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薇
(常熟市醫(yī)學檢驗所,江蘇 常熟 215500)
小兒感染性肺炎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感染性肺炎主要分為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兩種感染方式在臨床癥狀上較為相似,生物培養(yǎng)是鑒別感染類型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感染性肺炎病情發(fā)展迅速,而生物培養(yǎng)需要較長時間,對盡早控制患兒病情不利。因此快捷、準確的診斷方式對患兒早診斷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PCT、CRP、WBC在細菌性、非細菌性和健康兒童血液中指標做比較研究,分析其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兒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感染性肺炎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1,根據(jù)感染類型分為細菌組(n=30)和非細菌組(n=30);另選擇同期非感染患兒30例作為洋酒對象2,設(shè)為健康組。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診斷均確診為細菌性感染和非細菌性感染。②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細菌組患兒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0.2-7.3歲,平均年齡(3.7±1.4)歲,病程2-14天,平均病程(6.2±2.7)天;非菌組患兒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0.3-7.9歲,中位年齡(3.9±1.1)歲,病程1-15天,平均病程(6.8±2.3)天;健康組患兒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0.3-8.0歲,平均年齡(4.0±1.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PCT檢測采用cobas e 602型德國羅氏化分析儀結(jié)合半定量色譜分析法檢測;CRP檢測采用 QuikRead go C反應(yīng)蛋白分析儀結(jié)合北京華宇億康生物公司試劑檢測;WBC檢測采用邁瑞5390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所有檢測均嚴格按照檢驗科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范進行。
1.3 觀察指標 陽性觀察指標:PCT≥ 0.50 ng/mL;VRP>4.0 mg/L;WBC> 00.0×109/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軟件: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三組PCT、CRP和WBC計數(shù)比較 三項計數(shù)指標均為:細菌組>非細菌組>健康組,且組間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對象PCT、CRP和WBC計數(shù)比較(Mean±SD)
2.2 三組陽性率比較 PCT:細菌組(86.67%)>非細菌組(66.67%)>健康組(23.33%);CRP:細菌組(36.67%)>非細菌組(26.67%)>健康組(10.00%);WBC:細菌組(30.00%)>非細菌組(26.67%)>健康組(13.33%);聯(lián)和檢測:細菌組(93.33%)>非細菌組(60.00%)>健康組(20.00%)。組間比較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在臨床癥狀上具有極高的相識度,因此很難從癥狀上區(qū)分,等待生物培養(yǎng)結(jié)果需要較長時間,等待期間患兒極有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2]。PCT作為降鈣素的前肽,在肺部感染的情況下會由甲狀腺以外的其他器官形成,計數(shù)明顯增多。本次研究顯示,細菌組的PCT陽性率為86.67%,顯著高于非細菌組合健康組,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CRP是應(yīng)激反應(yīng)急性相蛋白,通常用著細菌和病毒肺炎的鑒別,但是本次研究顯示,細菌組的CRP檢出率為36.67%,雖然高于非細菌組合健康組,但是檢出率具有局限性;WBC計數(shù)會受患兒運動量、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雖然具有一定的檢出效果,但是不應(yīng)單獨使用。而三種指標聯(lián)合檢測,不但具有極高的檢出率,還能有效鑒別感染性肺炎的種類
綜上所述,PCT、CRP、WBC均具有一定的檢出率,但是PCT相對較高,WBC相對較低。而三種指標綜合檢測則具有較高檢出率,對小兒感染性肺炎早診斷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