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陳遵銀 呂鑫燚
[摘? ? ? ? ? ?要]? 為提高任職崗位課程教學效果,使學生扎實掌握系統(tǒng)的裝備保障理論,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任職崗位課程。探討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分類和特點,分析探究式教學的基本過程,從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制定探究方案、實施探究學習和評價探究效果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應用研究。
[關? ? 鍵? ?詞]? 探究;模式;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32-0116-02
任職崗位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裝備理論應用、使用、維護以及性能檢測知識和技能。裝備在其發(fā)展歷程中存在更新?lián)Q代、技術升級以及多種型號并存等狀況,如果授課過程中習慣性按照裝備的功用、組成、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檢查維護等順序進行講解,看似系統(tǒng)性很強,也符合學員對裝備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但時間長了容易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思維僵化,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教學實效性,最根本的是要以人為本,發(fā)揮學員的主體地位。將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入任職崗位課程,可以避免教學內容照搬教材體系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安排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系統(tǒng)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過程轉化為自覺、自主的行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一)探究式教學的概念
探究式教學早已存在,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JohnDewey)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提出了從“做中學”的理論,并被認為是探究學習理論的最初形式。美國學者安德森認為探究教學的本質是: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構成教學目標的有關概念或認知策略,而是創(chuàng)造一種讓學生可通過探索學習環(huán)境來發(fā)現(xiàn)知識內容要素或認知策略的一種教學方法[1]。
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啟發(fā)誘導學生,并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xiàn)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達、質疑、探究和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疑釋難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2]。
歸納起來,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通過獨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特別是發(fā)展探索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它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實現(xiàn)積極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活動的分類
國外學者將課堂探究劃分成四個不同的水平:(1)強化型探究,指學生按照已定的程序證明已知的科學定理;(2)結構型探究,指探究時給學生提供將要調查研究的問題、解決問題所要使用的方法和材料,但不提供預期結果,學生自己要根據(jù)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概括,發(fā)現(xiàn)某種聯(lián)系,找到問題的答案;(3)指導型探究,指探究活動時只給學生提供要調查的問題,有時也提供材料,學生必須自己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概括,弄清楚如何回答探究問題;(4)自由性探究,指在探究活動時學生必須自己獨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務,包括形成要調查研究的問題[3]。”
(三)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
1.美國Thirteen Ed Online網(wǎng)站的探究式學習工作組對探究式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進行了總結,筆者在閱讀英文原版資料的基礎上,將探究式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歸納總結如下表所示。
2.國內學者邱英瑛在對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將探究式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間的區(qū)別歸納為以下三點。
(1)從學生的地位和作用來說,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吸收者。而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是信息的主動獲取者、加工者、有效利用者、學習過程的自主控制者。
(2)從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來說,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學科專家、信息傳遞者,學生是學習過程的控制者。而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促進者、指導者。
(3)從強調的重點來說,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強調的是結果,而探究式教學模式強調的是過程。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將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入高校任職崗位課程不僅有利于轉變教育理念,推動高?,F(xiàn)有教學模式的改革,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高校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探究式教學的基本過程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探究式教學項目組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探究式教學的基本過程。
探究式學習可以看作一個環(huán)形的閉合過程,主要由五個環(huán)節(jié)構成:提出問題(Asking)、調查研究(Investigate)解決問題的方法、創(chuàng)造(Create)解決問題的方案、討論(Discuss)最終解決方案、反思(Reflect)各自的探究過程。由此可見,探究式教學過程也就是對問題進行分析,分別探究解決方案,然后進行集體交流,最后對探究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4]。
三、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在教師的啟發(fā)下,以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xiàn)有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所處環(huán)境和已有認知為參照,讓學生自由表達、質疑、探討問題,構建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教學形式[5]。它貫穿于課前至課后的全過程,本文在裝備理論課程教學中主要運用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組織和引導,盡管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對教師的情境設計能力和教學內容熟悉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關鍵是讓學生在設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求知欲望,進而形成學習動機。探究式教學模式中的知識點并非來源于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也不能由學生自己選擇,而是由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內容來確定。教師選取重難點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深入思考和自主學習,這是探究式教學模式關鍵的起始環(huán)節(jié)[6]。
(二)制定探究方案
構建了基于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內容情境后,教師要設計出能引起學生深入思考,并與教學重難點密切相關的分層次、有深度、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有較好啟發(fā)性的問題鏈,通過問題構建思考過程,問題圍繞教學內容展開,又服務于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課程實施的過程考核評價內容應與學生對每一個問題的解決相互配合,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的動力,這是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三)實施探究學習
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內容的掌握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來完成。因此,自主/小組探究成為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小組合作學習為輔助,已有的線上線下教學資源作為支撐,三方面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提問學生又讓學生提問,運用質疑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強化學生的突破思維,以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在真實情境下設置探究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對學生的探究過程進行引導、支持,學生則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間、師生間的思維碰撞,將已有知識和現(xiàn)有學習相互融合,形成獨立的學習方法和總結過程,不再束縛于經(jīng)驗教訓,在思維碰撞中學會理性、自主思考,在合作探究中培育求異、求新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敢疑、敢闖的創(chuàng)新精神[7]。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特別注意小組協(xié)作交流的質量。這是因為協(xié)作交流是與自主探究緊密相關的,高質量的協(xié)作交流必然建立在深入的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基礎上,這樣才有思路交流和觀點碰撞,才能使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扎實而且系統(tǒng)。因此,教師要積極發(fā)揮引導、協(xié)調的作用,為學生搭建好成果分享的平臺。
(四)評價探究效果
在探究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最后,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對問題鏈中的每個問題進行回答和總結,對個人自主學習和小組協(xié)作交流的成果進行分析和歸納,還要對探究式教學的效果進行研究和評價,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改進措施,力求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語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思政課程中開展較早且較為成熟,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任職崗位課程引入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裝備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能力,而且還要有長期的一線工作經(jīng)歷,熟悉崗位、熟悉裝備、熟悉保障,從而能夠將枯燥、乏味的裝備理論知識以探究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扎實,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概念,進而提高裝備保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彭磊,鄭晗,蔡嘉虹.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應用型本科課程中的教學組織[J],黑龍江科學,2019(10):10-11.
[2]童瑛.論政治課中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必要性[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6(2):195.
[3]邱英瑛.談探究式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龍巖師專學報,2003(6):57-59.
[4]唐鴻飛,胡隆.基于網(wǎng)絡的“思政課”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
[5]李維剛,隋曉冰.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業(yè),2017(6):86-88.
[6]蔣紅梅,劉曉穎,桂清文,等.基于“翻轉課堂”的研究生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42-43.
[7]潘琴.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堂變革: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及意義[J].課程教育研究,2018(37):67-68.
◎編輯 趙瑞峰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Inquiry Instructional Mode on-the-job Cource
LI Lin, CHEN Zun-yin,LV Xin-yi
Abstract:In orde to in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on-the-job coure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a solid grasp of the theory of equipment support systemly ,the inquiry instructional mode is applied to on-the-job coures.This paper probs into the concept,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inquiry instructional mod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process of inquiry teaching, and four links has carried out in application research,which includes creation of inquiry situation,making inquiry plan,inplementing inquiry learing and? evaluating? inquiry effect are.
Keywords:inquiry;mode;c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