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潔
浙江省瑞安市閣巷小學
信息化教學是指對網(wǎng)絡和數(shù)據(jù)庫中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同時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來開發(fā)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和課堂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同時,智能手機的應用也為學生與教師之間提供了一個交互渠道,更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有效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并且在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對該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可以更好的完善如今的教學手段。[1]智能手機是信息化技術的重要載體,對于小學英語課堂的信息化教學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對這種有效性載體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研究信息化課堂教學,同時也能夠優(yōu)化現(xiàn)如今的英語課堂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fā)展,更多先進的科技產(chǎn)品逐漸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在學生群體中,對于這種現(xiàn)象,人們開始研究一種基于智能手機的英語課堂教學方法。[2]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智能手機的信息化教學能夠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的生動形象,降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難度。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中智能手機的應用就是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將各種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融入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最終實現(xiàn)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目標。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不同于其他的理論性課堂教學,通過智能手機搭建相應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可以模擬相應的教學情境,能夠更加方便真實地讓學生了解英語中特定的語境和內(nèi)容,同時也給予了學生一種情境體驗,讓學習任務在一些真實有效的情境任務中完成。此外,英語課堂的場景設置和情境任務的安排具有真實性也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到自己的短板,并且積極地去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Unit 5 Dinner’s ready》時,教師首先就可以在手機上設定相應的“晚餐”場景,然后在每個座位上都設定有學生,每個學生都會拿到一個餐卡,這張餐卡上標注的應該是與本單元有關的英語單詞,之后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并找出單詞的含義以及具體用途。這樣利用簡單的情境任務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索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目前學生的很多英語閱讀的學習都比較依賴于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對于課外的閱讀學習和訓練較少,因此在智能手機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后,將會很好的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智能手機開拓學生的學習資源,利用相應的軟件來讓學生自己挑選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3]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的《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手機中的一些軟件推薦給學生們一些與季節(jié)相關的英語文章,讓學生在了解到每個季節(jié)都有什么樣的特色后,再回過頭來學習這一單元,那么學生就會在學習這一單元文章的基礎上,又閱讀了起碼四個季節(jié)的四篇文章,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在各種英語考試中,英語寫作是一項必考的項目,這一項目需要學生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寫作練習才能夠達到一定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布置寫作任務,而學生則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軟件來進行寫作,從而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中也能夠練習到自己的英文寫作。[4]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的《Unit 1 My School》時,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寫作任務,讓學生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描述一下自己的校園,規(guī)定學生可以通過手機來查閱自己不會寫的單詞,最后用手機進行提交。在之后的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出一個模板來安排學生進行仿寫,再通過智能軟件進行相應的知道,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中智能手機的應用是新時期英語教學和現(xiàn)代化技術融合的一種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其應用處于初級的實驗階段,所以還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予了英語教學很多的機遇,英語教師應抓住這些機遇,構建良好的英語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