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
【釋義】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古代有兩個(gè)兄弟,哥哥的名字叫青山,弟弟的名字叫紅山,他們家是靠著山林生活的,世代以燒炭為生。父親去世前把家里的山林分給了兄弟二人,并且做了明確的劃分:給哥哥分的是樹木長勢不好的東坡,給弟弟分的是樹木長勢很好的西坡。但是哥哥從來沒有抱怨過,在對(duì)東坡進(jìn)行了仔細(xì)的探查之后,開始盤算以后該怎么做。
西坡樹木稠茂,能燒出很好的木炭。紅山很勤快,整天辛辛苦苦地?zé)咎?,日子過得很富裕。但三五年后,西坡的樹都被他伐光了,于是紅山就在坡上種了莊稼。不料,一場暴雨沖走了紅山辛辛苦苦種下的全部莊稼。他沒有吃的,只好去東坡投奔哥哥。
東坡原來樹木稀少,但青山很會(huì)規(guī)劃,他先把不成材的樹木伐了燒炭,然后又種上新苗。同時(shí),他還在坡下開荒種田,養(yǎng)牛喂馬。前幾年生活很貧困,但三五年后,坡上樹苗長大,坡下莊稼連片,牛羊成群。
下大暴雨時(shí),東坡上因?yàn)橛袠淠痉雷o(hù),所以莊稼一點(diǎn)也沒受到損害。紅山見哥哥這邊山清水秀,一片興旺,非常奇怪,就問哥哥其中的緣故。哥哥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說: “你吃山不養(yǎng)山,終究會(huì)山窮水盡;先養(yǎng)山后吃山,才會(huì)山清水秀?。 ?/p>
后來,人們都稱贊青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