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明霞,曹予文,王變麗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鄭州 450052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也不斷上升,已成為女性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兇手,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重要治療手段,可有效抑制癌細胞進一步擴散。但部分患者常并發(fā)患側上肢功能障礙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率[2]。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常規(guī)護理是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的常用護理手段,但未能達到理想護理效果。相關研究提示,快速康復(FTS)護理干預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效果較好[3-4]?;诖耍芯恐荚谟^察FTS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鄭州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84例擬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56.82±4.63)歲;患側:右側22例,左側20例;觀察組年齡31~67歲,平均年齡(58.64±4.74)歲;患側:右側23例,左側19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年齡<70歲;(3)患者或家屬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損傷嚴重;(2)雙側乳腺癌;(3)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障礙。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向患者普及乳腺癌相關知識,講解手術流程及注意事項,囑咐患者術前8 h禁飲水、禁食,對患者進行基本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關注患者手術切口情況,及時更換敷料,避免感染。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FTS護理干預,包括:(1)心理護理:術前護理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病癥情況,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少其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鼓勵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2)胃腸道護理:囑咐患者術前24 h內進流食,術前8 h禁食,同時給予患者服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術前2 h口服加熱同規(guī)格葡萄糖注射液250 ml;(3)術后護理:麻醉清醒后,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手術完成情況,安撫患者情緒;(4)飲食護理:囑咐患者在術前2~3 d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術后1 h可適當飲水,若無惡心、嘔吐等情況可進流食,飲食上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5)保溫護理:手術過程中將手術室溫度調至人體舒適溫度,給予患者加蓋恒溫毯,注意減少患者裸露面積,為患者保溫;(6)術后康復護理:術后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盡早進行康復訓練,早期護理人員協(xié)助患者在床上進行側上肢“伸直握拳”訓練,囑咐患者早日下床活動,協(xié)助患者進行上肢伸臂、屈肘訓練,逐漸訓練患者洗臉、刷牙、進食等日常生活能力。兩組均連續(xù)干預90 d。
(1)干預90d后,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該表克朗巴哈系數(shù)(Cronbach'sα)為0.831,調查兩組患者滿意度;滿分100分,80分及以上為滿意,50~79分為比較滿意,5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干預前及干預90 d焦慮及抑郁情緒,兩表均包含20各條目,每個條目1~4分,評分與焦慮、抑郁程度呈正比;(3)術后90 d,采用圓盤量角器對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度進行測量,包括:內旋、外旋、前屈、外展、內收和后伸。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并行Spearma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80.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 分
表2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 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相比,a表示P<0.05。
組別SAS評分 SDS評分對照組(n=42)觀察組(n=42)tP干預前62.69±4.46 62.87±4.52 0.184 0.855干預后51.78±3.64a·43.65±2.86a 11.32 0.000干預前63.23±4.57 63.18±4.54 0.050 0.960干預后53.82±3.91a 46.63±2.76a 9.736 0.000
術后90d,觀察組患者肩關節(jié)(內旋、外旋、前屈、外展、內收、后伸)活動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肩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
表3 兩組肩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
對照組(n=42)觀察組(n=42)88.32±2.3686.42±2.54176.87±3.41153.75±4.2254.27±2.3977.49±3.93 82.64±2.5479.47±2.82152.63±3.52145.54±3.6350.94±2.2673.84±3.56 t P 10.617 0.000 11.868 0.000 32.054 0.000 9.559 0.000 6.561 0.000 4.461 0.000
乳腺癌不僅嚴重威脅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還對患者的精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5-6]。近年來,隨著人們預防疾病意識的不斷深入、醫(y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通過早期篩查及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盡早發(fā)現(xiàn)疾病并接受有效治療,使得乳腺癌致死率呈下降趨勢。但該病術后疼痛、上肢運動功能障礙,乳房缺失等對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傷害,故給予患者有效地護理干預緩解此類癥狀尤為重要[7-8]。
常規(guī)護理過程中多以疾病為護理中心,較少關注到患者心理健康,對提高患者上肢運動能力也十分有限,因而護理效果不佳。FTS護理在術前對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少其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鼓勵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高治療依從性;手術過程中將手術室溫度調至人體舒適溫度,給予患者加蓋恒溫毯,注意減少患者裸露面積,為患者保溫,降低低溫發(fā)生情況;術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告知患者手術完成情況,安撫患者情緒;囑咐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術后1 h可適當飲水,若無惡心、嘔吐等情況可進流食,飲食上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以保證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盡早進行康復訓練,早期護理人員協(xié)助患者在床上進行側上肢“伸直握拳”訓練,囑咐患者早日下床活動,協(xié)助患者進行上肢伸臂、屈肘訓練,逐漸訓練患者洗臉、刷牙、進食等日常生活能力,促進上肢運動能力恢復[9]。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焦慮及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度高于對照組,表明FTS護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提高護理滿意度。這與何云霞等[10]研究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F(xiàn)TS護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