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楊健輝
[摘 要]新元素可以增加學生對復習課的新鮮感,破解復習課中“老師辛苦,學生痛苦”的困境。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上巧用一些新元素,不僅能有效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復習舊知、完善技能、形成模型、累積經驗,還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使之真正學會復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復習課;新元素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05-0046-02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復習課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但由于復習課的學習內容不如新授課時具有新鮮感,無論是總結方法、提煉結論,還是進行糾錯練習,都給人一種“炒舊飯”的感覺。若是在復習課上巧借一些新元素作為載體或素材,就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復習舊知、查漏補缺,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進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完善技能、形成模型、累積經驗。
【案例一】借新“百數表”,編題促復習
復習課最大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例如,在“10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復習課中,一年級學生能做些什么呢?我在教材的“總復習”部分發(fā)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新元素——新“百數表”(如右圖)。它與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中例4的“百數表”的區(qū)別在于所列舉的數多了“0”,少了“100”。這一變化更有利于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這個新“百數表”有三個特點:第一行正好都是一位數(0除外),第一列都是整十數(0除外),其他的數則恰好是非整十的兩位數。于是當從新“百數表”中取出兩個數進行求和或求差時,則能分別對應本冊計算教學的相關內容:整十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含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100以內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等。
如何在復習課中玩轉這個新元素呢?可以借助新“百數表”設計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數編計算題并進行計算,實現“自主復習、完善技能、體會規(guī)律、提升素養(yǎng)”的目的。
例如,復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時,可以設計如下兩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選數編題,完善技能
【教學片段】課始先讓學生計算20+45,80-8,25+9,84-60,13-(4+5),然后出示新“百數表”,并提問:“剛才計算的5道題分別是從表中哪里(部分)取數再列成算式的?你們還會根據這種方法編出新的計算題嗎?”學生嘗試編題,同時教師出示活動要求:編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題,每人編2道加法題、2道減法題,并完成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完成之后,教師再組織全班交流,表揚學生自己編題,同時提醒學生在計算時要特別注意進位、退位的相關知識。
【意圖說明:以往都是教師出題考學生,今天則由學生自己出題考自己或者同學,提高了學生復習的趣味性與積極性。】
環(huán)節(jié)二:解答題組,尋找規(guī)律
【教學片段】教師給定編題要求,學生列式計算并尋找規(guī)律。
(1)教師指定一個一位數,同桌兩人選擇某一行的數加、減這個一位數。例如,教師指定的數是“6”,學生自主選擇第六行的數,列出加法算式50+6、51+6、52+6、53+6……和減法算式50-6、51-6、52-6、53-6……然后獨立完成計算,并觀察、比較,發(fā)現加數與和的關系,以及被減數、減數與差的關系,等等。
(2)教師指定一個非整十數的兩位數,同桌兩人再選擇第一行的一位數與之求和、求差。例如,教師指定的數是“66”,學生選擇第一行的數,列出加法算式66+4、66+5、66+6……和減法算式66-7、66-8、66-9……并獨立完成計算,同時從中感悟個位上“滿十進一”“退一當十”等計算原理。
【意圖說明:借助新“百數表”,學生可以在復習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中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編題計算,享受自主復習的樂趣,還可以在尋找規(guī)律中積累數感,進一步溝通結果與計算符號之間的聯系?!?/p>
【案例二】巧用新素材,追求新效果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小數的重要內容,這個單元涉及很多概念、法則、規(guī)律等,若在復習時能利用一些新素材,形成板塊式整理模式,就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本質特征的體驗和感悟。
環(huán)節(jié)一:“構造”小數
【教學片段】復習課始,教師布置一個“構造”小數的任務,借助給定的數字卡片擺出一些小數,從而引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點,形成一個綜合復習整理板塊。
教師出示要求:用1張標有小數點的卡片·與3張數字卡片 0 、 4 、 4 ,能夠擺出(組成)多少個不同的小數?(數字卡片可選用或全用)。根據學生操作后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出符合要求的全部小數:0.4、4.0、4.4、0.44、4.04、4.40、40.4和44.0。
【意圖說明:通過用數字卡片組成不同的小數,進一步鞏固小數的數位概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
環(huán)節(jié)二:玩轉特殊小數
為了進一步復習小數,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小數設計相關練習題。
【教學片段】教師先結合圖例介紹三個在數學中重要的小數:黃金分割數0.618、圓周率3.14(3.1415926……)、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長1.4(1.414……)。然后出示題組,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匯報交流。
題組1:結合圖例填空。
(1)0.618是(? ? )位小數,它的計數單位是(? ? ),它有(? ?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2)3.14中有(? ? )個1,(? ? )個0.1,(? ? )個0.01;(3)1.4中有(? ? )個十分之一。
題組2:按從大到小排排序。
①3.2? ②0.618? ③1.41? ④3.14? ⑤0.6? ⑥1? ⑦1.4
>? ? ? >? ? ? >? ? ? >? ? ? ?>? ? ? >
題組3:在○里填上“>”“<”或“=”。
(1)3.14○31.4;(2)0.618○0.0618;(3)1.4○1.40;(4)1.40○1.04 ;(5)0. 618○0.6200。
題組4:取近似數。
(1)0. 618 ≈? ? ? (保留兩位小數);(2)1.414 ≈? ? ? (保留一位小數);(3)3.1415926 ≈? ? ? (保留三位小數);(4)0. 618 ≈? ? ? (保留到整數);(5)31415926 ≈? ? ? 萬(保留到萬位)。
【意圖說明:還是練習題的形式,還是考試的題型,但由于不是新授課上所講授的內容,也不是練過很多遍的數據,學生做得格外上心,練得特別認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好的復習課重在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只有不斷研究,發(fā)掘和創(chuàng)編一些新元素,并利用這些新元素來調動學生參與復習,才能實現復習課的多元目標和效果提升。
(責編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