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摘? ? ? ? ? ?要]? 合唱作為一種高雅的音樂藝術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喜歡,而近些年來,對于學生的音樂教育也受到了教育行業(yè)的重視,而合唱教育是中職音樂課堂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合唱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對于班級的和諧發(fā)展和班規(guī)班紀的養(yǎng)成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從合唱教學對于學生合作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合唱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了多方面的闡述。
[關? ? 鍵? ?詞]? 合唱教學;中職音樂;合作意識;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31-0216-02
合唱是一種以群體唱歌為本體表演的藝術形式之一,屬于聲樂范疇中的一種,也是多聲部音樂的一個品種。合唱表演的好壞與合唱集體的相互配合有莫大的關系,合唱不僅僅是一個人唱得好就可以,它需要集體的力量來展現(xiàn)合唱水平的高低。所以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音樂課上合唱教學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而合唱是一個比較煩瑣的過程,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音律、節(jié)拍、音色以及節(jié)奏的快慢和音準等因素都是影響合唱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只有在日常訓練中讓學生進行不斷的配合和反復練習,才能將一首曲子完美地演繹出來,讓歌曲更加優(yōu)美動聽,讓學生享受音樂的同時還能提高合作意識。
一、合唱教學對于中職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精神
合唱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合唱是一項集體活動,是不能夠靠個人來完成的項目,一個人的唱歌技巧就算再高超也不會對合唱起到積極效果,合唱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音通過聲部的音律來完成一首歌曲,這樣就需要學生的集體配合和交流,在無形之中就會加強學生之間的集體精神和合作意識。因為在合唱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要顧好自己的歌唱部分,還要縱觀全局兼顧其他同學的發(fā)聲,然后跟自己進行相互的調整和配合,使歌曲表現(xiàn)得更加和諧美妙。同時學生還必須服從老師的指揮,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克服個人意識,將自己放到大局當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聲音,同時在日常的訓練中學生也能夠掌握獨自識譜的能力,通過這種師生間和同學間的默契配合演繹出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
(二)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音樂素養(yǎng)是學習音樂的綜合素質,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其中包括對于音樂的了解,包括讀譜、識譜、聽音、試唱、合唱等相關內容,其中和聲部分就需要多人之間進行相互配合進行演唱,這就是所謂的合唱。如果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他的音樂素養(yǎng)不高,他就無法從根源上去理解音樂、讀懂音樂然后再進行表達,所以對于中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顯得至關重要。而合唱會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音樂韻律和和聲,從而大大地增強了學生的音準感和節(jié)奏感,從而對學生本身的音色進行很好的控制,讓學生更加懂得欣賞音樂的美妙之處,從而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升。
(三)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
作為中職學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初、中級技術人才的重任,所以在日常對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中,就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而合唱教學可以對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集體榮譽感進行充分的培養(yǎng),也可以使學生在合唱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從而提高音樂審美。而隨著社會發(fā)展造就的就業(yè)形勢嚴峻的現(xiàn)象,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因學歷低以及適應能力差等因素就顯得更加困難,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也很重要,而合唱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精神,使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也可以有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如何利用合唱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一)基于對學生基礎的了解
在中職學生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提高學生的合唱效果,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老師就要做到從學生本身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方面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從學生對于音樂的敏感度,對于音樂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對合唱感興趣等方面進行了解和溝通,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方法,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夯實,為合唱訓練打下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地投入訓練當中。
(二)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方案
在中職學校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自覺學習是很重要的,只有保證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在唱歌的過程中釋放熱情,保持自覺性。老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需要著重注意學生對合唱藝術的把握和認知,老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作品,或者一些音樂劇表演等來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妙,從而可以更全面地感受音樂的藝術,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唱訓練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設定教學目標和制定教學方案,通過學生對識譜、音準節(jié)奏的練習,讓學生能夠在合唱中達到循序漸進的學習效果,從單聲部開始到二聲部練習,還可以采用合唱團的表演形式來提高學生合唱的實踐能力??傊?,為了更好地提高合唱效果,老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綜合素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生濃烈的興趣時,他就會更加積極地投入這個事物中,不斷探索研究,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合唱的興趣,老師應該多讓學生欣賞一些音樂表演,比如國內外的一些有名的合唱比賽等,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去感受合唱的魅力,通過這些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之后,再開始進行音樂訓練。合唱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學會相互之間合作,包括人和人之間的,以及聲音和聲音之間的,在合唱訓練的初期,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唱,在演唱歌曲的時候老師擔當第一聲部,讓學生擔任第二聲部,從而進行合唱表演,并且老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各樣的訓練方式,比如小組之間進行合唱、對唱等,通過這些訓練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學生對合唱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綜合素質。
三、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各種方式
(一)采用正確的訓練方法
在音樂合唱的教學過程中,正確的訓練方法也是保證學生唱歌模式能夠做到和諧統(tǒng)一的重要手段,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合唱訓練,能夠在訓練的過程中達到吐字清晰,老師就需要強化學生的音階訓練,讓學生能夠分清楚全音和半音的區(qū)別、熟悉音階等。最重要的是老師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節(jié)奏控制,可以讓學生通過唱譜的訓練方式來進行練習,引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自己給自己打拍子,這樣還可以預防學生在合唱過程中出現(xiàn)節(jié)奏快或者慢的問題。因此,正確的訓練方式對合唱訓練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影響學生的合唱效果。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效果,老師可以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豐富課堂內容,從而利用更好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老師可以創(chuàng)新排練法,往往良好的演唱效果離不開合理的呼吸,一般生活中人們多半使用胸腔淺呼吸,這樣的方式吸氣和呼氣都比較少,所以很難打開喉嚨進行發(fā)音,且音色也比較單一,所以在合唱訓練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呼吸方式來發(fā)聲,比如可以用舒起的方式發(fā)出“綠”的音,然后控制延長呼吸的長度和舒暢感,從而塑造出空靈的感覺。又或是用胸腔發(fā)出強有力的“霍”的音,下沉氣息,增大音量讓聲音變得更加渾厚飽滿,在演唱一些比較氣勢恢宏的歌曲時,就會更加出效果。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別的教學方式來幫學生學習,從而實現(xiàn)更高效的課堂。
(三)訓練合唱技巧,提高合作意識
合唱需要演唱者掌握一定的專業(yè)技巧才能進行表演,而且和聲的訓練并不是一下就可以學會的,所以老師在訓練前要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的含義和表達的感情,根據曲子的風格特點向學生講述歌曲主要表達的思想。然后在音準的訓練過程中,老師要先教會學生唱音階,而后再學會唱歌,并且在訓練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唱的訓練,還要包括耳朵的聽、聽曲能力,聽準是唱準的前提。然后老師在節(jié)奏的訓練上,可以進行不同的時值音符和節(jié)奏的訓練,這些合唱的技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在訓練過程中和同學之間的配合、交流等也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綜上所述,合唱教學在中職音樂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有著比較深遠的意義,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設定符合本身的教學方案進行合唱訓練,通過合唱教學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好根基。
參考文獻:
[1]金瑞峰.淺析中職合唱教學中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2(21):264.
[2]何衛(wèi)弟.如何在合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J].北方音樂,2019,39(8):149,153.
[3]潘虹.聚童心合力,成和諧之音:淺談小學生合唱訓練中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206-207.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