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
深秋季節(jié),遼東半島的各個海灣里異常寂靜,在潮水快要退盡時,便會出現一種奇丑無比的魚,猶如巨型的癩蛤蟆,全身布滿了癩癩疤疤的偽裝。由于這種魚實在太丑陋,所以北方漁人稱它為疥疤魚。海洋學者說它屬“深海黑鯛”類,也就是說疥疤魚平時生活在深深的海里,所以漁村里有很多人不認識它,偶爾在水中相遇,往往會被它嚇一跳。
難以置信的是,疥疤魚卻相當老實,老實得就像被注射了麻藥。問題是潛伏在深海里的疥疤魚本來活得安全而安穩(wěn),為什么要跑到岸邊來冒險呢?細細看去,原來疥疤魚挺著個孕婦般的大肚子,長途跋涉來到淺水區(qū)產卵。但它游得極不輕松,因為此時有一大批可恨的魚、蝦和蟹尾隨,等著吃它產下的卵子。疥疤魚明白,只要它的卵子排出體外,就會被這些兇狠的家伙吃掉。
但老實的疥疤魚高度聰明,它們竟然有潮汐知識,知道大海每到一定的時間退潮和漲潮。退潮之后,裸露的礁石能有將近半天的陽光照射,然后才被漲潮的海水淹沒。疥疤魚知道,自己生出的卵子要是能露出水面,就會被太陽曬得變硬,再漲潮時,貪吃的“強盜們”也就無可奈何了。
但疥疤魚要是離開水出去產卵,就會停止呼吸而喪命。怎么辦呢?疥疤魚不動聲色,只是安靜地躲藏在礁石縫隙中等待時機。當海水嘩嘩啦啦地往后退時,就像有誰發(fā)了一聲號令,所有的疥疤魚母親開始發(fā)了瘋般拼命產卵,大肚子下面凸起的產卵器,像機槍一樣掃射。金黃色的、晶瑩的卵子奔涌而出,紛紛落到礁石上。由于潮水一面往下退,疥疤魚一面產卵,所以更多的疥疤魚母親上半身子就漸漸露出水面。缺氧使它們艱難地張著大嘴,但還是拼了性命地堅持著,將卵子產在即將因退潮而露出水面的礁石上……
終于,潮水退下去了,一簇簇粘在礁石上的疥疤魚卵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再加上海風的掃拂,柔軟的外殼很快就變硬了。這時,被憋得半死的疥疤魚母親們才放心地縮進水里。
然而,疥疤魚母親們還是失算了,因為它們再聰明也不會想到,雖然巧妙地躲開了身后的天敵,但陸地上還有更聰明的天敵,這個天敵就是人類。
當人類看到淺水區(qū)里突然游上來那么多肥大的魚,而且懷著一肚金黃色的籽兒,啊哈,那絕對是潮水涌上來的一捆捆鈔票。于是,每年疥疤魚產卵時,遼東半島的海邊上就站滿了抓疥疤魚的漁人,他們歡喜地吆喝著,一面嘲弄著疥疤魚是傻瓜,一面又盼望著更多傻瓜般的疥疤魚涌現。
當然,日子久了,疥疤魚也就知道人類就在岸邊等它們來送死??墒菫榱撕⒆樱鼈冎荒芤曀廊鐨w地游上來。
一條疥疤魚母親被魚叉擎到半空,但它一面扭動著疼痛的身子,一面繼續(xù)拼命地產卵,當看到金黃色的、晶瑩的孩子們落到水花翻滾的礁石上,母親這才放心地閉上眼睛。
有些疥疤魚被漁人迅速地甩到較遠的岸上,它還盡最后的責任,無可奈何地將最后的卵子排射到干燥的鵝卵石上。
別看疥疤魚表面丑陋,里面的肉卻雪白細嫩。新鮮魚肉吃不了,還可以曬成鮮美的魚米,味道比蝦米更有鮮味兒。肢解后的疥疤魚皮和魚骨扔到垃圾堆里,深夜時卻放射出綠瑩瑩的光來,半夜起來小解的漁人被這亮光嚇了一跳,這才知道疥疤魚確實是深水里的魚,盡管它已經死了,但到了黑夜還以為又回到黑暗的深水故鄉(xiāng),所以條件反射似的放起光來。
如今,這種抓疥疤魚的壯觀場景基本上消失了,因為岸邊的人類數量越來越多,而海里的疥疤魚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