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要: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將面臨許多變化,受這些變化的影響,學生不能盡快適應高中學習,感覺高中數學難學,其實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xiàn)的“高臺階”。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適應過來,都覺得高一數學難學,特別是對學習方法掌握不當的那部分學生而言,他們更是過早地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如何做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如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數學,成為高一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我就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來探討高一新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高中數學;教學;有效銜接
一、關于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原因的分析
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討論字母的取值范圍對結果的影響,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其次,由于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最后,學習方法的差異。初中課堂教學量少,知識簡單,教師通過課堂較慢的速度,爭取讓學生都能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課后布置作業(yè),然后通過大量的練習,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理解,直到學生掌握。到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guī)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然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xù)沿用初中學法,致使學習困難較多,完成當天作業(yè)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如何做到初中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
(一)、立足現(xiàn)實,著眼未來
初中階段適度對初中教材內容進行深化,借此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對比初高中數學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兩個學段的教材在數學知識的編排上存在不少脫節(jié)之處,如二次根式化簡時分母有理化在初中未提及,可在高中數學中應用廣泛。二次函數在初中要求是,通過對實際問題情境的分析確定二次函數的表達式,并體會二次函數的意義。會用三點法及描點法畫出二次函數的圖像,能從圖像上認識二次函數的性質。會根據公式確定圖像的頂點,開口方向和對稱軸并能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可見,初中對二次函數的要求是比較低的。但二次函數卻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配方,作圖,單調性,最大值與最小值(尤其是二次函數在給定區(qū)間的最值)都應該做適當的拓展與補充,并應進行相應的強化訓練,讓學生對二次函數有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的把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離不開二次函數的作圖,但許多學生不會作圖,所以在學習這部分時,應該先認真復習作圖。
初中學生思維單一,邏輯推理能力差,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自學能力,而高中學生任務重,必然要求學生自覺能力強,思維廣闊,考慮問題更全面,更深刻,從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深度、廣度在高中階段比初中階段的要求更高,同時知識的綜合性和難度更大,因此初中教師在教學中應適度深化教材,有意識在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加以訓練。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搞好初高中銜接
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fā),采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jié)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fā),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重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建立知識網絡。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復習和區(qū)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qū)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
(三)、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高中數學較初中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背上,這就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注意加強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化歸思想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轉化能力。把一個復雜的陌生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熟知的問題加以解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應用十分廣泛。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yǎng)。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jié)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guī)律的總結。由此培養(yǎng)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三、總結
面對高中數學抽象性強,應用靈活等特點,要求我們初中教師要通過分層教學、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重視課本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深化初中數學教材內容等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才能使剛進高中的學生適應高中數學的教學,才能讓學生在自主發(fā)展中開拓視野,提高解題效益,順利實現(xiàn)初、高中數學在知識內容與思維方法上的無縫接,在進入高中階段后,比較輕松快樂地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楊東笑.淺談如何做好初、高中數學銜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 (11):14-15.
[2]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有效銜接[J].陳長華.考試周刊.2016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