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
閱讀與模仿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通過研讀《慈母情深》和《朝花夕拾》兩部文學作品片段,探索寫人文章的基本路徑:慢鏡頭營造意境,寫真話訴真情。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他又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語文教材的選文語言規(guī)范、文質(zhì)兼美,是不可多得的寫作范本,仔細研讀不難發(fā)現(xiàn),只有擁有一顆細膩敏感的心,才能捕捉生活最尋常的點點滴滴。寫作能力其實是一種發(fā)現(xiàn)愛和表達愛的能力。
一、用慢鏡頭營造文章的意境
比較說說,這兩種寫法哪一種更好?
1.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zhuǎn)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2.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zhuǎn)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三次“我的母親”的疊現(xiàn),是本課語文味的點睛之筆。情感性的語言不講道理,卻講情理,它總是按照情感本身的邏輯行文布局、遣詞造句。情感來自意境,意境來自形象,文章通過幾個分句描寫母親的形象,營造出一種特寫慢鏡頭的效果,有余音繞梁、回味無窮之感。因此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神態(tài),感受人物的性格、情感、思想等等。
寫作啟示:要捕捉到對內(nèi)心最具沖擊力的畫面,展開慢鏡頭描寫,拉長這一瞬間在讀者心中的停留時長,使文章更具沖擊力。
二、發(fā)現(xiàn)不一樣,寫出真想法
《五猖會》片段:
“去拿你的書來?!彼卣f。
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鑒略》……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
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
“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p>
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p>
他們都等候著;太陽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經(jīng)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來,拿書走進父親的書房,一氣背將下去,夢似的就背完了。
“不錯。去罷?!备赣H點著頭,說。我卻并沒有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guān)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
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
——魯迅《朝花夕拾》
1.《五猖會》中描寫了一位(? )的父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我”對父親懷著怎樣的感情?
原文的最后用了“詫異”一詞,因為對象是自己的父親,所以作者沒有使用“憤怒”或“怨恨”這樣的字眼?!霸尞悺睂懗隽诉€是一個孩童的魯迅對父親行為的不理解——不僅當年父親不理解“我”的感情,而且“我”至今也不理解父親為什么要在“那時候”叫“我”背書。
3.塑造這樣的父親形象是否說明作者不愛他的父親?
請看:
父親的喘氣頗長久,連我也聽得很吃力,然而誰也不能幫助他。我有時竟至于電光一閃似的想道:“還是快一點喘完了罷……”立刻覺得這思想就不該,就是犯了罪;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實在是正當?shù)?,我很愛我的父親。便是現(xiàn)在,也還是這樣想。
曾經(jīng)如此威嚴的父親將獨自面對死亡的威脅。只有在這時,原來的種種不滿、怨恨,都在這一瞬間消失了,長期被遮蔽、被壓抑,不曾意識到的對父親的愛,突然爆發(fā)出來……正是這矛盾的心理,才顯示出“我”對父親的愛有多么的深!于是就有了這放聲一呼:“我很愛我的父親?!边@是魯迅著作中唯一的對父親的愛的表白,十分動人,也十分震撼。
寫作啟示:發(fā)現(xiàn)不一樣,寫出真想法。
真情實感是一篇文章打動讀者的根本。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細致客觀地描寫寫作對象,不必追求人物盡善盡美,這樣才能塑造出一個個真實豐滿、有血有肉的“人”。
三、走進生活,多角度感受
1.你有怎樣的父母?和大家說說他們的故事。
學生講述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
2.《慈母情深》通過描寫母親的動作和外貌及三次詠嘆“我的母親”,營造出了電影慢鏡頭的感覺,“背《鑒略》”的故事主要通過語言描寫表現(xiàn)父親形象,你想使用哪些描寫方法來塑造父母的形象?
調(diào)動五官,展開想象,多角度描寫,畫面才能鮮活生動起來,人物形象才能立體可感。
寫作啟示:調(diào)動感官,將場景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