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麗
體育精神是指在體育活動中存在的一種積極向上精神,其中包括很多內(nèi)容,比如堅持不懈、頑強拼搏、超越自我、團結互助等多種良好品質(zhì)。并且這些體育精神能夠對當代大學生有所幫助,這種積極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解決今后生活所遇到的困難。另外,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不僅有利于學生強健體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興趣,在實踐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到體育精神存在的真正內(nèi)涵,升華學生情感,促使學生認知到體育精神對自己今后發(fā)展重要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tài),以便于學生可以應對社會的壓力,為社會服務。
(一)教師指導與學生內(nèi)化相融合
大學生理解能力和自律性都比較強,培養(yǎng)其體育精神不僅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和學習知識,同時與教師的指導也密不可分,在體育課上,通過教師的深入講解和學生自行感悟,能夠將體育精神最大化發(fā)揮出來。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育練習的真實情況結合教師指導不斷反省、內(nèi)化,進而調(diào)整自身訓練方式,這也是大學生體育精神成長的一個表現(xiàn)。為此,教師應當保證無論是在課上或者課下,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或者是體育動作在尋求老師幫助時,教師都能夠給予及時的答復,以便于學生及時糾正錯誤。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是需要將教師的指導與學生自我內(nèi)化相結合起來,在學生提升自我體育精神的過程中起到指引作用,同時也是體育精神培養(yǎng)的關鍵點。
(二)運用榜樣示范加強教育
體育運動是一種可以強身健體的方式,健康的體魄更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全國甚至世界級的體育競賽上,無論是哪一類體育項目,運動員都需要付出了巨大的辛苦,才能獲得至高榮譽,其中有很多值得大學生借鑒和學習的優(yōu)良品質(zhì),在這些體育健將身上無時無刻都彰顯著不服輸、不放棄、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比如,乒乓球健將鄧亞萍,她從五歲就跟隨父親練習乒乓球,小的時候由于各種原因沒有進入體校,但是鄧亞萍并沒有放棄,始終堅持著練習乒乓球,終于進入了國家隊。在世界體育競賽中獲得過14次世界冠軍,鄧亞萍取得的成就都是由她堅持不懈得來的。通過這些運動健將的事跡感染學生情緒,激發(fā)他們的榮譽感,促使學生向榜樣學習。目前在社會中很多學校都加強了對校園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旨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基礎上,同時磨煉學生體育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jié)。
(三)優(yōu)化體育教學體系
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當根據(jù)社會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結合學生成長需求優(yōu)化體育項目教學體系。在運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加以指導,而且這種指導效果具有明顯的效果,學生在通過激烈的競爭以后,可以加深學生對體育精神的認知,進而幫助學生自主培養(yǎng)體育精神。另外,大學生具有較強的競爭精神和自尊心,因此學??梢蚤_設相關體育競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同時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團結有愛。
現(xiàn)階段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各種類型的體育社團,經(jīng)常會組織相關活動,這也能夠鍛煉學生。所謂的社團是由學生成立的,將具有統(tǒng)一興趣、喜好的學生團結到一起,在學校體育文化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體育社團可以融合健身、娛樂、交友等活動,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共同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由于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導致院校中成立的社團也具有相應的特點,能夠很好的展示出學校的特色。學校也可以與其他學校共同組織運動競賽活動,將本校體育社團派出參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競爭意識,以此激發(fā)學生今后不懈努力精神,這樣既可以提高各個學校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體育精神,同時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將體育社團作為學校宣傳的一種方式。
結論:綜上所述,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精神具有時代意義,可以在鍛煉學生健康體魄的同時增加學生自信心、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等體育精神。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時,可以根據(jù)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結合學生內(nèi)化能力,制定體育項目教學體系,采用榜樣示范方式激發(fā)學生奮進心理,組織體育競賽,促進學生相互借鑒、彼此成長,為學生今后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