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華
淞滬抗戰(zhàn)航空英烈閻海文犧牲80余年了,其犧牲后的相關新聞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耐人尋味。
轟炸日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部后失蹤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8月17日,張治中將軍率第87、第88師進攻上海日海軍虹口、楊樹浦據點。空軍第2、第4、第5、第7大隊奉命轟炸上海敵軍陣地和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部。
中方共出動44架次戰(zhàn)機,在第2大隊孫桐崗副大隊長、第4大隊第21中隊李桂丹隊長、第5大隊第24中隊劉粹剛隊長、第5大隊第25中隊董明德副隊長、第7大隊第16中隊楊鴻鼎隊長率領下,分6批出擊。
閻海文,時年21歲,遼寧北鎮(zhèn)縣人,1936年10月畢業(yè)于筧橋航校驅逐科,任見習官,少尉軍銜。17日上午10時,其所在的第5大隊第25中隊,8架霍克-3從揚州起飛,每機攜帶18kg炸彈6枚,直飛虹口,轟炸通天庵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部,以配合88師作戰(zhàn)。11時,閻海文和戰(zhàn)友架機飛抵目標上空后,即俯沖投彈轟炸,多數(shù)命中目標。日軍地面高射炮和機關槍一起對空開火,炮彈在空中爆炸,激起團團煙霧,閻海文的2510號座機被炮彈打掉了一個翅膀,機尾冒出濃煙,脫離了編隊??諔?zhàn)結束后,閻海文的戰(zhàn)機失蹤,下落不明。
大報轉引日方新聞方知其下落
關于閻海文的犧牲及后來的下落,國民黨空軍當局是從日本報紙的報道中得知的。
1937年9月7日《中央日報》第3版,以“我空軍戰(zhàn)士閻海文壯烈犧牲,日本各報深表欽佩”為標題,報道了閻海文犧牲的消息。“中央社上海6日電:我飛機3架8月17日飛滬,轟炸敵陸戰(zhàn)隊司令部。當時敵以高射炮密集射擊,不幸我機一架被擊傷。航空員閻海文立即使用降落傘下,詎意仍墜落于敵軍陣地,敵軍立即將閻包圍。閻君即出手槍向敵射擊,當擊斃數(shù)人。至最后一粒子彈,向太陽穴自擊殉難。此壯烈犧牲之史實,日本各報均以大字刊載,對此壯烈犧牲之勇士,深致欽佩之意?!碑斕斓纳虾!渡陥蟆奉^版,以“日報對我勇土欽佩”為標題做了相同報道,但對信息來源做了進一步交待:“昨日此間收到8月31日之大阪每日新聞,亦以長篇通信,載述此事。”這也就是說,大阪《每日新聞》是在閻海文犧牲后的第14天,報道了此事。
《每日新聞》刊登了該報駐上海特派員木村毅“中國已非昔日支那”一文,對閻海文的事跡進行了報道,文中寫道:“我將士本擬生擒(閻海文),但對如此壯烈之最后(指閻海文殺身成仁的壯舉),不能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殮?!?/p>
另10月間,東京新宿,東京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上空,“支那空軍勇士閻海文”的橫幅觸目驚心,明亮的櫥窗內,陳列著中國空軍飛行服、降落傘、手槍、子彈殼……
正因為有了日本報紙的宣傳(實質是炫耀其武力),國內的宣傳也有了充分的相象空間,并形成了基本固化的閻海文英勇犧牲模式和信息來源模式。然而史實果真如此嗎?
反轉:《申報》首先報道閻海文犧牲新聞
筆者在查閱正面戰(zhàn)場空軍新聞史料時,有一新發(fā)現(xiàn),使劇情逆勢大反轉。在閻海文犧牲的第3天,即1937年8月20日,上?!渡陥蟆肥紫茸隽藞蟮?。其標題:“我空軍張少尉英勇殉國記——不甘被俘,斃敵軍9人,作戰(zhàn)精神敵亦甚欽佩?!比娜缦拢?/p>
“申時社云,本月17日上午11時許,我空軍飛機數(shù)架,結隊前往楊樹浦一帶,轟炸敵軍陣地。當雙方鏖戰(zhàn)激烈之際,我機一架,不幸因機件受傷,尾部起火,被迫降落。查是日駕駛該機者為我國空軍少尉張君,當時察知機件有損,立即加速駕駛,飛回陣地。詎甫將抵達之際,因后部焚燒甚烈,全機發(fā)熱,迫不得已,乃一面使機身下降,一面即乘救命傘從空躍下,以冀幸免意外。如果該機降落地面時,適在我軍陣線以內,除毀損一部分外,余均無恙。但從空躍下之該少尉,則因風勢之關系,竟吹飄在楊樹浦一帶敵軍火線內降落。敵軍睹狀,立即上前包圍,疑將其俘獲。詎張君英勇異常,不甘做敵俘虜,突然拔出其防身手槍,向敵軍射擊。當有敵軍9名,立時飲彈斃命。敵軍初無殺害之意,至此亦不能不開槍還擊。張君奮勇突圍,終以寡不敵眾,遂至殉國。事后日方軍事當局對此英勇作戰(zhàn)之飛將軍,表示敬佩,并承認此種作戰(zhàn)精神,不僅為中國空軍之光榮,即日軍得能逢此勇士作戰(zhàn),亦覺與有幸云云。”
文中的中國飛行員張君為化名,確認是閻海文無疑?!渡陥蟆返倪@則報道,比日本《每日新聞》的報道早11天。令人遺憾的是,該報道當時并沒有引起國民黨空軍當局的關注和重視??哲姷谒拇箨牭?1中隊飛行員龔業(yè)悌,是閻海文筧橋航校六期同屆同學,他在1937年8月23日的日記中寫著:“連日有閻海文同學失蹤,任云閣中彈犧牲,殷沛被擊落,我們應該不要忘記為他們復仇?!?/p>
兇手撰文承認降落傘落地前將其殺害
旅日作家薩蘇在2012年6月出版了一本書:《退后一步是家園?從日本史料揭秘中國抗戰(zhàn)》。該書的后記與閻海文有關。薩蘇在日本發(fā)現(xiàn)了一本1938年出版的《上海十日戰(zhàn)》,作者是一個日本海軍中尉(未寫名字)。文中寫到一位中國飛行員“閻誨文”的名字,而在淞滬戰(zhàn)場,中國飛行員沒有叫“閻誨文”的,只有閻海文。仔細閱讀,薩蘇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作者就是殺害閻海文的兇手。薩蘇把此人寫的整個過程,經整理后摘錄如下:
“當時閻海文的飛機轟炸日軍陣地,轟炸的時候,他的飛機受傷了,被迫跳傘。他跳傘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下面是日軍陣地。日軍看到這個飛行員,在上面靈活地操作傘繩,試圖飛越一座高樓。因為從空中看來,這個樓這邊是日軍陣地,飛過這個樓,對面是中國陣地,他要回到中國那邊去。所以,這個飛行員拼命地朝那個方向飄飛。日軍繞開樓追逐他,這個飛行員真的飛過了這個樓。但是非常遺憾,飛過樓還有一大塊陣地控制在日軍手中。這時候他已經很低了,沒有辦法再操縱了,不得不向日軍陣地降落。
這個時候中國陸軍也開始沖鋒,在拼命上來搶他??上У氖且呀泚聿患傲?,這名飛行員落向日軍陣地。日軍紛紛把槍對準他,還有日軍中的中國翻譯對他喊,說投降投降。此時這名飛行員就在相當于我們頭頂這個高度,他拔出手槍向下面射擊,高呼‘中國無被俘空軍。這名日軍軍官正在看,旁邊一名軍官拍他肩膀,對他說一槍打死他。這個軍官拔出槍來,一槍擊中了閻海文。當落地后,從他的口袋里拿出了他的名片,看到上面寫的是閻海文(日本人寫成了閻誨文)。”
薩蘇考證:“這一天,在上海市區(qū)降落的中國飛行員,只有閻海文一人。因此基本上可以斷定,這才是閻海文真正的故事。閻海文沒有落到地面就犧牲了”。
(責任編輯:劉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