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輸入法字媒體
“千金”在古代可用來表示富貴或是貴重。把女兒用“千金”作比,與“掌上明珠”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千金”這個詞最初跟女孩完全沒有關系,指的其實是男孩。
南朝的謝朏是位貨真價實的神童,十歲時就能寫出很有見地的文章了。因此他特別受父親謝莊的喜愛,經常被父親帶在身邊。
一次,他隨父親游土山,臨場受命做游記,謝朏果然不負眾望,一下子就寫出一篇文章。當時的宰相王景文看到后,當著他爹的面夸他:“賢子足稱神童,復為后來特達。”謝莊聽了十分驕傲,情不自禁地夸兒子:“真吾家千金!”
這就是“千金”這個詞的由來。而謝朏作為一個神童,他的命運也比幾百年后的方仲永幸運不少。父親勤力栽培,他自己也爭氣,神童的名聲越來越大,甚至傳到了宋孝武帝的耳朵里。最后,謝朏不但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官運也亨通,官至尚書令,最后辭官隱居。也正是因為謝朏的名氣,“千金”這個比喻才流傳下來。
但到了元代,“千金”卻突然“變性”了,開始被用來形容大戶人家的女孩。而這個改變源自一個叫張國賓的戲曲家。他在《薛仁貴榮歸故里》中寫道:“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wěn)便?!贝撕?,越來越多的人用“千金”來比喻女孩。
到明、清以后,話本小說中將大家閨秀稱為“千金”已經非常普遍了。
再來說“小鳥依人”這四個字,其實“小鳥依人”是對“飛鳥依人”這個成語的誤讀。
最早被稱作“飛鳥依人”的歷史人物可是個如雷貫耳的名人:唐初大政治家、大書法家褚遂良。褚遂良是名門之后,父親褚亮在隋末先依附西北割據(jù)勢力薛舉,后歸附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成為所謂“秦府十八學士”之一。
《舊唐書》中記載,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年),李世民廢黜太子李承乾,改立李治(后來的唐高宗)為太子,這件事讓李世民精神上受到重創(chuàng),就在這一年,他曾和妻兄兼重臣長孫無忌論及身邊親近文臣的優(yōu)劣,最后一個點名的便是褚遂良。李世民說他“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于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飛鳥依人”的含義漸漸變得越來越接近今天的“誤讀版小鳥依人”。清康雍乾年間紹興畫家馮仙等人編纂了本圖文并茂的名人錄《圖繪寶鑒續(xù)纂》,其中有一卷是專門收錄才女的,里面形容一名“善畫蘭、亦工詩”的才女葉文,就使用了“豐姿綽約,如飛鳥依人”的說法。
那么“飛鳥依人”又為何變成“小鳥依人”?事實上自晚清通俗小說大行于世,“小鳥依人”的用法便不脛而走,而一字之差的“飛鳥依人”反倒近乎銷聲匿跡了。
(摘自《原來你是這樣的漢字》人民日報出版社)
素材任意門
“百姓”原來是貴族
在周代之前,普通人是沒有姓的。所以,“百姓”中的“百”是概數(shù),表示多的意思,“百姓”就是表示眾多的貴族。因為當時的官員都是由貴族擔任,所以“百姓”也指官員,跟平民還沾不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