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君,楊 川,鄔 林,蒲貴科
(1. 四川省都江堰市中醫(yī)醫(yī)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1830;2. 四川省廣元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四川 廣元 628017)
無痛腸鏡檢查時間較長,會刺激腸道反射性痙攣,引起腹部脹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從而可能會導致患者抵觸、中斷或拒絕檢查,故該檢查對麻醉要求較高[1]?;颊呓邮軣o痛腸鏡檢查時處于淺麻醉狀態(tài),麻醉時既要保證檢查過程中充分鎮(zhèn)靜、鎮(zhèn)痛,又要保證麻醉后能迅速恢復,還需有效降低術中及術后的麻醉風險[2]。目前,無痛腸鏡檢查中常用靜脈鎮(zhèn)靜藥物為異丙酚,其麻醉起效快、持續(xù)時間短、蘇醒平穩(wěn)快速,但鎮(zhèn)痛效果較弱,術中疼痛刺激較大時患者常會出現(xiàn)明顯的踢動反應,影響手術操作,多配伍鎮(zhèn)痛藥物[3]。在鎮(zhèn)痛藥物中,納布啡鎮(zhèn)痛作用強,呼吸抑制作用弱,能維持血流動力學平穩(wěn),尤其對抑制內(nèi)臟痛具有明顯優(yōu)勢,已逐漸應用于臨床鎮(zhèn)痛中,但其用于臨床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報道較少[4-5]。本研究中探討了納布啡聯(lián)合異丙酚在無痛腸鏡檢查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消化內(nèi)鏡診療鎮(zhèn)靜/麻醉的專家共識意見》[6]中行無痛腸鏡檢查術指征;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Ⅰ~Ⅲ級;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8 ~26 kg/m2;年齡不小于18 歲;術前血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無異常;無麻醉藥物過敏史;呼吸通暢,無困難氣道;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呼吸暫停綜合征;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宦灾夤苎?、支氣管哮喘發(fā)作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合并胃腸道梗阻、急性中毒結(jié)腸炎、中毒放射性腸炎等疾??;肛門或直腸嚴重狹窄;嚴重腹腔積液;腹腔內(nèi)廣泛粘連;長期對阿片類藥物或鎮(zhèn)靜催眠藥物成癮、依賴;休克,肥胖;有精神疾病史。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四川省都江堰市中醫(yī)醫(yī)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擬行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84 例。根據(jù)就診順序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42)
患者術前均常規(guī)行血常規(guī)、心電圖等檢查,術前8 h禁食,術前6 h 禁飲,于病房內(nèi)行視覺模擬評分(VAS)法評分宣教,開放右上肢靜脈通路,無麻醉前用藥。入室后,患者取左側(cè)臥位,經(jīng)鼻持續(xù)給氧,流量為3 L/min,監(jiān)測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呼吸頻率(RR)及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對照組患者予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批號為160601,規(guī)格為每支2 mL ∶0.1 mg)0.1 μg/kg 靜脈注射,觀察組患者予鹽酸納布啡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30127,批號為1161101,規(guī)格為每支2 mL ∶20 mg)1.0 mg/kg 靜脈注射,均靜脈注射60 s。給藥5 min 后均給予初始劑量丙泊酚注射液(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52,規(guī)格為每支20 mL ∶0.2 g)1.0 mg/kg 靜脈泵注,隨后以10 mg/10 s 的速率緩慢靜脈注射至睫毛反射消失后,由同一內(nèi)鏡醫(yī)師實施無痛腸鏡檢查術。鏡檢過程中異丙酚以4 ~6 mg/(kg·h)泵注速率維持麻醉,待腸鏡退出時停止;患者術中發(fā)生體動反應或?qū)ρ哉Z刺激存在反應時即追加0.5 mg/kg 異丙酚泵入,效果不佳可再追加0.5 mg/kg 異丙酚泵入;術中,患者的HR 每分鐘少于50 次時予0.005 ~0.010 mg/kg 阿托品;若SpO2低于90%則托起下頜或增加氧氣流量后面罩給氧輔助通氣,嚴重者可氣管內(nèi)插管行機械通氣;若患者MAP 降低幅度大于基礎值30%時加快輸液速度或予0.1 ~0.2 mg/kg 麻黃堿靜脈注射。無痛腸鏡檢查術后,患者送至麻醉恢復室,觀察是否意識完全清醒、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
記錄患者麻醉誘導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時(T1)、檢查開始即刻(T2)、鏡身過脾曲時(T3)、鏡身過肝曲時(T4)、術畢時(T5)、術畢后5 min(T6)及術畢后10 min(T7)7 個時刻的MAP,HR,RR,SpO2水平;采用VAS 評分與Ramsay 鎮(zhèn)靜評分評估患者術畢清醒后5,15,30,45,60 min 時的疼痛與鎮(zhèn)靜情況;記錄異丙酚誘導用量、異丙酚維持用量、異丙酚總用量及單位時間用量、麻醉誘導時間、腸鏡檢查時間、麻醉蘇醒時間;記錄患者術中及術畢清醒后60 min 內(nèi)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行無痛腸鏡檢前后6 h 采集5 mL 靜脈血,離心,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C 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擾素(IFN-γ)水平。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且方差齊后,組內(nèi)多時間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否則進行非參數(shù)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見表2 至表6。
表3 兩組患者術畢清醒后各時間點疼痛、鎮(zhèn)靜評分比較(±s,分,n=42)
表3 兩組患者術畢清醒后各時間點疼痛、鎮(zhèn)靜評分比較(±s,分,n=42)
5 min 15 min 30 min 45 min 60 min F 值P 值對照組3.49 ±0.73 3.26 ±0.69 2.64 ±0.78 1.87 ±0.62 1.59 ±0.52 64.182<0.001觀察組2.67±0.68*2.38±0.74*1.92±0.67*1.63±0.61*1.38±0.41*29.437<0.001對照組3.42 ±0.84 2.97 ±0.72 2.68 ±0.63 2.46 ±0.56 2.27 ±0.51 19.525<0.001觀察組2.69 ±0.71*2.48 ±0.63*2.36 ±0.56*2.12 ±0.53*1.83 ±0.47*13.499<0.001 VAS 評分 Ramsay 評分時間
表4 兩組患者異丙酚用量及相關時間比較(±s,n=42)
表4 兩組患者異丙酚用量及相關時間比較(±s,n=42)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異丙酚誘導用量(mg)137.23±16.64 106.51±13.79 9.212<0.001異丙酚維持用量(mg)129.32±20.84 123.68±20.17 1.260 0.211異丙酚單位時間用量(mg/min)17.42±2.74 14.58±2.46 4.998<0.001麻醉誘導時間(min)1.74±0.53 1.68±0.49 0.539 0.592檢查時間(min)22.56±4.87 22.47±4.62 0.087 0.931麻醉蘇醒時間(min)5.59±1.71 2.67±1.18 9.108<0.001
表5 兩組患者炎性指標水平比較(±s,n=42)
表5 兩組患者炎性指標水平比較(±s,n=42)
注:與本組鏡檢前6 h 比較,#P <0.05。
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鏡檢前6 h 2.37±0.41 2.34±0.52 0.294 0.770鏡檢后6 h 6.48±0.86#3.93±0.62#15.588<0.001鏡檢前6 h 23.52±4.26 23.57±4.38 0.053 0.958鏡檢后6 h 45.14±4.13#32.79±7.07#9.775<0.001鏡檢前6 h 12.43±4.17 12.86±4.29 0.466 0.643鏡檢后6 h 32.38±5.23#45.31±7.36#9.281<0.001 CRP(μg/mL) TNF-α(ng/mL) IFN-γ(ng/mL)組別
表6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畢清醒后60 min 內(nèi)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42]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臨床水平比較(±s,n=42)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臨床水平比較(±s,n=42)
對照組91.74±6.57 84.92±6.84 85.26±6.72 86.23±6.39 85.61±6.12 90.16±7.59 90.72±7.53 92.18±7.62 8.507<0.001觀察組90.86±7.12 85.53±6.52 85.25±6.86 85.63±6.32 86.58±6.85 89.96±7.16 90.25±6.68 90.37±6.84 5.708<0.001對照組79.54±7.84 73.25±7.46 86.58±7.38 89.35±8.71 88.25±9.02 86.54±7.82 81.26±8.67 80.29±8.53 18.784<0.001觀察組79.12±7.51 74.25±6.23 87.52±8.74 90.05±9.12 90.18±10.86 86.54±8.31 83.29±8.29 81.46±8.38 18.139<0.001對照組18.06±2.97 17.52±3.12 17.74±4.25 17.42±4.76 18.36±4.19 17.95±5.21 18.02±4.07 17.93±2.63 0.245 0.974觀察組18.28±3.56 17.83±4.79 16.56±3.93 16.94±4.58 17.82±3.84 18.25±4.76 17.91±3.62 18.23±2.97 1.047 0.398對照組99.25±0.78 98.81±0.86 98.71±1.04 98.73±1.26 98.78±0.97 98.83±1.24 98.87±1.02 99.26±0.92 1.977 0.058觀察組99.21±0.79 98.85±0.83 98.73±0.96 98.67±1.24 98.89±0.96 98.82±1.27 99.06±0.84 99.24±0.89 1.962 0.060 MAP(mmHg) HR(次/分) RR(次/分) SpO2(%)時間T0 T1 T2 T3 T4 T5 T6 T7 F 值P 值
注: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P <0.05。
腸鏡檢查在下消化道疾病病理診斷、內(nèi)窺鏡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常規(guī)腸鏡檢查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與不適,耐受力較差,不利于檢查的順利完成,而無痛腸鏡檢查可有效減少疼痛與不適,進而減輕應激性損傷,提高檢查和治療成功率,其中鎮(zhèn)靜麻醉效果與患者檢查體驗及檢查是否能順利完成密切相關[7-8]。目前,廣泛用于無痛內(nèi)窺鏡檢查的鎮(zhèn)痛方案為單用異丙酚或輔助小劑量芬太尼。
異丙酚為快速強效全身麻醉劑,作用迅速,半衰期短,易于調(diào)節(jié)麻醉深度,術后蘇醒時間短,在體內(nèi)無蓄積,能有效抑制手術操作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但存在心血管抑制、鎮(zhèn)靜作用較弱、抑制呼吸功能等不足,故在臨床用藥中多采用聯(lián)合方案,增強麻醉與鎮(zhèn)靜效果的同時,可減少單一藥物用量,減輕藥品不良反應[9-10]。因此,在無痛腸鏡檢查中,應選用對機體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抑制較輕的藥物聯(lián)合異丙酚麻醉,發(fā)揮不同藥物的優(yōu)勢,在抑制機體強烈應激反應的同時減少單一藥物用量,降低麻醉風險[11]。
芬太尼為阿片受體激動劑,主要作用于μ1,μ2,δ 受體,屬強效麻醉性鎮(zhèn)痛藥,鎮(zhèn)痛維持時間持久。臨床無痛腸鏡檢查中常用異丙酚聯(lián)合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可減少異丙酚用量,并提高舒適性,但同時也增加了患者呼吸抑制、循環(huán)抑制、蘇醒延遲等并發(fā)癥風險[12]。阿片類鎮(zhèn)痛藥主要作用受體包括κ,μ,δ,但作用于后2 種受體時會產(chǎn)生呼吸抑制、成癮性等不良反應[13]。
納布啡屬阿片類受體激動-拮抗劑,親脂性較強,主要對κ 受體起完全激動作用,也是μ 受體拮抗劑,具有激動-拮抗雙效作用,鎮(zhèn)痛效果強,與嗎啡相當,作用持久,不良反應較少,呼吸抑制發(fā)生率較低,且具有封頂作用,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14]。楊歡等[15]的研究表明,內(nèi)臟痛的主要機制與κ 受體有關,納布啡對κ 受體具有激動作用,激動后可產(chǎn)生強效鎮(zhèn)痛作用,既可減輕軀體疼痛,又能緩解內(nèi)臟痛,在因腸道牽拉產(chǎn)生疼痛為主的腸鏡檢查中尤為適用。目前,納布啡在國內(nèi)作為新上市藥物仍缺乏臨床用藥經(jīng)驗,不同劑量納布啡聯(lián)合異丙酚在成人無痛胃鏡、無痛腸鏡檢查中的麻醉效果與安全性研究顯示,0.1 mg/kg 劑量的納布啡聯(lián)合異丙酚的麻醉效果與安全性較其他劑量更高[16-1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的MAP 和HR 水平各時間點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的MAP,HR,RR,SpO2各時間點的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VAS 評分、Ramsay鎮(zhèn)靜評分均呈下降趨勢(P <0.05),且觀察組各時間點的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患者異丙酚誘導用量、單位時間用量更少,麻醉蘇醒時間更短,惡心嘔吐、躁動不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提示納布啡聯(lián)合異丙酚麻醉效果良好,可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減少惡心嘔吐、躁動不安、呼吸抑制的發(fā)生風險,安全性佳,與彭棟梁等[18]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分析原因,納布啡具有良好抑制內(nèi)臟痛的優(yōu)勢,作用時效長于芬太尼,術畢后仍具有一定程度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故麻醉效果更佳;納布啡鎮(zhèn)痛強度弱于芬太尼,患者惡心嘔吐風險發(fā)生率更低,納布啡呼吸抑制作用較芬太尼輕,呼吸抑制發(fā)生率低,躁動不安主要是疼痛刺激及麻藥殘留導致,但納布啡術后仍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故發(fā)生率更低。
患者在腸鏡檢查中機體經(jīng)歷創(chuàng)傷后會產(chǎn)生炎性反應,炎性反應激活會分泌大量CRP,TNF-α,IFN-γ,通過觀察與炎性反應有關的細胞因子水平可了解機體應激程度[1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鏡檢前后上述細胞因子水平均顯著升高,說明鏡檢操作對機體造成損傷激活了機體炎性反應,但觀察組患者細胞因子水平較對照組升高幅度更低,提示納布啡聯(lián)合異丙酚可有效減輕機體炎性反應,這與減輕炎性通路的激活有關。
綜上所述,納布啡聯(lián)合異丙酚用于無痛腸鏡檢查中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