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貓
夜幕降臨,街上燈火通明,熱鬧無比。春節(jié)的歡快氣氛并未散去,放眼望去,熙攘的人群中,也有一些采購禮品的身影。
阿才一邊緊握著爸爸的手,一邊小心翼翼地從口袋里拿出事先寫好的購物清單,一邊查看一邊說:“今晚爸爸媽媽要出門買兩盒爺爺喜歡吃的年糕,一袋葡萄,一個新燈泡,以及家里小貓用的貓砂……”
說起買東西,阿才不由得想起中秋節(jié)和爸爸一起買月餅時發(fā)生的趣事。
阿才認(rèn)為,在挑選月餅時,口味和價格是主要的考慮因素。阿才發(fā)現(xiàn)店里的月餅共三種,分別是:售價20元一盒的月餅,內(nèi)含4枚蓮蓉月餅;售價30元一盒的月餅,內(nèi)含4枚五仁月餅;以及售價24元一盒的混裝月餅,內(nèi)含2枚蓮蓉月餅和2枚五仁月餅。
經(jīng)過簡單的計算,阿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xiàn)象:購買兩盒混裝月餅要比購買一盒蓮蓉月餅和一盒五仁月餅便宜一點,但兩種購買方案所包含的兩種月餅數(shù)目都是一樣的。
“為什么買兩盒混裝月餅,比購買一盒蓮蓉月餅和一盒五仁月餅便宜呢?”阿才將自己的疑問說給了爸爸聽。爸爸思考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如果我們分別記一盒蓮蓉月餅、一盒五仁月餅的價格為PA、PB元,則有
每盒蓮蓉月餅數(shù)量
每盒蓮蓉月餅價格=4
PA(枚/元)
每盒五仁月餅數(shù)量
每盒五仁月餅價格=4
PB(枚/元)
即1元可購買4
PA枚蓮蓉月餅,或者4
PB枚五仁月餅。所以2元就可購買蓮蓉月餅和五仁月餅共4
PA +4
PB枚。由此就可算出一盒混裝月餅里平均每枚月餅的單價為
一盒混裝月餅的價格為
平均每枚月餅單價×一盒月餅數(shù)量=PAPB
2(PA+PB) ×4=2PAPB
PA+PB? ? =24(元)
從而知道,購買一盒蓮蓉月餅與一盒五仁月餅的費用為PA+PB元,而購買兩盒混裝月餅的費用為 2×2PAPB
PA+PB=4PAPB
PA+PB(元)。
由于PA+PB-4PAPB
PA+PB? =(PA+PB)2-4PAPB
PA+PB? ?=(PA-PB)2
PA+PB>0(PA≠PB)
所以只要PA≠PB,那么無論PA和PB的值是多少,購買兩盒混裝月餅,一定比購買一盒蓮蓉月餅與一盒五仁月餅便宜。
定量購買VS
定價購買
爸爸的一番解釋,讓阿才一下子明白了混裝月餅的定價原理,以及為兩盒何混裝月餅要比兩盒單一口味的月餅便宜。接下來,他們要去買葡萄了。
葡萄的價格往往具有時效性。商家一般會在月中采購葡萄,此時的葡萄最新鮮,因而價格也更高,而在月末若葡萄仍尚未售出,就會被折價出售。
從爸爸媽媽的談話中,阿才了解到爸爸和媽媽每個月都會輪流購買葡萄。而且爸爸和媽媽來集市購買葡萄的頻率都為一個月兩次,時間均為月中和月末。
有趣的是,媽媽和爸爸購買葡萄的習(xí)慣并不相同。媽媽習(xí)慣“定量購買”,即每次購買1千克的葡萄。而爸爸則習(xí)慣“定價購買”,即每次購買20元的葡萄。
趁著大人們與水果店老板講價的時候,阿才低頭思索了一番,然后說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應(yīng)該用定價購買的方式來買葡萄,因為這樣更劃算。”
看著爸爸一臉疑惑的樣子,阿才開始慢慢講解起來。
我們假設(shè)在月中和月末,每千克葡萄的單價分別為PA和PB,則媽媽一個月購買葡萄的總花費為PA+PB元 ,合計購買2千克葡萄。從而算出在“定量購買”方式下葡萄的平均單價為PA+PB
2 元/千克。
而在“定價購買”的方式下,爸爸一個月購買葡萄的總花費為20+20=40(元),共買到20
PA +20
PB千克的葡萄,從而算出在“定價購買”的方式下,葡萄的平均單價為
由于 PA+PB
2? ?- 2PAPB
PA+PB? ?=? (PA-PB)2
2(PA+PB)? ? >0 ,即“定價購買”方式下,葡萄的平均單價比“定量購買”的更低,所以爸爸買葡萄的方式更劃算。
即便是相同的商品,根據(jù)購買方式的不同,價格也會截然不同呢!看來只要善用數(shù)學(xué)計算,我們便能依據(jù)實際情況,找出比較優(yōu)惠的購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