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先麗
摘要: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未來的人生發(fā)展。但是,當前大部分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仍然采用無法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傳統(tǒng)授課方式,這樣的教學課堂顯得非常無趣、乏味。而多元化教學方法涉及教學內(nèi)容多元化、教育手段多元化等方面,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考慮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學對象。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诖?,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策略進行了有效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策略
引言
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動著教育的與時俱進,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
一、實施多元化教學的重要性
在語文課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三觀的影響和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技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在語文課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有利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提高語文成績。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課堂環(huán)境
電視媒介盛行后,以多媒體為主要形式的電視媒介已經(jīng)為人類文化思想的娛樂化和教育化提供了條件,特別是最近幾年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電子設備的巨大發(fā)展,課堂教學的媒體化已經(jīng)成為十分普遍的教學現(xiàn)象,網(wǎng)絡媒介比電視媒介更容易讓教學娛樂化和大眾化,學生更易于接受多媒體教學。人們對印刷媒介所承載的文化知識及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價值虔誠學習、精誠奉行,從中獲得對知識的尊重。
運用微視頻和學案幫助學生預習之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工具展開教學,從而創(chuàng)設出生動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更富熱情、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升課堂實際教學效果。多媒體為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更多樣化的選擇,教師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視頻與文本相關的資料等,并結合教學內(nèi)容將這些資料制作成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借助多媒體工具及恰當?shù)男畔⒓夹g手段在課堂上充分展示出這些課件,進而創(chuàng)設出一種生動、具體、形象的課堂環(huán)境,接著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和探究中,進而營造出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種氛圍下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
(二)采用小組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語文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非??菰锏?,單人的語文學習會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在語文課堂中,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在學習的教導過程中僅僅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教師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在教導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分為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學生之間可以針對課文的情節(jié)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見解,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開發(fā)。在初中語文《桃花源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分別思考《桃花源記》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小組成員之間先自己進行思考,然后學生將自身思考的思想感情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豐富思想感情,學生搜集相關的關于《桃花源記》的背景資料和作者的基本情況,了解陶淵明的寫作風格和政治趨向。在本篇課文中,陶淵明通過描寫人們安居樂業(yè)的現(xiàn)象,可以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對平凡生活的追求,讓學生通過課文展現(xiàn)出一個“五柳先生”的形象。作為文言文,需要對文言進行翻譯,小組成員分工對課文篇幅進行翻譯,讓學生團體合作完成文言文的翻譯,經(jīng)過小組合作,學生之間會產(chǎn)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快學生的學習進程。
(三)融入自主探究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探究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并為他們布置相應的任務,如關于作者魯迅的生平、百草屋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在此環(huán)境下的魯迅有怎樣的感受等,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探究。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采用課外實踐教學,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成效
除了以上幾種教學方法以外,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采用課外實踐教學法,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去感受、去學習,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故宮博物院》之后,可以帶學生到當?shù)氐牟┪镳^去感受一下真實的博物館是什么樣的,并且請專門的講解員為學生細致地講解每個文物背后的故事,這樣可以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中華歷史文化的璀璨,豐富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的興趣。除了參觀博物館、美術館以外,還可以帶學生到大自然中,這樣也能讓學生對學習充滿期待,有利于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成效。
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的不同,靈活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準,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自己“當家做主”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劉蘭.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法運用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 (12):38-39.
[2]于淑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5 (11):213.
[3]陳玉紅.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2 (2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