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征
我家洗硯池旁有一株梅樹,枝葉疏朗,風姿綽約。朵朵開放的梅花像是用淡淡的墨跡點上去的,漂亮極了。墨梅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有多好看,它只需要將自己清香的氣息充盈在天地間就滿足了。時運不濟的我,也應像墨梅一樣啊,不為權貴折腰,保持自身的高潔,這才是我王冕該有的立場。
古代人用什么寫字?
筆墨紙硯是我們常說的文房四寶,也是古人書寫的基本工具。
其中最早出現的是筆,原始的筆可能就是一根樹枝,人們用它直接在沙土地上寫字。在大約3000年前的商代,人們就已經用竹子和獸毛制成毛筆。這種毛筆沿用了幾千年,直到今天,我們寫書法時所用的毛筆,還基本保持了當時的樣子。
毛筆剛被發(fā)明出來的時候使用的是天然的顏料。后來人們開始人工制墨,西周時就開始用石炭——也就是煤做成的“石墨”;到秦漢時期,人們已經能用松木之類的東西做墨了。中國古代長期使用的墨都是煙墨,也就是把松木或者動植物油點燃,收集黑煙后將其做成墨塊。用的時候,把墨塊在一塊專門的石頭上磨成細粉,然后加水調成墨汁,就可以用毛筆蘸著墨汁來寫字或繪畫了。上圖中這塊用來磨墨的石頭就是硯臺。
在文房四寶中,紙出現得最晚,在這之前人們大都在竹片、木片或是絹帛上書寫;到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制造出了價格低廉又適于書寫、繪畫的紙,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梅花為什么在冬天開?
說起梅花,大家經常把它與蠟梅搞混。在冬天開放的是蠟梅,也叫臘梅、冬梅或寒梅。它是蠟梅科蠟梅屬的植物,因為蠟梅花多是黃色,顏色像蠟故而得名。蠟梅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它先開花后長葉,花葉不相見,所以蠟梅花通常開在空空的枝頭上,也叫“干枝梅”。
而我們通常說的梅花,則是薔薇科杏屬的植物,它是中國原產的植物。梅花的開花季節(jié)多在早春,一般和蘭、竹、菊并稱“花中四君子”。早在商周時期,梅子就已經被作為水果或調味品。梅花的種類很多,顏色也各異,常見的有紅、粉、黃等顏色。本詩中的墨梅,也是其中的一種。
梅花相對耐寒,所以在冬春開放,但實際上它還是一種喜歡溫暖的植物。當氣溫低于零下十五度時,梅花也會被凍死。要說真正耐寒的植物,還要算高原上的紅景天,在零下三四十度時還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