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川
翻遍唐朝以前的典籍,找不到《史記》的名稱。原來,《史記》和先秦、兩漢的許多書一樣,當(dāng)時是沒有書名的?!笆酚洝边@個詞的概念,原本泛指歷史書,如《史記》十表之一的《六國年表》中,司馬遷說:“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笨梢娝矝]有把“史記”當(dāng)作書名。
司馬遷寫好后,曾給東方朔看。東方朔閱后,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寫了“太史公”三個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這也只是用贊揚的方式表明了本書是司馬遷所著而已。
東漢班固在編寫《漢書·藝文志》的圖書目錄時,根據(jù)這本書有一百三十篇的情況,將它定名為《太史公百三十篇》。從此,這個書名正式流行開來。學(xué)者們在引用此書時,又常簡稱為《太史公記》或《太史公傳》。
唐代魏征等人編撰《隋書·經(jīng)籍志》標(biāo)立史部時,從《太史公記》中提出“史記”二字作書名?!妒酚洝方K于定名并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