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漫談古代山西境內的民族融合

      2020-03-24 11:43:17武海燕
      文史月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蚩尤匈奴

      武海燕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雕塑

      中共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游山西,就是在讀民族融合發(fā)展史。山西地處中原農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錯帶,自古以來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爐。戰(zhàn)國伊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創(chuàng)民族融合、風氣改革之先;魏晉時期,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大同開啟漢化改革,推動五胡融入中原;洪洞大槐樹更是見證了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大移民。呈現(xiàn)給人們的是一幅時而金戈鐵馬、時而駝鈴‘胡舞的民族融合壯麗畫卷?!?/p>

      誠如樓書記所言,古代山西的歷史,是一部民族融合發(fā)展的歷史。上古時期,炎黃部落聯(lián)合打敗蚩尤族,形成最早華夏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山西南部是其重要區(qū)域。堯舜禹時期,山西中北部及東南部陸續(xù)居住著戎、狄、樓煩、獫狁等民族。夏商周到春秋戰(zhàn)國后期,他們逐步融于華夏。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山西境內廣泛上演著民族融合的大戲;從五代十國時期到元朝末年,山西一直是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融合的前線。即使在漢唐宋明清等和平年代,山西也是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長期融合的前沿陣地。

      蚩尤化碧

      在山西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最早的民族融合要追溯到上古時期?!妒酚浾x》引《龍魚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沒后,天下復優(yōu)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彬坑染爬璨柯浒l(fā)明了冶銅技術,能夠制造金屬武器。大約4600年前,黃帝和炎帝部落聯(lián)合,與蚩尤部落戰(zhàn)于涿鹿,殺蚩尤于中冀,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運城解州。沈括《夢溪筆談》:“解州鹽澤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鹵色正赤,在阪泉之野,俚俗謂之蚩尤血?!薄栋惨乜h志》:“蚩尤村向奉蚩尤?!边\城市鹽湖區(qū)東郭鎮(zhèn)蚩尤村,疑是蚩尤族后人所建。

      每年陰歷七月十三日,壽陽“愛社”儺舞劇組和鄰村三大社都要到本縣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軒轅廟進行“黃帝大戰(zhàn)蚩尤”祭祀表演

      “昔者黃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并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韓非子》)一些沒有在戰(zhàn)爭中被殺的蚩尤部落后來加入了黃帝為首的部落聯(lián)盟,其冶金技術與華夏部落的農業(yè)技術相結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蚩尤族是中國最早以龍為圖騰的民族,中華民族自古就稱自己是龍的傳人,蚩尤也是我們的先祖;我們說黎民百姓,就包括了蚩尤的九大部落。梁代任昉《述異記》:“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蓋其遺制也。太原村落間,祭蚩尤神,不用牛頭?!睗h武帝時,太原人還為蚩尤立祠?!妒酚洝し舛U書》:“秦始皇遂東游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將自古而有之……其禮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二曰地主……三曰兵主,祠蚩尤?!彬坑鹊匚辉陉庩柸赵轮?,歲首祭祀非常隆重。直到宋代,太宗征河東出征前一日,還用牛羊祭祀蚩尤旗。古代有一個仇猶國,遺址在今盂縣東北。當?shù)胤窖猿皙q與蚩尤讀音相近,疑為蚩尤后裔所建,前457年被晉國國君智伯所滅?!妒酚洝ら死镒觽鳌罚骸爸遣コ皙q,遺之廣車,因隨之以兵,仇猶國滅亡?!庇劭h附近的壽陽縣至今還流傳著“軒轅大戰(zhàn)蚩尤”的儺舞節(jié)目。每年農歷七月十三(軒轅黃帝生日),附近村民都要到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軒轅廟進行祭祀。

      匈奴左國城遺址

      夷·戎·狄

      《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眻颉澳苊黢Z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眻虻垡缘路?,籠絡周邊少數(shù)民族,促進了民族和睦與合作。舜帝在東夷親戚家長大,后來成長為有虞氏首領。夏啟的兒子太康治國無方,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后羿乘其外出狩獵數(shù)月不歸,奪取了夏的政權,“因夏民以代夏政”。太康失國讓夏朝的統(tǒng)治中斷了40多年,東夷族與夏王朝漢族主體融合。后來的夏朝統(tǒng)治者都善于控制東夷,或者同東夷搞好關系。

      2013年9月2日上午,晉蒙弘揚昭君文化研討會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qū)南榆林鄉(xiāng)青鐘村為昭君墓揭碑

      到了夏桀執(zhí)政,由于他昏庸無能、殘害百姓,商湯乘機攻打夏國,在有娀之墟擊敗了夏朝軍隊。《詩經·長發(fā)》:“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眾煌ㄈ?,可見商人祖先為戎人?!吨駮o年》:商文丁“二年,周公季歷伐燕京之戎,敗績?!毖嗑┤质窃闯鲇谘嗑┥降娜值抑澹渥钍r期占據(jù)著從靜樂周圍直到祁縣以西鄔縣以北200多里。鬼戎即鬼方,是夏族遺民與北方戎族融合的民族。先秦史官修撰的《世本》有“陸終氏娶于鬼方氏妹,曰女嬇”的記載。陸終氏是上古人物,這說明鬼戎起源非常古老。商朝時鬼方實力強大,在周人的配合下,商王武丁歷時三年才將其打敗。王國維《鬼方考》認為懷姓即媿姓,也就是隗姓。周朝初期、春秋初期的鬼戎勢力也不容小覷?!豆疟局駮o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其二十翟(狄)王。”《左傳》載,前717年,“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于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

      《史記·周本紀》:“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周人的祖先自不窋至亶父,十三世均“在戎狄之間”,后來遷到岐山下,娶了姜氏女,才從戎狄中分化出來。周文王的孫子周成王把弟弟叔虞封到唐國,其子燮更唐為晉。晉國建立在夏墟之上,又有戎狄環(huán)伺。據(jù)《左傳》載,晉國周圍西北有姜戎、大戎、小戎、驪戎、犬戎,南部有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居于河南伊水、洛水附近)、允姓之戎(即陰戎或陸渾之戎)、條戎、奔戎(夏縣西北中條山一帶),東部有東山皋落氏、潞氏、甲氏、留吁、鐸辰,東北部有鮮虞、肥、鼓、北戎(即山戎或無終),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史記·匈奴列傳》:“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薄蹲髠鳌ざü哪辍罚骸懊浴短普a》,而封于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這一方針,與同時賜封的齊國、魯國、衛(wèi)國的方針“啟以商政,疆以周索”截然不同,簡直是西周王朝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模式。

      周厲王到周宣王時期,北方民族崛起,不時侵擾中原。宣王曾命尹吉甫出征獫狁,并以平遙為據(jù)點,筑牢城池,以防獫狁前來進犯。周宣王時期,晉國多次奉命征討戎狄。前806年,晉穆侯率軍攻打條戎(今山西夏縣西南);前803年,在千畝(今介休南)大戰(zhàn)姜戎;前795年,晉隨周王師伐太原之戎不克。前791年,在汾水、隰水擊敗北戎?!逗鬂h書·西羌傳》:前790年,“晉人敗北戎于汾隰,戎人滅姜侯之邑”。

      晉與戎狄既聯(lián)合又斗爭。晉獻公娶大戎狐姬,并攻打驪戎,娶驪姬、少姬,此后的晉君和卿大夫常與戎人通婚,狐突和狐毛、狐偃父子都在晉國為官。前660年,獻公派太子申生攻打垣曲境內的東山皋落氏(赤狄的一支)“勝敵而返”。晉惠公時期,姜戎氏歸附晉國,晉國把田地分給姜戎氏耕種。晉文公曾赴外祖族狐氏戎避難,娶祝融族后裔偪陽公主偪姞為夫人,生晉襄公。晉文公時期,賄賂草中之戎與麗上之戎,以啟東道;并聯(lián)合姜戎西抗秦國。晉悼公時期,采納魏絳的建議,由他主持和戎,“戎狄薦居,貴貨易土,土可賈焉”,與北戎達成近30年的和平。前563年,晉國聯(lián)合12國滅偪陽國,遷國姓妘氏宗嗣于今繁峙境內。晉平公以后,陸渾之戎與楚國親近,被晉所滅。

      狄族于春秋時期崛起,以赤狄、白狄、長狄最為著名,通稱北狄。赤狄為鬼戎后裔,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的狄族部落,于春秋初期西擾周、晉,并與王子帶勾結,將周襄王逐出王都。晉文公出兵勤王,大敗狄?guī)?,殺王子帶。赤狄被迫東渡黃河,進入河南、山東,后來發(fā)生分裂,力量削弱。晉成公時,將女兒伯姬嫁給赤狄潞氏君主潞子嬰兒為夫人。前593年,晉景公滅潞氏,又滅掉了赤狄余下的四部潞子、甲氏、留吁、鐸辰等國,赤狄逐漸衰弱。

      白狄原在晉國西,后來遷徙至晉東魯西一帶。晉文公時期,白狄和晉國上下通婚,還幫助晉國打赤狄。前637年,白狄伐赤狄之廧咎如氏,俘淑隗、季隗姐妹,分別嫁給趙衰和晉文公。前627年,晉襄公派兵攻打白狄,俘其國君。白狄后來分裂為鮮虞、肥和鼓三部,其中鮮虞最強。晉厲公曾與白狄鮮虞結盟。前530年,晉假道鮮虞入昔陽滅肥國。前520年,晉滅鼓國。前489年,晉卿趙鞅滅白狄鮮虞。春秋末期,鮮虞改稱中山。戰(zhàn)國時期,鮮虞中山國成為僅次于七雄的千乘之國。

      三? ? 胡

      《漢書·匈奴傳》記載:“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山西北部居住著樓煩、林胡和東胡,史稱三胡。

      樓煩是北狄的一支,大約在春秋之際建國。《晉乘蒐略·卷之二》載:“樓煩子不可考,其受封之時或曰夏,侯國于今寧武。商以來世為荒服,至周初入朝?!逼渲刑岬健吨芡鯐穲D,上有樓煩國而無林胡??梢姌菬┊敃r比較強大,有資格參加周王會盟。前403年,三家分晉,樓煩乘機南下,發(fā)展到今太原婁煩、靈石一帶,后被趙武靈王征服并融入趙國。戰(zhàn)國末期,匈奴興起,樓煩從屬于匈奴。秦滅六國,樓煩歸秦。西漢武帝年間,衛(wèi)青擊敗樓煩,置朔方郡,此后樓煩人與漢族雜居?!鞍賾?zhàn)樓煩地,三春尚朔風”(朱彝尊《晚次崞縣》)。今婁煩縣名為留在趙國的樓煩古族幾經遷變而來,樓煩人早已成為漢族血脈的一部分。婁煩縣有“婁煩古城遺址”,據(jù)考證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所建,目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胡,又稱林人、儋林,因長期生活于森林中而得名。在崛起的燕趙的壓力下,林胡和樓煩從晉北向東遷至河北北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破林胡、樓煩”,又把他們趕到趙國西面。前307年,趙國打敗中山,收服東胡,又“兵威”林胡,“禮服”樓煩,收羅其兵卒隨趙軍征戰(zhàn)。趙國兼并林胡、樓煩上千里土地,設置云中、雁門、代三郡,修筑了從河套五原以北狼山缺口到河北宣化沿陰山山脈的長城,銅墻鐵壁,抵御北胡,徐圖霸業(yè)。林胡、樓煩兩族余部遷徙至伊盟(今鄂爾多斯市)境內和陰山以北。50多年后,林胡又隨匈奴率眾而來,被趙國名將李牧擊潰,從此林胡消失于史冊。

      烏桓是東胡族的分支。東漢初,烏桓曾與匈奴聯(lián)兵侵擾代郡以東的地方。49年,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請求內附,漢光武帝“封其渠帥為侯王君長者81人,皆居塞內,布于緣邊諸郡,令召來種人,給其衣食,遂為漢偵侯,助擊匈奴、鮮卑”。119年,漢軍大破匈奴,烏桓臣屬漢朝。烏桓入塞,在山西主要分布于雁門郡和代郡,并繼續(xù)南遷至太原一帶。東漢安帝時期,烏桓曾與鮮卑、匈奴聯(lián)合侵犯。139年,烏桓攻馬邑及沿邊諸郡。207年,曹操征烏桓,大將張遼大敗烏桓并斬烏桓大單于蹋頓,俘20余萬人,烏桓歸附。曹操將幽州、并州各郡烏桓萬余落徙居中原。216年,代郡烏桓再次叛亂,曹操先后派裴潛和曹彰平叛,于218年平定叛亂。魏晉以后,烏桓與其他民族雜居,形成“雜胡”。其中并州烏桓張伏利度部在樂平(今昔陽縣西南)于307年被石勒兼并,后趙滅亡后融入漢族。雁門烏桓與鮮卑、匈奴等融合,形成鐵弗劉氏或獨孤氏,其后裔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今五臺縣人)于407年建立胡夏政權。東北依附拓跋氏的烏桓融入鮮卑族。

      匈奴漢化

      樂彥《括地譜》:“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夏后氏就是大禹。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注:“匈奴別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獫狁,漢曰匈奴?!惫糯鷼v史學家考證,為了逃避戰(zhàn)爭, 部分夏人北遷,并與當?shù)氐牟柯淙诤?,形成了新的民族——匈奴。春秋時期,匈奴生活在太行山一帶,戰(zhàn)國時期,由于韓、趙、魏、燕的興起, 晉、陜地區(qū)的匈奴被迫遷移到河套地區(qū)。秦始皇時期,曾在今左云縣高山鎮(zhèn)以東,云岡以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內,以備胡”。匈奴被驅逐出黃河河套地區(qū),“不敢南下而牧馬”。西漢時匈奴南下,對漢王朝構成極大威脅。

      前201年,韓王信叛亂,勾結匈奴冒頓單于攻打太原。劉邦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冒頓佯敗,漢軍先在銅輥(今沁縣)告捷,劉邦率輕騎經樓煩(今寧武)追至平城(今大同),結果被匈奴40萬大軍圍困于平城白登山7天7夜,這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圍”。劉邦采納陳平之計賄賂單于閼氏(王后)脫險后,派樊噲重新占領了代郡、雁門和云中等地。此后近百年中,漢朝基本用和親政策與匈奴相處。漢文帝曾將宗女嫁給單于,“於是說教單于左右疏記,以計課其人眾畜物”。雖然有和親政策,但匈奴仍不時犯邊。漢武帝決定對匈奴進行反擊,在山西拉開了戰(zhàn)爭序幕。前133年,漢武帝在馬邑伏兵30萬誘敵,被軍臣單于識破,匈奴與漢斷絕和親,漢匈關系劍拔弩張。此后的多次戰(zhàn)爭大都與山西有關。前124年,平陽(今臨汾)人衛(wèi)青大敗匈奴于雁門、代郡。前121年,衛(wèi)青之侄平陽人霍去病兩次大敗匈奴,渾邪王率4萬人降漢。前119年,衛(wèi)青與霍去病率軍數(shù)十萬大敗匈奴,霍去病從代郡出兵,“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登臨翰海(今貝加爾湖)”,匈奴遠遁。此后又開始和親友好。前55年,漢設西河(轄今內蒙古自治區(qū)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北地屬國,以處匈奴降者。

      昭君出塞是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和親故事。前5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率眾降西漢并自請為婿,漢元帝賜婚,宮人王嬙(字昭君)被呼韓邪封為“寧胡閼氏”。在西漢的支持下,南匈奴控制了匈奴全境,與漢朝保持友好關系達30多年。新繼位的單于按照昭君遺言,將其葬在雁門關外的漢匈邊境(今朔州市朔城區(qū)南榆林鄉(xiāng)青鐘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杜甫《詠懷古跡》)。千百年來,人們根據(jù)這一故事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典文藝作品。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指出:“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征,一個民族團結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紀念塔?!睎|漢時,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28年,盧芳在匈奴的支持下,統(tǒng)領了山西北部,并聯(lián)兵南下侵擾。漢光武帝劉秀讓部分五原百姓遷到河東,并乘匈奴內亂于47年收回晉北諸郡。48年,南匈奴八大部落擁立日逐王比為呼韓邪單于,并向東漢表示“愿永為藩蔽,捍御北虜”,光武帝命將其所率八部安置在山西、陜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并贈其豐厚的財物。其中郎氏骨都侯屯定襄,左南將軍屯雁門,栗籍骨都侯屯代郡,邊境安寧,生產發(fā)展。漢章帝時期,并州的匈奴人數(shù)大量增長,他們逐步南遷,曹魏時已達山西南部。

      東漢后期,匈奴多次發(fā)生反叛。109年前后,南匈奴開始攻擊東漢郡縣,使并州再次陷入戰(zhàn)亂。140年,南匈奴左部東引烏桓,西收羌戎及諸胡等數(shù)萬人,寇掠并、涼、幽、冀四州,東漢被迫徙西河郡治于離石(今離石)。158年,南匈奴與烏桓、鮮卑聯(lián)兵侵擾代郡、雁門等沿邊9郡。189年,南匈奴與白波農民起義軍合兵侵擾并州,駐軍平陽。195年, 南匈奴叛亂劫掠,曹操令司隸校尉鐘繇在平陽圍南單于,南單于歸附曹操。曹操分匈奴為五部, 分別任命其貴族為統(tǒng)帥,并安排漢族官員擔任司馬以監(jiān)督匈奴。左部帥劉豹統(tǒng)轄萬余戶,居太原郡故茲氏(今汾陽縣);右部6千戶居祁縣(今祁縣);北部4千余戶居新興縣(今忻州);南部3千余戶居蒲子縣(今隰縣);中部6千戶居大陵縣(今文水縣)。南匈奴共3萬余戶,人口近20萬,“自諸王侯,降同編戶”,但仍有相當大的凝聚力。魏末咸熙年間,因為一部太強,分為三率。西晉泰始之初,又分為四率。又于太康年間設都尉。據(jù)《晉書·北狄·匈奴傳》記載,匈奴“與晉人雜居,由是平陽、西河、太原、新興、上黨、樂平諸郡莫不有焉”。

      劉淵屬匈奴鐵弗部,是匈奴首領冒頓單于之后,南匈奴單于于夫羅之孫,左賢王劉豹之子。他自幼博覽經史子集,修文習武,“輕財好施,推誠接物”。劉淵趁西晉八王之亂,割據(jù)今離石方山一帶的左國城稱大單于,304年稱漢王,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后割據(jù)并州,遷都平陽,建立漢國,承襲漢制。劉淵任賢納諫、勵精圖治,使并州匈奴總人口達到35萬左右。匈奴漢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對南匈奴漢化起了關鍵作用。劉淵死后,其子劉和繼位。其孫劉粲主政時,被石勒打敗,劉淵族子劉曜遷都長安,為前趙。

      石勒是上黨武鄉(xiāng)(今榆社)羯族人,先祖為匈奴別部羌渠貴族。318年,他率軍攻破劉漢首都平陽(今臨汾西)。319年,石勒自稱趙王,史稱后趙。石勒創(chuàng)設小學,設立考試制度,將通過考試者作為后備干部來培養(yǎng),形成中國科舉制的前身。他注重推行儒家教育,籠絡漢族士人,減輕租賦,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統(tǒng)治了北方大部分地區(qū),與此同時采取胡漢分治政策。351年,后趙滅亡。

      山胡源于南匈奴,又稱稽胡、步落稽,北朝時徙于今山西、陜西北部方圓七八百里的山谷間。525年,汾州(今汾陽市)稽胡首領劉蠡升在云陽谷(今右玉縣東北云陽堡)舉兵叛亂,自稱天子,年號“神嘉”。535年,東魏丞相高歡以和親麻痹劉蠡升,暗中舉兵襲之。劉蠡升大敗,被部將斬首,投降高歡。劉蠡升三子南海王等余眾繼續(xù)斗爭,被高歡大敗,稽胡政權滅亡。

      匈奴各部在北朝時期融入各民族之中,此后再未登上歷史舞臺。

      (上)

      猜你喜歡
      蚩尤匈奴
      大戰(zhàn)蚩尤
      兩漢王朝對匈奴的戰(zhàn)爭訴求
      昭君出塞
      新少年(2020年9期)2020-10-13 09:47:32
      匈奴王的珍寶
      大戰(zhàn)蚩尤
      義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蚩尤之歌
      黃河之聲(2018年15期)2018-10-18 11:23:14
      “生化危機”之匈奴的陰謀
      中、日、韓蚩尤信仰與蚩尤演藝說略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12
      公安县| 邵东县| 天镇县| 炎陵县| 合作市| 微博| 沈丘县| 潼南县| 临猗县| 新建县| 家居| 富裕县| 荔波县| 泰宁县| 绩溪县| 昌黎县| 饶河县| 齐齐哈尔市| 孝感市| 天全县| 仙桃市| 慈利县| 乌兰察布市| 绩溪县| 元谋县| 滁州市| 宁河县| 邯郸市| 永新县| 南雄市| 巴彦县| 古田县| 南通市| 邓州市| 南和县| 池州市| 肇庆市| 昭苏县| 汉沽区| 嘉峪关市|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