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
最近幾天是新冠肺炎疫情接連“突破”歐洲國家防線、迫使各國防疫措施升級的轉折時期,世衛(wèi)組織也宣布歐洲成為疫情“中心區(qū)”。在眾多壞消息中最糟糕的是,就在世衛(wèi)組織宣布消息的前兩天,美國政府突然發(fā)布對歐洲的“旅行禁令”。再加上德美之間在收購研制疫苗企業(yè)上剛剛開打的外交戰(zhàn),對于正集中精力正面抗疫的歐洲來說,美國的行為無異于撤凳抽梯、落井下石。
又一道深刻的傷痕
為什么歐洲對美國在這個時候宣布這項禁令反應如此強烈?
第一,這給執(zhí)飛歐美航線的航空公司帶來了突然一擊。早在歐美發(fā)生疫情后,歐美航線就已經出現不少航班停飛的現象,這次全面禁令將對航空企業(yè)造成更沉重打擊。
第二,禁令帶來的沖擊絕不僅于此。歐美民眾日常往來非常密切,美國是歐洲人在歐洲以外的最大旅行目的地,占美國國外入境者總數的30%,為美國市場年均消費貢獻300多億美元。如果再算算歐美“失聯”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數字會更加驚人:歐美互為最大貿易和投資伙伴,為對方提供了合計1600萬個就業(yè)機會。
因此歐盟方面對美國禁令作出的第一反應,是震驚到無法做出反應,歐洲理事會主席只是出于本能地表示,“需要做出評估,但這一禁令不應影響雙方經貿往來”。
在對禁令作出解釋時,特朗普先是指責歐盟“在應對疫情中沒能采取迅速行動”,導致目前美國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不少“來自于歐洲旅行者的傳播”。進而話鋒更勁,表揚正是因為自己“對中國盡早采取了旅行禁令拯救了美國人生命”,因此現在“必須對歐洲采取同樣行動”。
特朗普的這番“表白”才終于將歐洲人從驚愕中打醒過來,歐盟領導人隨后發(fā)表了只有三句話的聯合聲明:“新冠疫情是全球危機,它并不局限于任何大洲,應對疫情需要合作而不是任何單邊行動;歐盟反對美國在未經磋商的情況下采取單邊方式施加的旅行禁令;歐盟正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來遏制病毒的傳播。”
從之前無話不談、共謀霸業(yè)的盟友,到今天話不投機、“不相往來”的路人,疫情在映照出世事人心的同時,也在已飽受風霜的歐美關系上又劃出了一道深刻的傷痕。
合作抗疫成夢幻
近兩年來,歐美逢會必吵、遇事必爭的場景已經屢見不鮮。本來在疫情暴發(fā)之前,由于忙自家事以及不看好特朗普會在大選中被攆下臺,歐盟方面已經不大去和大西洋對岸這位口無遮攔的對手較真了,開始為“盟友關系”在未來四年里能“幸存下來”調整心理預期和行動了。
在疫情發(fā)生后,歐洲方面本想借機修補一下和美國的感情。就在美國發(fā)布禁令不到兩周前,法國總統馬克龍還主動和特朗普就歐美“協調應對疫情蔓延”進行了一次“很棒”的通話,雙方同意“將在聚焦科研、提出最佳實踐指導和在財政、預算政策上保持共同立場”等領域開展合作,并且要盡快拿出解決方案,作為計劃于今年六月在美國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的主要成果。盡管當時特朗普已經因“防控不力”在國內面臨壓力,歐洲也已出現疫情擴散的局面,應該說兩位領導人還是在比較“輕松”的氣氛中暢想著未來,著眼于三個月后的“七國合作抗疫”。但話音未落,一紙旅行禁令讓“西方合作共抗疫情”的憧憬接近夢幻。
讓歐洲也讓部分美國人士不滿的是,華盛頓在此時對歐盟下手,其實既無必要更不近人情。如果確信來自歐洲的輸入性病例會影響美國的防疫大局,那么更早些發(fā)布這個禁令,在防疫策略上也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在美國目前已難以進行病毒溯源、社區(qū)傳播難以遏制之時發(fā)布,顯然對美國防疫不具有任何必要性。
歐洲悲憤交加
同時,在歐洲疫情吃緊、急需外部合作和支持的時候,這道禁令不僅會對歐洲防疫造成掣肘,還將直接損害歐洲的經濟利益,削弱歐洲防疫的資源和能力。特朗普盡管行事乖張但絕非易與之輩,在他隨后的一系列加大防控力度、宣布緊急狀態(tài)的防疫措施中就可以看出,對歐洲的禁令不過是他為了顯示“果敢和決心”的一個旁證。當然,在近年來歐美時時互懟、特朗普常常遭到歐洲領導人“圍攻”的背景下,在歐洲需要外界施以援手、對“老朋友”仍有期待的時候先踩上一腳,然后挪開腳再給些安撫,是不是既可以體會到報復又可以享受到被感激的雙重快感?
在特朗普網開一面、答應暫時不禁止來自歐洲的商品后,歐盟的怒火集中到了政治和外交上?!皢芜呏髁x行動”和“未經商量”盡管已是特朗普政府對待盟友的標準動作,但在非常時期、在馬克龍高喊“反對疫情民族利己主義”后依舊如此,更讓歐洲悲憤交加。短短三句話的“聯合聲明”在歐盟對外關系上實屬罕見,已經充分展示了歐洲這種恨得不想說但又不得不說的憤懣、委屈和無奈。
在平日就難以招架美國攻勢的歐盟,在疫情四面圍攻、內部協同不力的困難時期將更加不堪,盡管美國已擺出可同富貴不可共患難的架勢,歐洲還得硬著頭皮去維護“西方”在協調防疫問題上的形象。
在旅游禁令風波、爭奪疫苗齟齬未見平息的情況下,馬克龍一力推動的七國集團視頻峰會在3月16日舉行,各國試圖在“病毒疫苗和治療研究、經濟和財政支持措施”等方面進行協調。美國是今年七國集團峰會的東道主,按理說這個“特別峰會”也應當在那里舉行,但在旅行禁令之下,四位與會的歐洲國家領導人都拿不到美國的入境簽證。盡管視頻會議的形式有效地避免了這種尷尬,但美國為了在防疫中也要體現“美國優(yōu)先”,最終令它的歐洲盟友對于會議感受到了只剩下可憐的象征意義?!?/p>
(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