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從封建社會開始,龍被封建帝王神化為靈物,被當作神來崇拜。傳說,龍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墒牵埖降资鞘裁茨??
20世紀以來,很多學者試圖對龍做出各種解釋,僅從對龍的原型的猜測上來看,說法竟然達到了十幾種。
龍是從蛇演化而來:龍是古人以大蛇為基礎(chǔ),再加上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拼接而成。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在遠古氏族社會時期,以蛇為圖騰的華夏族戰(zhàn)勝了其他氏族,然后華夏族又聯(lián)合了其他氏族,組成了巨大的部落聯(lián)盟,當然就要有一個新的圖騰產(chǎn)生,于是便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圖騰,組合成了現(xiàn)在的龍圖騰。這是關(guān)于龍的起源流行最廣的說法。
龍是從天上“飛下來”的鱷:
現(xiàn)在能看到的爬行動物,與龍的形象最接近的是揚子鱷。揚子鱷為水陸兩棲動物,在雨季嗚叫和繁殖,而龍的基本技能就是興云布雨。所以人們會將龍和揚子鱷聯(lián)系在一起。
龍是蛇、蝴蝎、河馬的變形體:因為從外形上來看,龍和這些動物的外形有相似之處。
此外還有對龍的原型的猜測,如龍為虹說、龍為松柏樹神說。
龍到底是什么?目前還真沒有人能把它的來歷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