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翠華
【摘要】教師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要善于應用微笑和眼神的無聲言語感化學生,要善于應用教師對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去關(guān)注學生、呵護學生。
【關(guān)鍵詞】班主任小學生溝通技巧
一、細心觀察學生
與學生溝通,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捕捉學生的心理和情緒表現(xiàn),要關(guān)注到學生的主觀需求,才能讓教育更對學生“胃口”,才能讓學生打開心扉,無所忌憚地告知教師自己的困擾或疑惑,才能讓學生表露自己的心扉,以便于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因此,善于觀察和分析,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重要品質(zhì),也是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礎(chǔ)。在筆者的工作中,曉芮同學是比較開朗樂觀的學生,但是在近日的表現(xiàn)中,曉芮同學卻變得沉默寡言,課堂中也常常走神。于是,我開始與其家長聯(lián)系,問詢其家庭中是否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得知其父母感情出現(xiàn)了嫌隙,已經(jīng)辦理離婚。知道這一情況后,我恍然大悟,但是卻不敢輕易直言得知其父母離異的情況。捕捉到這一細節(jié)后,我開始讓曉芮同學幫助我送作業(yè),核對作業(yè)份數(shù),并借曉芮同學幫助我的機會向她表示我的謝意。久而久之,曉芮同學與我變得熟絡起來,她開始試探性的與我聊天,我也與之進行貼心的交流,聊天的內(nèi)容從學習到生活,輻射面逐步變廣后,這名學生開始向我主動傾述其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包括其父母離異這一件事。此后,我逐步對其進行疏導,讓學生認識到父母離異但是不影響他們對自己的愛,并且這也并不是十分特殊的事情,不需要因此而自卑,更不會有同學因此而取笑自己。此外,在觀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曉芮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往中總是怯生生的,于是我還組織了文藝表演,邀請這名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排練節(jié)目,以增進其與其他同學的交往機會。久而久之,這名學生終于再次融入群體中,終于變得樂觀開朗,成績也就相應提升。從這一案例中,教師善于觀察和敏銳捕捉,才能找出曉芮成績退步的原因,才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疏導、改善學生的自卑心理??梢?,細心的觀察是教師與學生深入溝通的前提條件。
二、耐心疏導學生
相信教師在從教中,必然會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不聽從教師的教誨,在課堂中調(diào)皮搗蛋,課堂上不理會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課下更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這部分學生俗稱“后進生”。對于這部分后進生的管理,始終是教師教學中的難點,更是班級管理中的死角。所以,對于這部分后進生的教育問題,教師需要傾注更多的耐心和關(guān)注,更需要把握更多的溝通技巧,才能實現(xiàn)對這部分學生的巧妙引導,促進學生言行的改變、提升其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對于后進生問題,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這些學生,包括他們的喜好和所擅長的內(nèi)容,包括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發(fā)展情況等。在后期,教師與這部分后進生溝通時,可以從學生所擅長的方向出發(fā),對這部分學生進行交流,不管是學生所擅長的內(nèi)容是否與學習有關(guān),教師與之交流時不要站在學習這一制高點上,而是與其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流,從而增強教師的親和力。當這部分學生打開心結(jié),撤銷對教師的防備心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能被學生信服,學生才后更善于認可教師的表述。此外,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更要善于認可學生的學習,善于挖掘?qū)W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并通過中肯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才能逐步增強這部分學生的學習信心,讓他們更有戰(zhàn)斗力克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敢于、善于迎接挑戰(zhàn),不斷突破自我,最終實現(xiàn)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三、微笑感化學生
雖然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學生對情感的感知能力是比較強的,學生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和喜愛,并且學生十分珍視教師對學生的喜愛,更加珍惜教師對學生的關(guān)注與呵護。因此,教師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中,要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善于應用微笑和眼神的無聲的言語感化學生,要善于應用教師對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去關(guān)注學生、呵護學生。對此。羅森塔爾效應指出,教師的期望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和關(guān)注,更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因此,教師的期望可以在與學生的溝通中,通過表情或者肯定堅毅的眼神鼓勵學生,將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傳遞給學生,才能讓學生更有信念、更有力量學習、更有意志力去攻克學習中的困難。所以,教師的微笑或堅定的眼神,教師的無聲的言語,都是輔助教師溝通、強化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感、提升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遵從的重要手段。
四、總結(jié)
溝通時一門藝術(shù),善于溝通的班主任更能把握班級管理的技巧,把握溝通藝術(shù)的班主任更能以藝術(shù)化的語言感化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變得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對此,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首先要細心地觀察學生、要耐心地疏導學生,更要善于應用微笑感化學生,才能讓學生從教師處獲得力量,不斷完善自我、突破自我,也能讓學生群體在班主任的藝術(shù)性溝通中,變得更加有序、和諧、友愛。
參考文獻:
[1]韓邦懷.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