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春 鄭小龍
(重慶宏仁一醫(yī)院耳鼻喉科 重慶 408400)
資料患者男性,51歲。因鼻咽癌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后15個月,左眼溢淚伴內眥包塊6個月入院。放療結束后患者出現(xiàn)左側鼻腔涕中帶血絲伴流膿涕,持續(xù)至今。入院查體:左眼眶內眥淚囊區(qū)見蠶豆大小包塊(圖1),不規(guī)則、質硬、表面欠光滑、不活動、壓痛不明顯。淚道沖洗,生理鹽水全部自淚點反流。視力:右眼1.0、左眼1.0。左眼輕度外突,眼球轉動無受限。左側中鼻道見多個結節(jié)狀黏膜下隆起,表面稍粗糙,伴少許新鮮血跡(圖2)。右側鼻咽部黏膜光滑,稍腫脹,未見新生物。淚囊CT(圖3)及MRI(圖4)提示:左側淚囊區(qū)軟組織腫塊影,大小約2.8 cm×2.4 cm×2.3 cm,邊界欠清楚,密度欠均勻,周圍骨質部分吸收破壞征象,腫塊與左側鼻腔內軟組織分界不清。鼻咽部提示:鼻咽右側壁稍平直,咽隱窩變淺,后壁見線樣等長T1、稍長T2信號,雙側咽旁間隙清晰。完善入院檢查后,經(jīng)內眥切口行左淚囊腫物取出活檢術。病理活組織檢查(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病理科會診)報告(圖5、6):左側淚囊惡性腫瘤。形態(tài)及免疫組織化學結果提示:非角化鱗狀細胞癌。病史及EBER檢測結果提示:鼻咽部來源。免疫組織化學結果:P63(+)、CK7(-)、Ki-67(陽性細胞約30%)、CEA(-)、EBER(+)。
圖1 左眼眶內眥淚囊區(qū)見蠶豆大小包塊
圖2 鼻內鏡檢查 左側中鼻道見多個結節(jié)狀黏膜下隆起,表面稍粗糙,伴少許新鮮血跡。
圖3 淚囊CT 箭頭示軟組織腫塊。
圖4 淚囊MRI 箭頭示軟組織腫塊。
圖5 病理活組織檢查示P63陽性
圖6 病理活組織檢查 蘇木素-伊紅染色(×400)
討論鼻咽癌是中國南方高發(fā)腫瘤之一,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省為高發(fā)區(qū)。好發(fā)于鼻咽頂前壁及咽隱窩,常表現(xiàn)為小結節(jié)狀或肉芽樣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易出血,有時表現(xiàn)為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1]。近年來的研究表明,8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均有咽旁浸潤,30%~50%的患者伴有顱底和(或)顱內浸潤[2-4]。但鼻咽癌眼眶浸潤則缺少相關報道。不過,在眼眶浸潤腫瘤中眼眶轉移癌較為少見,其在眼眶腫瘤的發(fā)病率國外報告為1%~13%[5],國內為1.4%~3.0%[6]。2%~3%的腫瘤患者可發(fā)生眼眶轉移[5],最多見的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7-9]。轉移致眼眶浸潤(不是局部擴展致眼眶浸潤)的鼻咽癌就更少見。信惠敏等[10]報道23例眼眶轉移癌的原發(fā)癌中無一例為鼻咽癌,吳江平等[11]報道18例眼眶轉移癌中僅1例原發(fā)癌為鼻咽癌。唯于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就診的眼眶轉移癌患者中原發(fā)于鼻咽癌的比例甚高,張浩等[12]報道31例眼眶轉移癌患者中有11例原發(fā)于鼻咽癌,占35.5%,與廣東地區(qū)鼻咽癌高發(fā)有密切關系。11例眼眶病變均為孤立性遠處病變,與原發(fā)病變無直接相連,是由鼻咽癌轉移而不是鼻咽癌局部擴展所致。11例鼻咽癌眼眶轉移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例。發(fā)病時有明確鼻咽癌病史7例,左眼10例、右眼1例,全部為單眼受累??魞扔?處轉移灶9例,2處轉移灶2例。轉移癌的主體位于眶鼻側(包括鼻上、鼻側、鼻下)8例,顳側2例,眶尖 1例,轉移至眶前部并可觸及腫物8例,同時累及顱內1例,累及鼻竇3例,累及淚囊2例,未發(fā)現(xiàn)淚腺受累,未發(fā)現(xiàn)同時伴有身體其他部位轉移。本例患者亦遵循上述規(guī)律:男性,有明確鼻咽癌病史并經(jīng)過治療,浸潤/轉移眼眶鼻側并累及淚囊區(qū),且可觸及腫物。有所不同的是,本病例鼻咽癌為對側眼眶浸潤/轉移。
鼻咽癌眼眶浸潤/轉移常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眼球突出、眼紅腫、溢淚等非特征性癥狀。按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4種類型:浸潤型、腫塊型、炎癥型和功能障礙型。鼻咽癌向眼眶浸潤/轉移有3條途徑:①鼻咽部→海綿竇(顱底)→眶上裂→眼眶;②鼻咽部→鼻竇(篩竇)→眼眶;③鼻咽部→翼腭窩→眶下裂→眼眶。推測本例患者鼻咽癌眼眶浸潤/轉移的途徑可能為于鼻咽頂向上經(jīng)左側篩竇破壞左眶紙板入眶并累及淚囊。
鼻咽癌眼眶浸潤/轉移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影像學及病理組織學檢查。同其他眼眶轉移癌一樣,鼻咽癌出現(xiàn)眼眶浸潤/轉移癥狀時多已屬晚期,表明腫瘤已擴展至顱中窩,預后不佳,難以根治。目前治療以延長患者生命,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治療以局部放療、局部手術及全身化療為主。近年來,放療聯(lián)合利妥昔單抗或尼妥珠單抗等分子靶向治療已應用于臨床[1],但療效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鼻咽癌浸潤/轉移至眼眶的患者可能首診在眼科,因其少見且臨床癥狀無特異性,易致誤診或漏診。所以,對已確診的鼻咽癌患者出現(xiàn)溢淚、淚囊區(qū)包塊、眼球突出等眼部癥狀或體征時,要想到鼻咽癌眼眶浸潤/轉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