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才連
在杭州西湖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了好幾圈,從蘇堤走出已近黃昏。來到北山街,走向?qū)毷?,在通往保俶塔的方向,早已疲憊不堪的雙腳,還要邁過兩百多級的青石臺階,臺階兩旁是一片青翠挺拔的竹林。我這位遠道而來的朝圣者,帶著一顆虔誠的心,一步一個臺階,去朝拜一座仰慕已久的精神殿堂。
在半山腰,純真年代書吧亮著燈,散發(fā)著神圣的光芒,遠遠地招呼慕名而來的我,和其他不經(jīng)意間與之邂逅的游客。一棟三層樓仿徽建筑,朱紅的窗欞,青色的屋瓦,古樸典雅,屹立在茂林幽竹中,散發(fā)著雋永浪漫的氣息,像是一位安靜而清雅的江南女子,靜靜地在那里,等你遇見。書吧正門兩側(cè)廊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lián):“吃茶去無論衣冠錦繡,讀書來堪令襟抱純真。”落款處,是莫言的名字。
在書吧一側(cè)的露臺,沿著護欄邊,閑散地擺放幾張桌椅,綠意蔥蘢、山色之美盡收眼底。一棵高大挺拔的香樟樹,守護著這座書吧。樹下,一場文化沙龍正在舉行,燈光從樹上悠閑地流灑。
走進書吧,由中間的吧臺隔開,兩邊是書室。頂天立地的書架,營造出濃濃的文化氛圍。書籍以文學(xué)和歷史類的為主,很多都是書吧主人的藏書,同時還出售作家簽名書。墻上掛著著名作家張抗抗的贈言:“寶石山上共享文化客廳,香樟樹下吟誦錦繡詩篇,西子湖邊珍藏純真年代,葛嶺春色迷醉愛書之人?!痹诹硪婚g書室里,泛黃的舊照片貼滿了一整面墻,這些照片是從書吧成立之日至今書吧主人朱錦繡女士和各位著名作家的合影,以及每次文化沙龍活動的留念。中間,由幾張小桌子拼成了一張大桌,靠窗的位置錯落地擺放著一排桌椅。二樓還有適合小聚的沙發(fā)和茶幾每張書桌上放著一本純真年代文學(xué)迎新系列叢書,用心記錄書店里的每個人,每件事。每年出版一本《書吧記憶》,收錄了名家寫的有關(guān)純真年代書吧的隨筆和散文。
從創(chuàng)立之日起,純真年代書吧就倡導(dǎo)“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讀書沙龍是純真年代最大的特色,也是杭州的文化品牌,通過舉辦更多高品質(zhì)的讀書活動,讓更多人享受閱讀,追求思考,品味人生的詩意。影視沙龍、書吧英語角,詩歌品讀會,新書發(fā)布會,作家見面會,名家面對面,旅行分享會,音樂欣賞會,親子教育沙龍,單身讀書會,咖啡教室,童詩童話朗誦會,深夜閱讀會,學(xué)者沙龍,悅讀沙龍,文學(xué)迎新晚會……花樣頻出,形式多樣,為來到書吧的人們提供豐盛的精神盛宴。2011年,著名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以“他以凝練、簡潔的形象,以全新視角帶我們接觸現(xiàn)實”為理由,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同年11月,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雙語品讀會在杭州純真年代書吧舉行。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借由詩歌品讀會,我第一次知道在西湖邊有一家美好的純真年代書吧,從而種下了要去探訪的心愿。
得益于朱錦繡的丈夫盛子潮在文學(xué)界的人脈,很多知名作家經(jīng)常來舉辦講座,莫言、麥家、阿來、余華、張抗抗、陳忠實、北島、舒婷等著名作家和詩人都在這里留下足跡,接連不斷的高品質(zhì)文化活動,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氣息,吸引來自杭州和全國各地的文化人和愛書人,成為杭州重要文藝活動的聚集地,2013年被杭州市品牌辦譽為“西湖邊最美的文化客廳”。一家完美的書吧,應(yīng)像純真年代書吧這樣,成為氤氳學(xué)習(xí)氣息的場所,用文化閱讀浸潤生活,以文化沙龍實現(xiàn)精神的交流和溝通。
純真年代書吧的誕生,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1999年,朱錦繡女士罹患癌癥。對生的眷戀,對死的恐懼,讓她戰(zhàn)勝了死神。這段經(jīng)歷,讓她對生死有了深刻的思考,對活著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從小熱愛閱讀而書籍匱乏的她,便萌發(fā)了開一家書吧的念頭。并在腦海中勾勒書吧的模樣:是書文化與吧文化合二為一的時尚文化休閑場所,融多種吧的功能于一體,它應(yīng)有茶吧的清雅,酒吧的放松,咖啡吧的熱烈,網(wǎng)吧的豐富,有一長排頂天立地的書架,渴了餓了,還能喝喝咖啡,吃吃點心,繼續(xù)書山的跋涉……她認為書吧是表達自己對生命對人生的理解和態(tài)度的最好方式,也是人們走近彼此的最好方式。這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得到她的丈夫、浙江文學(xué)院院長盛子潮先生的全力支持,便舉債幫她實現(xiàn)了開家書吧的愿望,于2000年9月29日創(chuàng)立,取名為純真年代。當忘我地投身于書吧這份文化事業(yè)的耕耘中時,朱錦繡女士奇跡般康復(fù)。然而遺憾的是,書吧成立多年后,盛子潮先生卻不幸患癌離世。墻上,掛著莫言的贈言:“看山攬錦繡,望湖問子潮。”表達的是錦繡和子潮伉儷情深。錦繡女士說:“純真年代書吧是我們互相贈送給對方的禮物?!奔冋婺甏?,一份純真的愛情,一個純真的心愿,一份關(guān)于愛的誠摯回應(yīng),是一聲吶喊、一聲呼喚。
書吧是一家集餐飲、會友、閱讀、文化沙龍等為一體的場所,并把重心放在吧文化的經(jīng)營。 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帶來不斷增大的人流量,從而帶動了餐飲和會務(wù)等需求,支撐起了書吧的經(jīng)營和發(fā)展。如今,錦繡的兒子,80后的盛夏,繼承了這份事業(yè),拓展了新的模式和領(lǐng)域,用自己的商業(yè)邏輯支撐書吧的情懷和發(fā)展。2018年8月24日純真年代楊柳郡店開業(yè),純真年代書吧拓展到社區(qū),以服務(wù)社區(qū)為主,主要提供圖書租賃服務(wù)。在兩代人的堅守下,純真年代書吧的美好愿望也一一實現(xiàn)。
夜色漸黑,書吧里亮起柔和的燈,在散座區(qū),有人在會友交談,每人在品嘗美食,有人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中。在這里,各人都能夠得到他們所向往的一切。我坐在窗邊,望著窗外西湖的夜景發(fā)呆,此時的西湖像一片夜空,星星在這片清澈透亮的夜空中閃爍。
杭州的美,不只煙雨朦朧,還有書香文藝,而純真年代書吧是這片書香文藝森林中詩一般的存在。游西湖,不僅要泛舟于湖上,登上雷峰塔,漫步于蘇堤和斷橋,還要來到寶石山半山腰的純真年代書吧,有竹林相候,可讀書賞景:看輕煙疏淡,草木清潤,看霜染秋林,西風殘照,無有歷史,亦無蒼涼。臨窗而坐,煮茗聽雨,迎接陣陣桂花香的造訪。在一卷宋詞里,透過斑駁的綠影,閱讀山景的四季,閱讀西湖的煙波浩渺,遠處的群山如黛。此可消半月凡塵之心。
純真年代書吧,用一片赤誠、純真之心,默默地在西湖邊守護書香,在每個細節(jié)中力所能及地提醒我們:生活除了物質(zhì)之外,還應(yīng)有更為高遠的風雅與詩意。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