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菊 圖片由大理旅游集團提供
遠觀蒼巒疊翠,近賞碧海粼粼。天藍云淡絕霾塵,四季陽光皆不吝。
如此美妙體驗,非大理洱海游船之旅不能敵。
從古至今,無數(shù)海內(nèi)外人士暢游“風光雪月,自在大理”,贊譽不絕。曾幾何時,乘一艘游船身臨其境洱海中,又成為眾多旅人的別致度假體驗。游船上,聽風吟,觀山海,看演出,賞民俗,生活中向往已久的“詩與遠方”就在洱海里精彩啟程。
洱海,是大理千般姿態(tài)里充滿魅力的一面,雖不是海,卻美過眾多海域。當陽光溫柔地親吻水面,云淡風輕、處事不驚的洱海之美的精髓散發(fā)出誘人的氣質。站在岸邊,或行車環(huán)行,水天一色、靜謐壯闊令人超乎尋常的喜悅;而當你登船入海,360°環(huán)抱這方蒼洱風情,定會讓你為之瘋狂。
洱海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大理市雙廊鎮(zhèn),南止大理市下關鎮(zhèn),形如一彎新月,因形狀似耳而得名。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置身這個煙波浩渺、波光粼粼、風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一切都變成了空靈純澈的樣子,也因風光秀麗、海水清澈、景色迷人的特色,洱海被稱為“高原明珠”,無數(shù)文人墨客也將其稱為“群山間的無瑕美玉”。
落座游船頂層觀景椅,視野開闊,各路美景盡收眼底。蒼山十九峰神奇,百里洱海嫵媚亮麗,二者山水相輝,剛柔相濟,不禁讓人想起當代大文豪郭沫若發(fā)出的“奇哉此景天下孤”之嘆。不經(jīng)意間,風吹起一陣漣漪,遠遠望去,白色的水花在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中緩緩跳動,又成一景,格外美艷;而在這個季節(jié),避寒的小精靈海鷗也來洱海居住,一只只海鷗凌空而越,帶給旅人們層層驚喜。
據(jù)了解,洱海發(fā)源于大理州洱源縣境內(nèi),東南匯波羅江,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源豐富。水豐則景奇,水美則魚肥,故乘游船而行,除了將湖光山色美景一覽,還能到水中央的小島一覽美景。當?shù)竭_游船的第一站——大理市雙廊鎮(zhèn)的“南詔風情島”。島上風光旖旎,榕樹綠蓋如陰,腳踩沙石,戲水游玩,十分有趣。而在游玩中,島中“南詔行宮”等特色建筑又能讓旅人們隱約觸摸到一段段蒼洱歷史的溫情。
外觀蒼洱美景,內(nèi)有獨特大理風情。作為洱海之上的“高顏值”旅行交通樞紐,承載千人的“洱海一號”,承載800人的“洱海二號”和承載400人的“海星號”等游船風格多樣,旅人可隨心選擇,反正每一艘船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身著特色白族服飾的大理姑娘早在游船等候,熱情地歡迎著八方游客。游船一層之上還有一層又一層,設有觀景廳、KTV豪華包房、民族歌舞表演廳、酒吧等諸多設施,游客可根據(jù)喜好自由選擇。
大理的姑娘小伙皆是熱情好客之輩,所謂來者都是客,“禮儀之邦”的待客之道自不能少,所以每天游船上都開展具有濃郁白族風情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姑娘小伙一陣熱情洋溢的霸王鞭、弦子彈到你門前等表演后,白族姑娘端起“三道茶”禮敬各位游客。
白族三道茶,白族人稱它為“紹道兆”。起初是白族用來作為求學、學藝、經(jīng)商、婚嫁時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愿,隨著時代發(fā)展,已演變成為白族人喜慶迎賓時的一種習俗。
游船上的“三道茶”表演既莊重又富有美感,白族金花演示“一苦”“二甜”“三回味”,即第一道茶是用純苦茶泡制,色濃如咖啡,滋味苦;第二道為甜茶,摻有乳扇、核桃、姜片,再以紅糖水為底,喝起來香甜解渴;第三道茶為回味茶,放入諸如花椒之類的物質,味道如它的名字一般,玄妙神奇。
就這樣,什么也不用想,跟著熱情好客的白族人,乘船者享受這份獨有的大理“文旅”大餐,味道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