且在大學教育工作中,以理論與實驗方式存在。長此以往,勢必會降低大學生物理課程學習積極性,部分學生,在物理教學中出現抵觸心理,不利于物理教育工作開展,難以在較短課堂時間內,為學生傳遞更多物理專業(yè)知識。解決大學物理教學工作存在問題,在實際物理教學工作之中,應結合每個學生特征,為其制定差異化、個性化教學方式,將教學主體位置轉移至學生。作為教師,在全新教育理念與背景支持下,應盡快克服傳統(tǒng)教育思想所帶來的束縛,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進而優(yōu)化傳統(tǒng)物理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因此,在大學物理教學工作中,需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此種全新教學方式,主要針對學生個性與差異,是以學生為主體所設計全新教學方式。將此種全新教學方式,應用于大學理論與實驗教學工作中,不僅能調動大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積極性,更能在此種教育方式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在信息化技術輔助下,構建大學物理翻轉課堂。在這一教學方式中,教師能夠以問題導入方式為主,使師生直面物理教學知識重難點,進而消化物理專業(yè)知識,順利完成實驗操作,并在實驗操作中,輔助學生提取實驗精華,做好知識鞏固工作。相對于以往單一教學實驗方式,很多動手能力弱或是處于被動學習局面的大學生,能夠借助翻轉課堂方式,提升大學生興趣,提高物理課程教學質量,對當前大學物理教學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大學物理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大部分物理教學模式,主體以對物理知識原理進行講述,若是實驗教學,教師在教授的同時進行示范操作,完成教學工作。這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具有重復性、枯燥性的特征[2]。大學生在重復與枯燥的實驗中,只是重復教師師范的過程,難以保障實驗結果的精準度,更難以實現對物理知識本質的掌握及突破。例如,在傳統(tǒng)教學工作之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對儀器設備進行講解,進而導致物理實驗時間不斷縮減。教學中教師是重要角色,學生要圍繞教師的思路學習知識。很多教師在物理課程講授中,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生這一群體,難以與學生進行主動溝通與交流。也基于此,當前很多大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受課堂氛圍或是學習理念的影響,不能主動向教師發(fā)出疑問。而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若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勢必會影響后續(xù)物理學習的進展。這些問題對于實現教學目標、拉大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對于營造溝通與討論的學習氛圍影響很大。與此同時,受到傳統(tǒng)物理教學理念與課堂影響,在大學物理課堂特別是實驗教學工作中,學生只是依據教師教授的操作步驟,依葫蘆畫瓢完成物理實驗,這很容易導致學生學習傾向于依賴及盲從,不利于完成后續(xù)物理教學與實驗工作,難以提升學生物理實驗綜合素能。
就理工科類高校而言,大學物理屬于必修課程,在課程講授的同時也在開展實驗教學。而在不少大學,大學物理的實驗教學存在儀器設備陳舊、實驗場所有限,實驗師資配備不足等諸多問題。不少實驗,因儀器、設備的不足,教師只是在課程中進行口頭描述,很多學生,僅憑教材上的問題描述,難以完成預習或是反思等行為[3]。
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出現時間相對較晚,要想發(fā)揮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在物理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結合本節(jié)課物理內容,或是實驗知識,將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并以視頻方式,為大學生介紹本節(jié)課所學物理知識、實驗原理以及實驗設備等,并在視頻中,為學生介紹數據處理方式。在課前準備工作中,應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在為學生發(fā)布視頻學習任務同時,需要為學生設置相應疑問,以疑問為學習開端[4],最大限度激發(fā)大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積極性,并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如以宿舍作為合作小組學習場所,引導學生在宿舍生活中,對這些物理知識進行分析與探討。此外,在大學物理教學工作中,做好課前專業(yè)指導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物理教學知識內容,并在課前借助合作、交流等方式,消化本節(jié)課所學基本物理知識與實驗內容,進而為課堂物理教學工作開展構建良好環(huán)境,使翻轉課堂方式,逐漸擴展到物理專業(yè)課程學習中。另一方面,當學生在以宿舍或是興趣小組為單位的交流學習中,他們是帶著交流及“異議”進入物理課堂學習中的,因此,在課堂中不僅可以變得更加積極,同時也會主動向教師提出疑問。當然,作為教師,當學生提出疑問后,不應直接告知學生答案,而是應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明辨對錯,在實驗中獲知正確內容,以此強化物理知識掌握程度,為后續(xù)物理專業(yè)課程開展奠定基石。
翻轉課堂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位置,在教學中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完成教學目標,強化學生物理知識理解能力,使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而在翻轉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在特定階段學生所學內容串聯(lián)到一起,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串講。例如,在物理專業(yè)知識預習工作中,教師可以結合信息化技術,在信息化技術輔助下,引導學生在網絡平臺中,針對物理知識點以及學生留言,進行分析與解答。事實上,學生在預先的物理知識點的學習中,對此類問題已做了一定程度的思考,當教師講解后,可以進一步強化該物理知識點的鞏固與記憶。另一方面,對于問題的見解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見解與認知,網絡平臺上學生面?zhèn)儠乘?,將物理課程所見、所感與更多學生進行交流,因此學生在網絡平臺回答呈現的問題,其實也是一個理解錯誤、糾正過程的階段。而在這一過程中,也才能使教師全面把握學生存在的問題關鍵,并對絕大部分學生不理解的問題,進行再次分析與引導。而作為大學物理教師,在為學生解答不同物理疑惑點同時,可以結合自身所學與專業(yè)知識,為學生普及、擴展更多內容,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
因此,翻轉課堂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因素,借助網絡平臺,對各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讓學生真正融入學習、體驗學習過程,從而促進大學生物理知識內化與吸收能力。最后,在實際課堂教學工作中,可以借助翻轉課堂這一全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課下探討內容在課上講述,而教師則在講臺下,對學生講述內容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指導意見,使學生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與優(yōu)勢,進而激發(fā)大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在自主講述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反思、分析,潛移默化中可以將各類物理知識加以整合,進而強化物理知識吸收能力,使學生物理理論與知識得到重建,進而了解物理知識與內容,使翻轉課堂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在物理課堂教學工作完成后,結合學生本節(jié)課表現,引導學生在課后分析知識易錯點,做好物理教學知識點鞏固工作。當學生充分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后,在今后的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會對類問題進行關注,有利于提升物理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將各類專業(yè)物理知識,逐漸轉換為自身知識體系。與此同時,作為大學物理教師,對于理解難度大的知識點與實驗方式,首先應在每節(jié)課完成后,及時做好整理工作,并在課后與學生合作,提出全新實驗數據處理方式[5]。其次,在物理教學工作完成后,還應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在網絡中,收集相關知識內容,并在各類資源支持下,將更多物理知識整理為思維導圖,最終將物理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小組整理的思維導圖,在課后為學生布置擴展任務,使有余力、有興趣的學生,能夠在課后結合思維導圖內容,對各類物理知識點進行全面分析,并做好教學知識鞏固工作。第三,有條件高等院校物理教師,可以在課后,將各類重難點物理知識制作為微課,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教學重難點內容,借助這一過程,做好物理教學知識擴展工作,為翻轉課堂物理教學模式應用構建良好環(huán)境,使大學物理教學工作獲得有序、高質量開展能力。
從當前大學物理教學工作加以分析,受傳統(tǒng)物理教學理念與方式影響,很多大學生普遍存在大學物理學習困難癥,不感興趣且掛科率較高。因此,解決當前大學物理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不僅要創(chuàng)新以往物理教學方式,更要使全新教學方式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這一點上,筆者認為可以對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充分、深入的研究。借助這一全新教學模式,將大學生放在物理課堂的主體位置,并使教師意識到學生主體地位,進而利用先進技術,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使大學物理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發(fā)揮。只有這樣,從不同角度,對物理教學方式進行深度分析,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物理教學有效途徑,發(fā)揮好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師與生的物理學習的交互效應,使大學物理課堂得到翻轉,從而推進大學物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