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波
作文君
作文君深知老師們平日對文字的喜愛,特開辟了這一小塊園地,邀請老師們來自由耕種。老師們平時的練筆、創(chuàng)作、生活感悟,或教學生活中發(fā)生的趣事,都可以記錄下來,交給我們(來稿請發(fā)送到郵箱1300990915@qq.com,主題中標明“園丁花園”,一經(jīng)刊用即奉寄稿費、樣刊和刊用證明哦)。這里是老師們自由表達的舞臺,作文君退下了,請老師們盡情發(fā)揮吧!
女兒讀高中,全家搬到她學校附近的住處。忙碌了整整一天,隱隱中總覺得缺少點啥。翌日清晨,讀書郎早起梳頭,才發(fā)現(xiàn)大衣鏡沒搬來。
臨時找了個塑料小圓鏡,擱在樓梯上,將就著用。新居開門見山,大片竹林遮蔽,加之是臨馬路的小鋪面,狹窄且有些暗。家人想在一堵墻上都鑲上鏡子,看著亮堂堂的,空間也顯大,可我總覺得那是玻璃店不是家。
拖延過了國慶,才找了家玻璃店。幾日后一個下午,高1.6米寬0.6米的鏡子,裝在小小的客廳里。說來也巧,我平時的位置剛好對著鏡子。吃飯看書,或是陪女兒做作業(yè),有事沒事的抬頭,都可審視鏡中人。
與鏡對視,我看見了自己。細細算來,工作26年。時間流逝,不惑之年已經(jīng)悄然過去數(shù)年,總以為是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卻早是頭發(fā)花白的中年。白云變化如蒼狗,看了很多人情世故,風風雨雨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回首這些年,為職稱忙碌。帶班主任,忙于教學,寫教學論文,當中高職稱塵埃落定之后,想著做人不能過于功利,繼續(xù)又帶了兩屆班主任。沒有什么太大的想法,只是想做個好老師。常對著2013屆的68個孩子說,各自努力,教學相長,爭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們的高考成績果然令人欣慰,全班64人上本科線,如今已有在科大、浙大、復旦、同濟等高校讀研的了。
兩年后,生源質(zhì)量驟然下降,面對2016屆學生,縱有百般能力,也是無濟于事。教過最無奈的,帶過最好的,自然也能承受最無語的。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品德,是成就一個人的關(guān)鍵。為這不同的學生,改變不同的教學方式。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課,還是人生。站在講臺上,傳授的不僅是知識,還有道德思想、意識形態(tài)。桃李天下,是別人的。我只要桃李遍歙縣,就是快樂。
看著皺紋疊加的額頭,細瞧斑白的頭發(fā),歲月忽已晚,多想令人老。有時候,很多事都是某種暗示,或啟示。以為因陪讀算是在城里,卻是在鄉(xiāng)下一般,開門面對著大片的竹林。那河對岸的住處,以為是鄉(xiāng)下,卻成了高樓林立的喧囂城市。生活就是這樣,都是人在此處,心在別處。
人過不惑,如至秋天。青春的色彩早已在歲月的浸染中,慢慢升華。心態(tài),漸漸趨于平和。獨立窗前,深吸口氣,做對面竹子上的一片綠葉,站好自己的位,給他人呼吸陽光的機會;做漁梁壩下的一滴水,開開心心跳躍而去,匯入新安江,靜心前行。過最簡單的生活,只為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細想王國維的詞:“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蓖τ猩钜?,生活在塵世,不能指望“承恩”誰,安靜地做好自己。做人也絕不會因無人欣賞而自棄,有閑簪花,在鏡中欣賞、珍惜自己,坦然面對生活,讓人生充實而幸福,這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