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松根
漢字部分合體字、部首之間為組合得更從容、更漂亮美觀、更方便書寫,部首之間會出現(xiàn)相互禮讓、騰空、限高、臥倒、立身等許多變形現(xiàn)象?,F(xiàn)整理歸類如下,讓其原形再現(xiàn)。
某些部首相互組合,為讓另一部首更從容,讓整個字更大氣舒展,會出現(xiàn)禮讓式變形。如:“武”,“止戈”為“武”,“止”放在“戈”的左下部,“戈”的“丿”讓“止”無處安放,“戈”發(fā)揚禮讓精神,把“丿”變形為一短橫,移到“戈”的左上角,成為“武”。
“慕”,是個形聲字,聲旁“莫”在上,形旁“心”在下,“莫”下空間太小,撇捺難以拓展,于是“心”發(fā)揚禮讓精神,變形為“”,成為“慕”。
一個部首騰出空間,讓另一部首有足夠的空間安放,如“美”“蓋”等字“羊”的一豎下面均不出頭,“告”字“?!钡囊回Q下面也不出頭。
“局”,“尺口”為“局”,“口”放在“尺”下面空間太小,為此,“尺”的“乀”變形為“”,讓“口”有足夠的空間安放。
“周”,“用口”為“周”,“口”放在“用”的下面,“用”的中間一豎太長,讓“口”無處安放,把中間一豎縮短,讓“口”從容安居。
“存”“在”的左上部是“才”,為給“子”“土”騰出空間出現(xiàn)變形。
某些字部首組合,已經(jīng)上有“頭”下有“腳”或出現(xiàn)筆畫重復時,就會出現(xiàn)省略筆畫的現(xiàn)象?!盎琛保叭肇怠睘椤盎琛?,“氐”字的腳為“丶”,“日”作整個字的腳,就省略了“氐”下面的腳了。
某些部首組合時,為避免整體字形過長或過寬,其中做底的或者中間的部首會變形。如:“喜”,“吉言”為“喜”,“言”做底,部首“言”上一點為“言”字的頭,因為已經(jīng)有“吉”作它的頭,故省略“言”原來的頭“丶”,然后“言”連續(xù)三橫和一個“口”加在“吉”下面,整體字形太長,把“言”的下面兩橫分別變形為“丶”,分別放在第一橫的兩側(cè),這樣整體字形縮短?!吧啤?,“羊言”為“善”,下面的言是同樣的變形。
“火”字作底時,一般也會縮短變形為“灬”,如“熱”“烈”“蒸”“煮”“熟”“照”等字。
“班”,“玨刀”為“班”,“玨”,兩塊玉,“刀”字夾在“玨”中間,表示用刀將作為信物的瑞玉切分成兩半?!暗丁睘轵v出空間,不讓字形過寬變形收縮。
為整體字形更加穩(wěn)健美觀,某些部首會出現(xiàn)臥倒現(xiàn)象。如:“益”,“水”滿出“皿”為“益”,“益”字上面的“水”為整體字形更加穩(wěn)健美觀,就臥倒了。
“雋”,(現(xiàn)在多寫“雋”)字,上“隹”下“弓”,下面是俯臥的“弓”。用弓彈打鳥,正是鳥肉味美的緣故。
根據(jù)整體字形需要,某些部首會出現(xiàn)倒立變形。如:“育”“棄”,上面是倒過來的“子”。
“尚”,八向為尚,根據(jù)字形需要,“向”上一撇變形為一豎,“八”倒立為“丷”。
某些部首作偏旁時,為了給另外部首騰出空間,為了部首之間結(jié)合得更為緊密,為了整體字形更為漂亮,而出現(xiàn)立身變形的現(xiàn)象。如:“人”作左偏旁時,立身變形為“亻”。“心”作左偏旁時,立身變形為“忄”?!暗丁弊饔移詴r,立身變形為“刂”?!澳俊?,古文字中就是一只眼睛的畫像,因為經(jīng)常做偏旁,所以就立身了。
根據(jù)整體字形需要,某些部首會出現(xiàn)反身變形。如:“步”,上面是“止”,下面是反過來的“止”。“止”是腳印的象形,“步”就是左右兩只腳印,左右兩腳邁開的前后距離就是一“步”。
“虐”,上面是“虍”(虎字頭),下面是反過來的“彐”,“彐”,就是“手”或“爪”,“虐”的本義就是虎反爪。
根據(jù)整體字形需要,某些部首會出現(xiàn)斜身變形。如:“手”會變形為“”,“看”字“手”豎鉤斜身變形為一撇?!把颉睍冃螢椤啊保靶摺薄爸薄扒肌薄傲纭钡茸帧把颉钡囊回Q斜身變形為一撇?!爸恕薄凹馈薄叭弧钡茸郑厦娴氖恰霸隆?肉)的斜身變形。
某些部首是一個部首劈開分身的變形結(jié)果。如:“鼎”,下面就是“木”字的劈開分身。“爿”,“木”的左半部,本義是柴片,部分“爿”簡化成“丬”,“妝、狀、壯、將”等字部首已經(jīng)簡化為“丬”,但“牀、奘、戕、斨、牁、牂”等字部首仍用“爿”。“片”,“木”的右半部,本義是被劈成一分為二的木塊,“版、牌、牘、牒、牗、牖”等字都從“片”。
根據(jù)整體結(jié)構(gòu)的需要,有些部首會調(diào)整移位。如:“強”(強),“弘蟲”為“強”,上“弘”下“蟲”,“蟲”把“厶”頂?shù)缴厦?,“強”整體成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肮选?,“宀頒(頒)”為“寡”,“頒”,表示分授田地房屋等資產(chǎn),所以有“少”的意思,“寡”就是稀少。左右結(jié)構(gòu)的“頒”,在“寡”當中變形為上“頁”下“分”的上下結(jié)構(gòu),“頁”下的兩點與“分”上的“八”重疊合并。
為讓漢字筆畫更簡潔、更易認易寫,提高大眾識字率,一些專家學者歸類整理出一些簡化部首。如“扌”“讠”“辶”是從“手”“言”“走”等字的草書手寫體簡化而來。漢字簡潔化的有:“網(wǎng)”簡潔變形為“罒”,“肉”簡潔變形為“月”,“玉”簡潔變形為“王”等。
“阜”作字的左偏旁,簡潔變形為“阝”,“邑”作字的右偏旁,簡潔變形為“阝”。左“阝”為阜,右“阝”為“邑”,簡稱“左阜右邑”。
漢字當中,存在一種兩個漢字組合成一個字形的變形現(xiàn)象,民間手寫體還有許多三個、四個字組合成一個字形的現(xiàn)象,非常有趣,充分體現(xiàn)了漢字的魅力。
“千瓦”組合成“瓩”,“千克”組合成“兛”。民間手寫體的“招財進寶”“黃金萬兩”“吉祥如意”“日進斗金”等組合字富有漢字文化氣息,讓人賞心悅目。
總之,漢字百變,充滿魅力,充分體現(xiàn)了祖先們的智慧。如“人”“手”這些部首變形更是千姿百態(tài),這里不再列舉,詳見筆者著的《魅力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