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江
摘 要: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地域性細分市場成為出版機構面臨的重要命題。本文結合具體實例,論述了開辟文教出版物地域細分市場的途徑和方法,包括捕捉信息、掌握資源,及時組稿、營造氛圍,社群推廣、廣泛覆蓋,及時修訂、融合創(chuàng)新等,對同業(yè)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文教出版物;市場;開拓;途徑
中圖分類號:G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6-00-02
文教類出版物不論在規(guī)模還是效益上都是我國出版物市場的重要支柱,其出版發(fā)行情況更是反映著許多出版單位經濟效益的優(yōu)劣。隨著近年來教材建設上升為國家事權,新高考、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文教類出版物呈現了這樣的市場格局:國有出版單位在竭力維護系統(tǒng)征訂品種的基礎上不斷開辟新品種,大力推進融合發(fā)展;民營書商利用體制機制和發(fā)行優(yōu)勢,與國有出版單位既競爭又合作,具有地域性資源優(yōu)勢與渠道優(yōu)勢的中小規(guī)模書商崛起,志在打破國有出版單位和大型民營書商的市場壟斷。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接連不斷的教育改革和出版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如何做好地域性細分市場,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要,將成為出版機構未來需要面對的重要命題。
下面以浙江教育出版社三年來在“高考作文產品線”(以下簡稱產品線)這一細分市場上所做的工作,例談文教類出版物地域性細分市場的開拓之道。2016年年末至2019年年末,浙教社策劃組織了《論述類文章競選精評》《新課標高中論述文寫作指導》《高考作文實戰(zhàn)實訓》,形成了高考作文產品線,銷售收入上百萬,利潤超過四十萬元,取得了一定經濟效益,也贏得了師生的好評。
一、捕捉考改信息,掌握頭部資源
評價方式決定著教育發(fā)展的大方向,也是教育改革中最受人關注的方面。在現行教育體制下,考試仍舊是最主要的評價方式。因此,關注考試動向,了解考改信息,是開拓地域性細分市場的重要前提。同時,由于地域的作者資源具有一定的密集性,出版單位在緊密捕捉考改信息的同時,應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高效集聚相關選題的頭部作者資源。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高考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統(tǒng)、明確的部署。此后,浙江成為全國的改革試點省份,浙江的試點改革全面且具體,涉及高校招生制度、學生評價改革、高中課程設置等多個方面,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圍?;钴S的改革氛圍、高中語文新課標的修訂,促成了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題的變化,2016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題中,在文體方面明確要求考生寫一篇“論述類文章”,在全國獨樹一幟。浙教社通過媒體報道及作者介紹,第一時間掌握了這一重要的選題信息,在做好市場調研、內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判斷“論述類文章”這一新概念并不為考生熟知,具備一定量的市場需求。做出這一判斷后,浙教社經咨詢高中語文學科教研員,先其他出版社一步,與多年參與閱卷工作的專家建立初步聯系,表明了出版意愿,并提出了初步的框架構想,短時間內便積聚了這一選題方向的頭部資源。
二、及時跟進組稿,營造輿論氛圍
從實踐來看,文教類出版物選題意向的達成和具體組稿呈現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關系,兩者之間若有間隔,往往會貽誤良好的市場時機。特別是做地域細分市場的文教圖書,更應該具有強烈的時間意識,選題申報材料的準備和具體組稿應同時啟動。此外,還應注意的是,與少兒讀物不同,文教讀物的作者可能沒有如沈石溪那些名家大家,但他們中一些具有特級教師稱號和正高級的職稱的,其在特定選題方向上的影響力并不亞于少兒名家。在組稿過程中充分利用頭部資源,在所有可能的渠道展開不同形式的宣傳,做“軟廣告”,能夠為圖書發(fā)行做好輿論準備。
達成出版意向后,浙教社趁閱卷工作尚未結束,立即召集作者群召開組稿會議,在第一時間確定了書名、編寫體例、人員分工、時間進度安排、稿酬標準等一系列信息,既重視質量,又為較早地出版發(fā)行爭取時間。在作者寫作過程中,編輯人員與作者建立了微信群,及時跟進,解作者之所難,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鼓勵作者就這一選題開展科研和教學,第一本書《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的副主編在國內權威的《語文學習》雜志上發(fā)表《論述類文章及其寫作》一文,系統(tǒng)地闡釋了論述類文章的定義、特點與寫作要領,引起了浙江高中語文教學界的關注;一位作者在全國性的教研活動中發(fā)言,點明了浙江先行先試,在全國范圍內最早編寫了系統(tǒng)闡釋“論述類文章”的著作;多位作者結合教師培訓活動,介紹了這本書的情況,編輯人員跟進活動,向參培教師發(fā)放了宣傳資料,引起了教師濃厚的興趣。這些工作看似細小,卻充分利用了口碑傳播的效力,為書的營銷推廣做了良好的鋪墊,營造了正面的輿論氛圍。
三、做好社群推廣,實現廣泛覆蓋
對地域性細分市場的圖書推廣來說,社群營銷具有覆蓋面廣泛、信息傳播便捷、購買轉化率高、傳播全天候等特點,是當今時代出版物營銷的重要手段。社群營銷的強針對性,對目標的高捕捉性,更是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在文教出版物推廣工作中,最為常見的社群就是各級各類教研群、教師群、名師工作室網格,這些社群中大多具有某一或某幾個(主要是教研員、特級教師、省市名師)能夠影響他人的意見領袖,抓住這些關鍵的意見領袖,能夠有效提高圖書的傳播面,增加市場美譽度,充分以點帶面。在有效營銷的前提下,文教類出版物還要特別注意供貨問題,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出版物,文教類出版物的訂單往往具有密集性,常常是一個班級、年級甚至學校集體預訂一本書,供貨時間要求短,回款周期長,此時出版單位需要選擇長期合作的經營穩(wěn)定發(fā)行商供貨,以確保銷售的實現。
《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上市后,浙教社充分發(fā)揮作者渠道資源,先后擬寫了《論述類文章及其寫作》《閱卷組長筆談:為什么要寫論述類文章》《閱卷專家談浙江省高考作文》三篇軟文,利用浙江省語文教研大群、名師工作室網格等網絡社群積極轉發(fā),精準傳播,為圖書宣傳造勢,雖然幾篇文章的累計點擊量只有一萬多,但根據傳播范圍推導,閱讀者多為中學語文教師和教研員,社群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有效帶動了圖書的銷售。《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出版后,在兩個月的時間內銷售突破三萬冊,很大程度上是社群傳播的作用。在供貨方面,浙教社選擇省新華書店這一長期穩(wěn)定、網點全面的合作伙伴,以“訂數+速印+精供”的形式實現“零庫存” “零滯銷”,并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回款。
四、及時修訂補充,開拓融合產品
相對而言,文教類出版物內容的生命周期較短,許多品種若不修訂,很快便會落后于教育教學,被市場淘汰。因此,根據教材變化和教育教學需要對內容進行修訂,是文教出版物保持市場占有率的重要途徑。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普及,學生對互動性的需求逐步增大,單一紙書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要想進一步開辟市場、贏得讀者的信任,開拓數字資源,打造融合產品將會越開越重要。
《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出版后,浙教社經過市場研判,認為這本書應試性較強,比較適用于高三學生,高一高二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書中的內容。有鑒于此,浙教社組織名師工作室團隊按照課時編寫了《新課標高中論述文寫作指導》一書,這本書材料更為豐富、闡釋更加清晰,對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對高一高二學生的學習也更具有指導性。經過兩年的市場實踐,兩書均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2019年,浙教社結合考試的變化,以及兩年間讀者的使用情況、教師的反饋信息,判斷《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的內容時效性基本消失,需要重新組織一部高考作文類指導著作,同時考慮數字化時代讀者的多元需求,增加圖書的附加值,決定開發(fā)《高考作文實戰(zhàn)實訓》融合產品,即一紙書+數字課+互動問答+課程直播,這一形式打破了紙書無互動的局面,更好地適應了讀者和市場的需要。
文教類出版物地域細分市場的開拓,有自己的規(guī)律和特點,出版單位在開拓過程中,只有充分考慮地域作者資源、渠道資源的特點和讀者的需求,掌握規(guī)律,尊重規(guī)律,以眼界向下的精神,才能夠在這一市場取得良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曾建華.開拓外向型英語教育類出版物市場芻議[J].現代出版, 1998(4).
[2]張燕,溫宏蘭.英語教育類數字出版物發(fā)展研究[J].中國出版, 2013.
[3]王勇安,趙小希.論數字教育出版物的產品形態(tài)創(chuàng)新[J].中國出版, 2012(03):39-41.
[4]王建.數字教育出版物形態(tài)變化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2.
[5]李聯林.新媒體時代數字教育出版物形態(tài)變化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