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比例、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等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關鍵詞 輸尿管結"/>
熊志勇 嚴全華 黃克明 許波
摘 要 目的:觀察輸尿管結石患者給予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88例輸尿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對照組(n=44,采用開放手術治療)和觀察組(n=44, 采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觀察兩組碎石清除情況、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以及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排氣時間。結果:兩組碎石清除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比例、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等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輸尿管結石患者給予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在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同時,降低手術操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 輸尿管結石 輸尿管鏡 鈥激光碎石
中圖分類號:R69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03-0035-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44 cases of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XIONG Zhiyong*, YAN Quanhua, HUANG Keming, XU Bo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uzhou, Jiangxi Fuzhou 3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us. 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44, treated with open surgery)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n=44, treated with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The stone remov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perative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stone clear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proportion of complications, the operation time, the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us is effective and ca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urgical procedures.
KEY WORDS ureterolithiasis; ureteroscope;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輸尿管結石是臨床中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結石疾病,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原因均為腎結石碎石不成功后導致[1]。目前臨床針對輸尿管結石患者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包括口服排石湯等,但整體療效不佳,無法準確滿足患者對治療效果的需求。而采用開放手術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較高,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故而應采取創(chuàng)傷較小的有效治療措施[2]。本院就44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采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開展研究,旨在明確為輸尿管結石患者給予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的效果及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符合標準的2016年9月—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88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采用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觀察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26~61歲,平均(43.5±1.2)歲,其中單側結石30例,雙側結石14例;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25~61歲,平均(43.4±1.4)歲,其中單側結石31例,雙側結石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診斷標準[3]
①患者經(jīng)B超、尿路平片、靜脈密度造影、CT掃描等綜合診斷確診;②經(jīng)實驗室綜合檢查確診。
1.3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明確本研究內容;②自主配合研究內容開展;③同意接受手術治療;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未知情同意;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③合并嚴重臟器受損;④參與其他研究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開放手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給予硬膜外麻醉,于腹部建立手術切口,尋找輸尿管后逐層切開,取石后留置雙J管,縫合傷口,術后6周拔除。觀察組采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患者取截石位,給予硬膜外麻醉,經(jīng)尿道置入輸尿管鏡,直至輸尿管內部,觀察結石情況,確定結石實際情況后經(jīng)由輸尿管鏡置入鈥激光光纖,根據(jù)結石大小調整激光功率,結石粉碎后行輸尿管沖洗,術后留置雙J管,6周后拔除。使用影像學檢查臨床效果。
1.5 研究指標
觀察治療效果,包括碎石清除情況、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配對t檢驗;P<0.05提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碎石清除情況
觀察組和對照組碎石清除率分別為95.45%(42/44)和90.91%(40/44),兩組碎石清除情況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179,P=0.672)。
2.2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中發(fā)生腰肋疼痛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7%(1/44);對照組中發(fā)生切口感染2例、血尿2例、腰肋疼痛4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8.18%(8/44)。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65,P=0.014)。
2.3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輸尿管結石是指發(fā)生在泌尿系統(tǒng)的結石疾病,目前臨床多數(shù)輸尿管結石均來自于腎臟,由腎臟結石治療過程中結石碎塊降落導致[4]。原發(fā)性輸尿管結石極為少見,發(fā)病機制為尿鹽晶體隨尿液進入膀胱導致,當輸尿管存在狹窄、憩室、異物等誘發(fā)因素時,引起的尿液滯留及感染均會誘使輸尿管結石發(fā)生[5]。據(jù)文獻報道[6],目前臨床輸尿管結石患者均為單側,左右側發(fā)病大致相似,而雙側輸尿管結石占2%~6%,患者以青壯年男性人群為主,且結石多集中在輸尿管下端,約為總發(fā)生率的50%~60%。病發(fā)后,患者可出現(xiàn)患側腎絞痛和鏡下血尿,隨疾病發(fā)展可出現(xiàn)梗阻和擴張積水,并導致其腎臟功能出現(xiàn)減退或喪失,威脅其健康。
以往臨床針對輸尿管結石患者多采用開放手術治療,通過建立手術操作切口將結石取出進行治療,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手術實施治療過程中需要人工建立切口,對患者造成損傷,且無法控制切口大小,還存在術中出血及術后并發(fā)癥等情況,從而使治療效果下降[7]。因此,有必要給予有效治療措施,降低或避免對機體造成的損傷。輸尿管下鈥激光治療是近年來應用于臨床治療的方法,可充分貫徹微創(chuàng)治療的核心思想,用于治療輸尿管結石中,能夠準確縮短手術治療時間及減少術中出血量,并通過從輸尿管等生理管道置入輸尿管鏡,使醫(yī)師能夠在清晰術野下實施碎石及清除結石等工作,最大限度確保手術順利實施及降低手術操作對患者造成的影響[8]。本研究結果中,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雖然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等均得到有效控制,證實采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患者具有顯著效果,可在提高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的同時,促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與張中華等[9]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輸尿管結石患者中采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準確控制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并降低手術操作對患者造成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 程傳宇, 何恒, 張二軍, 等. 電子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在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腎結石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6, 37(12): 928-931.
[2] 劉亞瑋, 李建坤, 趙春艷, 等. 體外震波碎石術后應用中藥排石湯治療腎結石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國藥房, 2016, 27(8): 1110-1112.
[3] 王春濤, 郝斌. 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盞憩室結石術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及殘石存在的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 20(17): 2079-2084.
[4] 王強, 蔡明, 李州利, 等. 經(jīng)腎造瘺管順行低壓沖洗在輸尿管上段結石輸尿管硬鏡碎石術中的臨床應用:附58例報告[J]. 解放軍醫(yī)學雜志, 2016, 41(2): 140-143.
[5] 魏儀, 吳盛德, 王養(yǎng)才, 等. 抗生素預防兒童原發(fā)性膀胱輸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6, 38(13): 1552-1558.
[6] 周益軍, 朱喜山, 戴曉農, 等. 螺旋狀套石籃輔助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單側直徑大于1厘米輸尿管上段結石臨床研究[J]. 中國內鏡雜志, 2017, 23(1): 61-64.
[7] 陶宏平, 趙偉平, 朱揚進, 等. 經(jīng)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與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多發(fā)結石的臨床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 2016, 22(4): 39-42.
[8] 吳友科, 潘斌, 劉紹勇, 等.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臨床對照分析[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8): 1521-1522.
[9] 張中華, 謝文虎, 劉軍華, 等. 經(jīng)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180例報告[J]. 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 2010, 4(5):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