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蕊
高級理發(fā)師吳元渺,17年來免費理發(fā)6萬余人次,社會服務(wù)9000多個小時,卻因為疾病困守輪椅,曾經(jīng)紅火的事業(yè)也因此終止。此時,他曾經(jīng)的顧客——張海林夫婦主動伸出援手,為照顧他專門換了一套房子——
顧客將病重理發(fā)師接回家照料——“您做了這么多年好事,也給我一個照顧您的機會吧!”
2013年11月的一天,在浙江省臨海市古城派出所當(dāng)輔警的張海林,對妻子朱丹丹說:“丹丹,吳老師境況很不好,我想把他接到咱家里照顧一段時間?!闭煞虻脑捵屩斓さじ械酵蝗?。張海林向妻子講述了發(fā)生在吳老師身上的事情。
張海林口中的吳老師叫吳元渺,在臨海市知名度頗高。吳元渺是位高級美發(fā)師,熱心公益,每周都會帶著徒弟為特殊群體免費理發(fā)。即便是生意火爆的年關(guān),他也會抽時間為部隊官兵、福利院老人、學(xué)生等義務(wù)理發(fā)。17年來,他免費理發(fā)6萬余人次,社會服務(wù)9000多個小時,獲得“中國好人”“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薄罢憬趧幽7丁钡?0多項榮譽。臨海廣場功德墻上刻有他義務(wù)為市民理發(fā)的浮雕。
張海林的家離吳元渺所開的“吳氏美發(fā)”店很近,他和妻子都是吳元渺的忠實顧客。吳元渺性格內(nèi)向,待人真誠。一天,張海林與吳元渺聊天時,說自己家里的電路出了故障,他工作忙,總是沒時間找人修。沒想到,第二天吳元渺就帶人上門幫他把家里的電路修好了。吳元渺的舉動深深感動了張海林,從那以后,他把吳元渺視為自己的知己。
張海林電腦方面比較精通。2011年7月的一天,吳元渺請他幫忙在網(wǎng)上預(yù)約北京一家醫(yī)院的專家號,他這才得知:吳老師患了很嚴(yán)重的病,肌肉萎縮得厲害,經(jīng)常到北京、上海等地治療,花費上百萬元,效果卻不明顯。
2013年國慶節(jié)后,張海林接到吳元渺的電話,說他已經(jīng)從家里搬出來了,目前租住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張海林有些詫異,下班后去看望吳元渺,見他一個人蜷縮在十多平方米的閣樓上,瘦得皮包骨頭,沒有做飯的地方,只能泡方便面充饑。張海林為吳老師的處境感到心酸,同時也對他從家里搬出來的舉動感到不解。吳元渺說,他這個病不好治,該花的錢都花了,不想再連累家人。于是他逼著妻子離了婚,讓女兒跟著妻子生活,他從家里搬了出來。
吳元渺失去了工作能力,每天與病魔抗?fàn)?。張海林只要有空就去看望他,給他帶些有營養(yǎng)的飯菜,幫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天,張海林下班后又去看望吳元渺。當(dāng)時,吳元渺躺在床上,一個人對著天花板發(fā)呆,身邊堆著幾個方便面盒子??吹綇埡A謥砹耍瑓窃烀銖娦α诵?,沒有說話,雙眼無神地望向天花板。
吳老師的狀態(tài)讓張海林很擔(dān)心,他想,吳老師做了這么多好事,如今罹患重病,處境艱難,不能再讓好人流淚。于是,他有了把吳老師接到家里照顧的想法。
對于丈夫的想法,朱丹丹雖然感到突然,卻并不意外,因為她太了解丈夫了。當(dāng)時,他們的女兒張也弛已經(jīng)3歲,剛上幼兒園,女兒出生后她在家當(dāng)了3年全職主婦,早計劃著等女兒上幼兒園后就出去工作,幫丈夫減輕負(fù)擔(dān)?,F(xiàn)在,丈夫提出把吳老師接到家里照顧,她沒有多想就同意了,同時打消了外出工作的念頭。
隨后,張海林向吳元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吳元渺既意外又感動。但他不愿給張海林一家添麻煩,說還是想一個人生活。張海林勸他說:“您到我家能吃上熱湯熱飯,也就是多雙筷子而已,您做了這么多年好事,也給我一個照顧您的機會吧!”被張海林的真誠所打動,吳元渺經(jīng)過再三考慮,同意到張海林家住段時間,但提出一個要求:住到張海林家里養(yǎng)病的事對外保密,他不想讓外界知道他現(xiàn)在的境況。張海林答應(yīng)了。
2013年12月4日,吳元渺住進了張海林家。此后3年,張海林家?guī)缀鯏嘟^了與外界的往來,就連好朋友上門,朱丹丹都會以“家里有親戚不方便進門”為由婉拒。
好人出走被真情“喚”回——“您幫了那么多人,從來都不求回報,我們照顧您,就是對您做善事的回報?!?/p>
吳元渺住進家里后,張海林夫妻比以往忙碌了許多。張海林每天要送吳老師到醫(yī)院做康復(fù)治療。朱丹丹早上把女兒送到幼兒園后,再到菜市場買夠一天的菜,回到家里煎中藥、磨五谷,為吳老師準(zhǔn)備可口的飯菜。吳老師臥病在床,情緒低落,朱丹丹經(jīng)常寬慰他,勸他一切向前看。朱丹丹以前喜歡彈琵琶、練瑜伽,偶爾還寫寫詩?,F(xiàn)在,她整天忙里忙外,顧不上自己的愛好了。
張海林夫婦的家有100多平方米,房子采光并不好。每次吳元渺到衛(wèi)生間,都要穿過30平方米的大客廳,扶著椅子挪過去非常不方便。為了方便吳老師,張海林夫婦決定搬家。經(jīng)過一番尋找,他們找到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面積56平方米,主臥采光特別好,門口就是衛(wèi)生間。
隨后,張海林夫婦賣掉大房子,買了這套二手房,并進行了裝修。為了方便吳老師走動,他們在房間里安裝了不銹鋼扶手,陽臺上種滿了花草,又在吳老師的床邊擺放了魚缸、電視、跑步機等。搬進新家后,吳元渺看著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心里既感動又不安。他覺得張海林夫婦對自己太好了,自己卻什么都不能做。
女兒上幼兒園,朱丹丹專職在家照顧吳元渺,養(yǎng)家的重?fù)?dān)都落在了張海林身上。張海林只是一名輔警,薪酬不高。為了增加收入,他便利用自己精通電腦的特長,業(yè)余時間替別人維護網(wǎng)絡(luò)。平時,他和妻子則想盡辦法節(jié)省開支。每天早上6點,他們就開始燒水,兩個電水壺同時開工,直到把家里6個熱水瓶都灌滿。燒水這件事要趕在8點前完成,因為“低谷電”可以節(jié)省一半的電費。
看到張海林夫婦為了照顧自己整天忙碌,經(jīng)濟越來越緊張,吳元渺的愧疚感越來越重。2015年4月的一天,吳元渺提出搬出去住的想法,張海林說啥也不同意。
隨后一年里,吳元渺幾次提出搬出去住,都被張海林夫婦勸住了。不過,在張家住的時間越長,吳元渺的內(nèi)心就越不安。此前,他向張海林夫婦提出過保密的請求,張海林夫婦非常尊重他,對外守口如瓶。張海林的女兒張也弛上幼兒園期間,因為吳元渺不愿見外人,家里從沒來過小朋友,張也弛非常孤單,經(jīng)??摁[。最讓吳元渺過意不去的是,自從他住進來后,張海林夫婦沒有出去旅游過一次,有時帶女兒去趟公園,因為牽掛他,也是匆匆忙忙的。當(dāng)初,吳元渺逼著妻子離婚,就是不想連累妻子和女兒。張海林與他非親非故,他認(rèn)為自己更不應(yīng)該打擾他們的生活。
想到此,吳元渺決定搬離,他知道明說張海林夫婦肯定不會同意,就悄悄給他最好的朋友打了電話,懇求朋友幫他租好房子,然后偷偷把他接過去。那天,朱丹丹從外邊回來,發(fā)現(xiàn)吳老師不在臥室,隨身物品也不見了,不由得大吃一驚,忙給丈夫打電話。張海林立即請假趕回來,和妻子一分析,一致認(rèn)為一定是吳老師覺得麻煩他們太多,偷偷搬出去了。
張海林撥打吳元渺的手機,發(fā)現(xiàn)關(guān)機了。張海林不放心,多方打探,終于從吳老師的好朋友那里得知了他現(xiàn)在的住所。
第二天中午,張海林一家三口上門去接吳老師??蔁o論他和妻子如何勸說,吳元渺就是不肯回去。張也弛與吳元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哭著說:“吳爸爸,你不回我們也不走了,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我們的家!”孩子的這句話讓吳元渺淚流不止,他哽咽著對張海林夫妻說:“海林,丹丹,我怕這輩子無法報答你們啊!”張海林動情地說:“吳老師,您幫了那么多人,從來都不求回報,我們照顧您,就是對您做善事的回報,還是回咱家吧!”就這樣,吳元渺又回到了那個溫暖的家。
“好人效應(yīng)”迅速擴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隊伍——“能讓愛心傳遞,是我生病后的最大愿望?!?/p>
從2013年12月起,臨海市古城街道鹿城社區(qū)的居民們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紅紅火火的“吳氏美發(fā)”店關(guān)門了,愛心老板吳元渺失蹤了。
對于吳元渺的失聯(lián),古城街道鹿城社區(qū)黨支部書記方華芬最為牽掛。當(dāng)年,吳元渺的理發(fā)店是鹿城社區(qū)的明星店,方華芬和愛做公益的吳元渺來往頗多,私交甚好。2013年12月初,方華芬曾接到吳元渺打來的電話,說他要到北京開店去了。自從接了吳元渺那個電話后,方華芬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他了。方華芬很是納悶,覺得一向為人謙和的吳元渺以往不是這個樣子的。
2017年8月的一天,經(jīng)過多方打聽,方華芬才知道,吳元渺生病后被張海林夫婦接到家里照顧了。第二天,她拎著水果敲開了張海林家的門。門一打開,一股中藥味撲鼻而來。方華芬看到,吳元渺眼窩深陷,神情憔悴,差點都認(rèn)不出來了,不由得鼻子一酸。吳元渺見方書記來看他,像見到了親人一樣,拉著她的手哭了起來。
平靜下來后,吳元渺講了他生病以后的經(jīng)歷。得知吳元渺被張海林夫婦接到家里照顧了4年,方華芬非常感動。離開張家時,方華芬握著朱丹丹的手說:“妹子,辛苦你了!我們共同為吳老師想辦法,擔(dān)子不能都讓你們扛著!”
回去后,方華芬決定發(fā)起一次愛心募捐活動,為吳元渺籌集醫(yī)療費。2017年9月4日,一封愛心捐款倡議書在臨海市傳開了。短短一個上午,社會各界人士共為吳元渺捐款29.86萬元。隨后,臨海市委宣傳部、公安局、民政局、殘聯(lián)、總工會等各部門領(lǐng)導(dǎo)紛紛上門慰問。
在幫助吳元渺進行康復(fù)治療的同時,張海林還有個愿望,就是說服吳老師走出家門,再次融入社會,這樣對他的康復(fù)也有好處。因為患病,吳老師的公益之路被迫中斷,如果能讓他繼續(xù)參加公益活動,對他來說也是莫大的心理安慰。隨后,張海林悄悄找到吳元渺的大徒弟金加春,商量如何幫助吳老師。金加春隨后發(fā)動了30多個師弟師妹,大家一起想辦法。
2017年國慶節(jié)當(dāng)天,“吳元渺愛心服務(wù)隊公益服務(wù)接力活動”正式啟動。當(dāng)金加春接過“吳元渺愛心傳承服務(wù)點”的銅牌時,坐著輪椅到現(xiàn)場為弟子們助威的吳元渺激動得熱淚盈眶:“能讓愛心傳遞,是我生病后的最大愿望,如今這一愿望達成,我感到無比欣慰。”
此后,吳元渺走出家門與大家互動。在方華芬的盛情邀請下,張海林“一家四口”首次出現(xiàn)在鹿城社區(qū)夕陽紅藝術(shù)團文藝會演上。他們之間的真情故事一時間成為臨海市民爭相傳頌的佳話,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者隊伍,“好人效應(yīng)”迅速擴散。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