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生禮儀教育訴求的調查研究

      2020-03-18 03:25劉菊李玉龍
      文教資料 2020年34期
      關鍵詞:禮儀教育高職生

      劉菊 李玉龍

      摘? ?要: 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生對禮儀教育的訴求,結果發(fā)現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院校的禮儀教育存在如下問題:不少高職學生沒有認識到禮儀課程的重要性,教學條件尤其是教材和實踐設施缺乏,課時較少。為解決禮儀教育問題,采取以下舉措:科學激發(fā)學生的仁德之心和學禮、行禮的興趣;學校師生與行業(yè)企業(yè)人士共同開發(fā)具有貴州民族地方特色的禮儀教材;加強禮儀課程有關校內外實訓室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

      關鍵詞: 貴州民族地區(qū)? ?高職生? ?禮儀教育? ?訴求

      《論語·季氏篇》中“不學禮,無以立”。學禮則品節(jié)詳明,而德性堅定,故能立[1](173)。禮儀教育旨在教學生“如何做人”“如何成為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研究禮儀教育課題,促進禮儀教育發(fā)揮實效,切實在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生的禮儀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等養(yǎng)成方面發(fā)揮積極推動作用。

      一、高職生的禮儀教育訴求

      2019年,通過對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生進行相關問卷調查和研究,了解他們對大學生禮儀課程的認識和訴求,為貴州民族地區(qū)禮儀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和現實依據。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與綜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發(fā)放問卷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50份,回收率約為97.2%。

      (一)禮儀教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認識不夠和教學條件較差。

      通過分析,發(fā)現大多數高職學生沒有認識到禮儀課程的重要性,教學條件尤其是教材和實訓設施缺乏。另外,存在的問題還有課時較少、禮儀內容太接近生活、大課堂紀律較亂。

      在回答“你認為當前開設的禮儀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時,約34.3%的學生認為主要問題是“學生沒有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約22.9%的學生認為主要問題是“學生沒有禮儀教材,效率低”,約17.1%的學生認為主要問題是“教學設備缺乏,實踐無保障”,約11.4%的學生認為主要問題是“禮儀課程的課時數太少”,約8.6%的學生認為主要問題是“禮儀內容太接近生活、太枯燥”,還有約5.7%的學生認為主要問題是“學生紀律較差,大課堂有些混亂”。

      從以上數據發(fā)現貴州民族地區(qū)禮儀教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學生不太重視禮儀課程,沒有認識到禮儀課程的重要性,對禮儀知識和實踐認識模糊。第二,沒有合適貴州民族地區(qū)禮儀教育的教材,學生學習效率較低。第三,禮儀教育教學實訓設備不全,無法保證學生參與禮儀實踐,造成學生行動不到位,禮儀實踐能力較低。

      (二)多數學生建議設計專門的教學項目融入貴州優(yōu)秀風俗與禮儀課堂。

      在回答“如果在大學生禮儀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地方優(yōu)秀風俗文化,你建議怎么做?”時,約37.1%的學生建議采用設計專門地方優(yōu)秀風俗的教學項目的方式,約20.0%的學生建議采用學生分享各地風俗文化的方式,約14.3%的學生建議采用“教師講解+學生分享表演+學生參觀相關的展覽+開展送禮儀到地方”的活動等相結合的方式,約11.4%的學生建議采用實地現場教學的方式,約5.7%的學生建議采用布置課外實踐作業(yè)的方式。

      通過分析發(fā)現多數學生建議采用禮儀教師設計專門的教學項目活動和學生在課堂上分享各地風俗文化的方式,即教師設計專題教學項目:通過圖片或視頻或道具表演等講解或者分享各地民俗的方式。如各民族禮儀文化欣賞等加強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了解,學習相關禮儀。學生分享各地風俗文化的方式,可以是民族的歌謠或民族舞蹈,或者編制融入地方優(yōu)秀風俗的節(jié)目。

      (三)大多數學生認為大學一年級開設禮儀課比較好。

      通過分析,發(fā)現多數高職生認為大學第一學期開設禮儀課程比較好。在回答“你建議哪學期開設禮儀課程比較好?”時,約85.7%的學生選擇“大一”,約5.7%的學生認為“大二”,還有約5.7%的學生認為“大三”,約2.9%的學生認為“從大一到大三都有禮儀課程比較好”。

      關于為什么大一第一學期開設禮儀課程:第一,從稚嫩的高中時期過渡到大學生活的大一學生,不懂得為人處事,大一學習禮儀課程,可以盡早養(yǎng)成習慣,用于大學生活,逐漸轉變?yōu)閸湫碌淖约?,做文明大學生,為走入社會做鋪墊。第二,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大一學生處于適應大學生活的過渡階段,對大學新事物好奇心較強,容易接受新事物,是學習禮儀的好時期,更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慢慢提高學生對個人形象和禮儀交流的認識。第三,大一學習時間較多,大一學習禮儀課程,是大學學習生活的需要,如社團活動、師生禮儀、面試等需要。

      (四)學生建議禮儀課程內容為生動豐富的理論和情境實踐相結合。

      在回答“你對禮儀課程教學內容有什么建議?”時,學生的回答主要體現在對禮儀課程教學內容的總體設計、具體內容和開展形式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學生建議禮儀課堂教學內容的總體設計應為“學習知識+生活情景實踐+老師糾錯=印象深刻”。禮儀理論教學內容應廣泛、豐富,理論與實踐內容在比例上,實踐內容多一些,多請學生演練、實踐、領會和體驗。課堂教學內容開展形式方面,建議采用視頻播放和案例分析及小組實訓的方式。

      具體內容方面:強化禮儀課程的重要意義,讓學生認識現代禮儀的重要性;建議多增加著裝禮儀(使學生儀表得體)和人際交往的禮儀內容(使學生容易融入團隊);建議在稱呼禮儀、握手、名片禮儀等的基礎上,增加言語禮儀——必不可少的禮儀內容和實踐魅力;與大學生生活相關師生禮儀、家庭禮儀、公共場合禮儀項目,以及與學生未來工作相關面試禮儀、餐飲禮儀、辦公室接待職場禮儀等都必不可少。

      (五)學生建議采用實際生活任務情境演練的教學方式。

      在回答“你對禮儀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或措施有什么建議?”時,學生的回答主要是少一些講解(運用實物教具+禮儀示范),多看相關視頻,多設計實際生活情景活動,激勵學生參與其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親身體驗,實踐中踐行自己所學的知識,當堂課當堂清,記憶更深刻。實踐方式多樣,可以是個人表演示范+小組討論和表演+集體訓練。

      在禮儀教學方式方面,學生還建議老師多一些禮儀語言的感染力和激情,禮儀教師要創(chuàng)新授課風格和教學方法,課堂上多一點互動,融入更多的情景化故事或案例,讓學生模仿學習禮儀動作和語言,一起跟著做。

      二、基于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生禮儀教育訴求的思考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保ā墩撜Z·學而篇》)大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視“知人”,尤其重視“知”學生,因材施教。調研分析貴州高職學生對禮儀教育的訴求,知曉他們“心中”理想的禮儀教育應該是什么樣的,思考相關解決問題的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一)科學激發(fā)學生的仁德之心和學禮、行禮的興趣。

      調研得知,當前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禮儀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沒有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如何讓貴州高職學生認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樹立禮儀課程在高職學生心中的重要地位呢?這是當前禮儀教育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1.傾聽學生的心聲,激發(fā)學生的仁德之心。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禮儀教育需要激發(fā)學生的仁德之心,喚醒他們學禮行禮的靈魂,“引導高職大學生陶冶禮儀情感,禮儀必須得到學生在感情上的認可才會使之‘心甘情愿,甚至‘情不自禁地遵循禮儀規(guī)范”[2](41-46)。只有情感上認可知曉,才會學習和掌握禮儀規(guī)范。

      (1)多角度講述中華禮儀文化、禮儀起源發(fā)展,多形式展示中華優(yōu)秀文化經典故事,運用深厚的禮儀文化底蘊和能激起學生共鳴的中國古今文化經典禮儀故事喚醒學生的靈魂,激發(fā)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和傳承禮儀的歷史責任感。人們常說:“知之深,則愛之切;愛之切,則知之深。”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是密切聯系的,認識過程是產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礎,情感過程又對認識過程具有反作用。

      (2)展示某些大學生存在的不道德問題、無禮現象,激發(fā)學生禮儀擔當的使命感和內在仁德之心。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一文中提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受人尊重的內心需要,學生會對當前存在的不道德問題、無禮現象感到憤怒,產生“懲惡揚善”獲得別人尊重的沖動。

      (3)調研分析高職生不重視禮儀學習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激勵對策?!皩τ谝庾R的培養(yǎng),學校在開展課程的同時,要對大學生的意識現狀進行調查,從問題的原因出發(fā),尋求問題解決的辦法”[3](51)。如,調研發(fā)現,在當今信息化發(fā)展時代,學生存在功利化傾向,認為如果今天學的知識在今天或明天無用武之地,就沒有學習的必要和動力。對于學習禮儀,必須澄清學生的錯誤認識,禮儀學習需要不斷地模擬練習和實踐,練習和實踐達到一定的量,養(yǎng)成個人習慣,個人禮儀素養(yǎng)才能夠達到質變或蛻變,禮儀教師可以為學生畫出一個自我蛻變的圖,也許學生能夠更形象地理解。

      2.推動禮儀教學改革,激發(fā)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興趣是指趨向某一對象活動的內在傾向。這種傾向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與發(fā)展起來的。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通過多種教育機制加以培養(yǎng)形成”[4](211)。(1)利用教師期望效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敖處煹钠谕麑W生具有深刻的影響,只有老師把學生看作渴望學習的人,學生才更有可能成為渴望學習的人”[4](235)。禮儀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渴望學習禮儀、擔當傳承禮儀的人,在禮儀課堂上,將學生稱為有禮之人、文明的大學生、禮儀的傳承者和踐行者,并且將禮儀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制作成標語張貼在禮儀實訓室醒目位置,時刻激勵學生。

      (2)利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艾F代認知心理學認為,通過引起學生認知上的不和諧,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激發(fā)其學習興趣”[4](233)。因此,禮儀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形成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教學內容緊跟時代發(fā)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具有新穎性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鼓勵學生提問,指導學生大膽設想,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獲得極大享受。

      (3)加強課外活動指導,激發(fā)學習禮儀的興趣?!罢n外閱讀和課外活動對于培養(yǎng)興趣,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是極好的手段”[4](236)。禮儀教師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和活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習禮儀的興趣。為學生推薦相關禮儀經典書籍,并在禮儀課堂上設計5分鐘—10分鐘的禮儀課外閱讀內容分享。因為禮儀課堂的學習和實訓時間比較有限,禮儀教師可以設計課外活動作業(yè),如,社區(qū)禮儀服務活動,或送禮儀到小學或者特殊學校,或者參觀調研貴州民族地區(qū)禮儀風俗習慣,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小型的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4)積極及時反饋和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禮儀的積極性?!皩W習結果的及時反饋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通過結果的反饋,學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激起進一步學好的愿望,又可以了解自己的特點,樹立克服缺點的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4](237)。學習結果(包括作業(yè)的正誤、成績的好壞及應用所學知識的成效)的及時反饋,才能利用學生剛剛留下的鮮明的記憶表象,滿足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增強學習信心。學習結果的反饋要具體,反饋要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和教育性,使學生從中受到鼓舞和激勵,如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不要打分,可以給出等級評定,不要打叉,可以標注出來,呵護學生的上進心、閃光點,公平公正地給出評語,對閃光的地方加以表揚,對錯誤的地方委婉地指出來,并給出建設性的建議”[5](46)。

      (二)學校師生與行業(yè)企業(yè)人士共同開發(fā)具有貴州民族地方特色的禮儀教材。

      調研得知,當前貴州禮儀教育存在的第二大問題是“學生沒有合適的禮儀教材,學習效率較低”。如何編寫具有貴州民族地方特色的禮儀教材便成為當務之急。

      1.充分挖掘和利用貴州民族地區(qū)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發(fā)禮儀校本課程和教材。2019年第12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了習近平同志的重要文章《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章提到我們有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fā)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強調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對增強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的重要意義。《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提道:“各地、各職業(yè)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背浞滞诰蚝屠弥袊鴥?yōu)秀傳統文化、貴州民族地區(qū)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發(fā)大學生禮儀校本課程和教材,并且將經典誦讀引入禮儀校本教材。根據貴州高職學生對禮儀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開課學期、引入地方優(yōu)秀風俗文化的方式及理想的禮儀課堂的建議,思考開發(fā)編寫貴州地方特色大學生禮儀。

      2.多種形式發(fā)揮技術能手、優(yōu)秀畢業(yè)生在禮儀教材編寫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職業(yè)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職成〔2015〕7號)提道:“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現代工業(yè)文明,加強技術技能文化積累,開展勞模、技術能手、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進學?;顒?,促進產業(yè)文化和優(yōu)秀企業(yè)文化進校園、進課堂,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理想與職業(yè)精神。”可以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或親自走進禮儀課堂的形式,也可以通過調查問卷提出建議等方式。聽取勞模、技術能手、優(yōu)秀畢業(yè)生對編寫禮儀教材的建議,或者請他們編寫教材內容。積極發(fā)揮勞模、技術能手、優(yōu)秀畢業(yè)生在禮儀教材編寫中的重要作用。

      3.合理開發(fā)利用音樂和茶藝,編寫學生喜聞樂見的教材?!皹返淖饔茫菑膬炔縼砘?,《樂記》說‘致樂以致心,是要解決禮的根源問題”“音樂能在頃刻之際影響人的情緒,而且最為民眾喜聞樂見,如果運用得法,不僅成本最少,而且收效最快”[6](66)。選用開發(fā)與當今時代發(fā)展節(jié)拍和諧共振的音樂,凈化人的心靈和生命,感化學生,發(fā)揮音樂魅力在禮儀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貴州民族地方的茶文化和茶藝,“通過學習茶文化塑造大學生的人際觀念、研習茶藝培養(yǎng)技能、開展茶文化交流會提升人格素養(yǎng)、參觀茶園提升勞動品德”[7](219)。雅致、靜心的茶文化,可以激發(fā)學生提高自己修養(yǎng)的需要,運用茶文化提高大學生的處世涵養(yǎng)。

      4.優(yōu)化教材編寫團隊的人員結構,動態(tài)完善發(fā)展禮儀教材。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yè)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的通知(教材〔2019〕3號)提道:“符合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guī)律和學生認知特點,對接國際先進職業(yè)教育理念,適應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課程體系的需要,專業(yè)課程教材突出理論和實踐相統一,強調實踐性。適應項目學習、案例學習、模塊化學習等不同學習方式要求,注重以真實生產項目、典型工作任務、案例等為載體組織教學單元。”這就要求在編寫環(huán)節(jié),“教材編寫團隊應具有合理的人員結構,包含相關學科專業(yè)領域專家、教科研人員、一線教師、行業(yè)企業(yè)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等”[8],禮儀教材的編寫團隊需要有禮儀服務學科專業(yè)領域專家、貴州民族地區(qū)禮儀教科研人員、禮儀教師、行業(yè)企業(yè)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以及持續(xù)進行培訓、指導、回訪等跟蹤服務和研究的禮儀教師專家團隊,為修訂完善教材提供穩(wěn)定支持。

      (三)加強禮儀課程有關校內外實訓室的建設。

      “職業(yè)能力來自實習實訓,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素質更需要在實習實訓中養(yǎng)成”[9](532)。實訓條件的支持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調研發(fā)現,多數高職生“理想的禮儀課堂”是齊全的實訓設備和活潑的禮儀氛圍,在回答“你理想中的禮儀課堂應該是什么樣的?”時,約40.0%的學生認為應該是齊全實訓設備的綜合實訓課。即有專門的禮儀理實一體化教室,有定制的各種場合需要穿的標準禮儀服裝,實訓設備齊全的綜合禮儀實訓室,可以開展豐富的禮儀實踐項目。

      “學習禮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反復運用,重復體驗,持之以恒”“強化禮儀教育,應注重禮儀實踐,培養(yǎng)禮儀習慣”[10](89)。禮儀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客觀上需要實訓設施,但是,貴州民族地區(qū)高職院校缺乏禮儀課程有關校內外實訓室和實訓設備,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增加對禮儀實訓室建設的資金投入,加強禮儀課程有關校內外實訓室建設,如,建設禮儀閱讀室、禮儀社團活動室等。

      (四)營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

      調研得知,高職學生理想的禮儀課堂還需要生動、活潑的禮儀氛圍。高職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較弱,需要氛圍感染和外部力量的促進。

      1.校園禮儀文化和氛圍的營造。當前學生通過公共素質講座的方式學習禮儀效果差,建議高職院校賦予禮儀課程應有地位。第一,增加禮儀課程的課時數,出臺相關管理制度。將禮儀課程在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18學時改為36學時,重視各專業(yè)學生對禮儀的學習,并且“將禮儀制度化,嚴格考評,可以強制性地要求學生改掉一些不良習慣,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真正成為‘知書達禮的人”[11](45)。即定禮制、嚴考評,漸成方圓。第二,發(fā)揮校園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在禮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性文化指通過物化產品和行為規(guī)則等表現出來的,能直觀感受的文化形式,通常表常表現為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12]。利用好校園顯性文化,如,將校園文明禮儀、社會公德宣傳標語張貼在公共場所醒目處,在教學大樓出入口安放鏡子,供師生整理儀容儀表。食堂、行政服務等窗口帶頭講究儀表儀容,禮儀禮貌服務。又如,學校舉行禮儀知識大賽、和諧校園演講比賽等活動。為教師提供制服,在重要的儀式場合教師要身體力行,符合儀式禮儀,體現對禮儀的重視[13](159)?!半[性文化指隱藏在顯性文化背后對學科文化起指導作用的文化形式,通常表現為精神文化”[12]。合理利用校園隱性文化,并與顯性文化相輔相成、和諧統一,如,學校的校風、學風,有關領導與教師的教育理念、價值觀、知識觀、教學風格、教學指導思想等觀念性隱性文化,體現對學生學習禮儀和踐行禮儀的引導和期待。

      2.家庭禮儀氛圍的營造。家庭是禮儀實踐第一實訓基地,禮儀的學習和實踐不僅需要學校的禮儀氛圍,而且需要學生家長的參與和督促,需要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禮儀氛圍,大多數學生家長對禮儀了解較少,學校應重視和加強家庭禮儀教育,“高??梢蚤_辦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和禮儀咨詢,開辦形式多樣的家教欄目,以指導家長有效地對子女實施禮儀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真、善、美的性情”[14](37)。禮儀教師要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為學生家長提供相關禮儀講座或咨詢,幫助家庭營造良好的禮儀氛圍,同時發(fā)揮學生的力量,為家庭營造良好禮儀氛圍。

      參考文獻:

      [1]孔丘,著.論語[M].陳典,譯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2]牟蘭.高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J].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

      [3]韓泉.高職院校大學生文明禮儀行為養(yǎng)成教育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7).

      [4]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劉菊.高職學生課程作業(yè)問題的調研分析與思考[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9(2).

      [6]彭林.中華傳統禮儀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7]李雅蕉.茶文化對大學生禮儀素養(yǎng)提升的價值與機制研究[J].福建茶葉,2017(3).

      [8]杜云英.推動職業(yè)院校教材管理制度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EB/OL](2020-3-10). http: //www. moe. gov. 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20n/2020_zt04/jiedu/zhuanjia/202004/t20200408_441432.html.

      [9]黃堯.職業(yè)教育學——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白然,康光輝,李煥旭.高職院校大學生禮儀修養(yǎng)現狀及對策[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5(6).

      [11]董明慧,張學文.淺談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禮儀教育[J].職業(yè)時空,2007(5).

      [12]陳永明.教師教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3]秦汝芳,王宏.高職大學生禮儀修養(yǎng)的養(yǎng)成途徑探究[J].改革與開放,2012(11).

      [14]楊俊宜.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高校大學生禮儀文化教育研究[J].才智,2017(3).

      課題項目:2017年度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重點項目“高職教師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建設研究”(編號:trzy-2017-sk41)。

      猜你喜歡
      禮儀教育高職生
      中職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三年制高職生與五年制高職生學習力比較研究
      高職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的創(chuàng)新
      如何引導高職生理解《三國演義》中的英雄情懷
      基于自律的當代高職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為高職生打造更多的“學習路徑”
      淺談高職生講演能力的培養(yǎng)
      灯塔市| 济源市| 双峰县| 大庆市| 长顺县| 芜湖市| 内江市| 杭锦后旗| 红桥区| 临泉县| 达州市| 聂荣县| 墨江| 来凤县| 扶风县| 甘孜县| 景洪市| 高陵县| 隆子县| 镇坪县| 昌都县| 英山县| 灌云县| 峨山| 南召县| 马公市| 贡山| 牟定县| 渝北区| 三穗县| 会同县| 卓资县| 镇雄县| 伊宁市| 衡东县| 平度市| 望谟县| 南漳县| 北川| 鸡西市|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