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霞
一部名為《Just go》的微電影在全球獲得 27座大獎,并入圍奧斯卡。劇中沒有雙腿的美國男孩亞歷山大在追小偷的過程中扒車、翻墻、玩滑板,一整套高難度的動作如行云流水般順暢,讓所有觀眾驚呼連連。當(dāng)?shù)弥輪T演的正是他自己的故事時,觀眾更是贊嘆不已。
6歲那年,亞歷山大被火車軋斷了雙腿。一年多的時間,他做了12次大型手術(shù)。當(dāng)他發(fā)覺自己再也不能和小伙伴四處奔跑時才明白,自己變成了“殘疾人”。從開始完全不能接受的狂躁暴怒到后來的絕望麻木,亞歷山大越來越沉默,他把自己封閉在網(wǎng)絡(luò)中,以逃避痛苦。
16歲那年,亞歷山大在商場買手套時,遇上殘障人士安德魯。“嘿,小伙子,你的手臂看起來很強壯,訓(xùn)練過嗎?”安德魯笑著向亞歷山大打招呼。亞歷山大搖了搖頭。安德魯興奮地說:“我覺得你很適合打排球,要不跟我去試一試?”亞歷山大想到自己連日常行動都很費力,怎么打排球?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安德魯。安德魯卻告訴亞歷山大,自己所在的排球隊全是殘疾人,他鼓勵亞歷山大去看一看。在安德魯日復(fù)一日的邀約下,亞歷山大動心了。
一到運動場上,亞歷山大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場上十幾個人都是殘疾人,年齡跨幅很大,但每個人都在全情投入地打排球。場上呼喊聲、叫好聲、加油聲響成一片,每個人的眼里都閃耀著自信的光芒。亞歷山大從未想過,殘疾人的生活竟然可以這樣激情四射。深藏在心底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亞歷山大當(dāng)天就加入了排球隊。
開始訓(xùn)練后,亞歷山大才知道,一個殘疾人要想打好排球,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為了訓(xùn)練手臂的力量,教練要將亞歷山大的斷腿固定在特定的器械上做俯臥撐,從未進行過專業(yè)訓(xùn)練的他,一開始只做5個俯臥撐就要趴在地上休息很久。但是,看著在運動場上揮灑自如的隊友,他又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刻苦練習(xí)。漸漸地,他感覺手臂越來越有力量。在場地訓(xùn)練時,亞歷山大也是鉚足了勁,每天拖著半截的雙腿來回在堅硬的地面上摩擦,褲子都磨壞了幾條,但他從未懈怠。
憑著這股子狠勁,亞歷山大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他的力量、敏捷、反應(yīng)能力都十分出眾,很快就成為排球隊的核心隊員。他也漸漸明白,就算沒有雙腿,自己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
一天,亞歷山大和隊友在外面逛街,突然聽到有人大喊:“抓小偷!有人搶包!”他扭頭一看,兩個歹徒正拿著一個紅色包狂奔。亞歷山大轉(zhuǎn)著輪椅就向歹徒飛奔而去。歹徒一看,一個殘疾人竟敢來追,于是專挑有階梯、坡道、急彎的小路跑。亞歷山大干脆放棄輪椅,一路用手走路向前急速追趕,再借助滑板車等工具,硬是將歹徒逼入了一條小巷。這時,一個歹徒拿著包在亞歷山大面前不停地晃動,說:“有本事自己站起來拿??!”亞歷山大并沒有被羞辱激怒,而是看準(zhǔn)機會,在歹徒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時,借用一旁的木板跳到半空抓住了手提包。歹徒想要搶回來,亞歷山大一個翻滾躲開,并趁機翻出鐵門。
這件事迅速成為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并被改編成電影。面對采訪,亞歷山大微笑著說:“最悲哀的人生,不是失去雙腿,而是為自己設(shè)置各種限制,從而失去勇氣和希望。我只希望用我的故事告訴大家,不設(shè)限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