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佩佩
【摘 要】目的:探究在肛腸科運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88例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肛腸科病房收治的患者,根據(jù)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循證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44人。結(jié)果:相比于對照組(18.18%),觀察組尿潴留、便秘發(fā)生率(6.82%)較低(P<0.05)。結(jié)論:在肛腸科運用循證護理,能夠使尿潴留、便秘的發(fā)生率有效降低。
【關鍵詞】循證護理;肛腸科;臨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anorectal department. Methods: 88 patients in anorectal ward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8.18%),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retention and constip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6.82%)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anorectal depar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retention and constipation.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orectal department; clinical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在臨床中,肛腸疾病屬于一種多發(fā)病、常見病,直腸脫垂、直腸息肉、肛裂、肛瘺及痔瘡等是主要的疾病類型[1]。因直腸肛門存在特殊的手術治療方式和生理解剖特點,因此在臨床護理肛腸疾病過程中也具備個性化的特點。近年來,循證護理模式逐漸發(fā)展開來,且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2]。遂本文主要探究在肛腸科運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8例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肛腸科病房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4人。兩組男女人數(shù)之比分別為23:21、26:18;兩組年齡分別為(36.54±7.25)歲、(36.35±8.11)歲。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給予觀察組循證護理,內(nèi)容如下。
1.2.1 循證問題:(1)肛腸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在圍手術期患者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情緒;(2)受麻醉和疼痛的影響,使膀胱括約肌出現(xiàn)松弛情況,因此容易導致尿潴留形成;(3)手術結(jié)束后,受術前排便不暢或傷口疼痛的影響,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排便困難情況。
1.2.2 檢索循證證據(jù):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根據(jù)護理、肛腸這兩個主題詞,對國內(nèi)三大主要的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對檢索出來的文獻予以分析,對相關信息進行提取和歸納,針對臨床相關問題的提出,將科學、完善的解決方案形成。
1.2.3 應用循證證據(jù):(1)圍手術期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需要對預見性護理干預理念充分運用,針對發(fā)現(xiàn)的相關問題,將干預措施提出,防止出現(xiàn)相關問題。在圍手術期加強對患者的有效心理護理。術前,將手術的效果、目的、注意事項、方法等向患者進行詳細講解,促進患者的治療信心增強,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術中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和交流,利用相關手段將患者的注意力轉(zhuǎn)移,促進其各種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術后集中干預因術后疼痛導致的煩躁和焦慮情緒,通過聽音樂、參加活動等方式將患者的注意力分散。如果患者疼痛癥狀十分敏感,需要將使用鎮(zhèn)痛藥物的不良影響告知患者,使患者盡可能的自行控制疼痛癥狀,促進患者機體耐受力有效提高。(2)加強對尿潴留的預防和護理。術前,指導患者學會深呼吸的正確方法,通過深呼吸后,使患者的骶尾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得到放松;訓練患者在床上排便排尿;術后,將思想工作做好,如果有尿意,囑患者應當立即排尿,切勿受切口疼痛的影響而憋尿,對患者的下腹部進行輕輕按摩,通過傾聽流水聲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誘導患者排尿。若患者依舊無法排尿,且患者膀胱明顯充盈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導尿處理。
1.3 觀察項目 對比兩組尿潴留、便秘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檢驗方法為“x2”,用P<0.05表示結(jié)果有差異。
2 結(jié)果
兩組尿潴留、便秘發(fā)生率對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發(fā)生率較低(P<0.05),見表1。
3 討論
相關研究顯示,循證護理模式在臨床中已經(jīng)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且存在一定的臨床價值,例如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可以促進患者的各種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使患者的睡眠狀況和飲食狀況得到改善,從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高。對于常見的肛腸科問題,在臨床實踐中應當對循證護理原則嚴格遵循,有效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需求、自身臨床經(jīng)驗及臨床高質(zhì)量的證據(jù),從而將最佳的護理模式形成。
本文通過探究在肛腸科運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尿潴留、便秘發(fā)生率(6.82%)低于對照組(18.18%),(P<0.05)。綜上所述,在肛腸科運用循證護理,能夠使尿潴留、便秘的發(fā)生明顯減少,有利于促進患者疾病迅速恢復,因此應當在臨床中積極推廣應用該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多依娜.循證護理在預防肛腸手術后排尿障礙中的應用意義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9):261-262.
盧燕秋.循證護理應用于肛瘺術后恢復的效果探討[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1):142.
黃彬彬.循證護理在預防肛腸手術后排尿障礙中應用的意義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