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興
無論是教育研究還是教育實踐中,師生交往已經(jīng)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師生交往中,語言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中介。言語交往成為師生交往的方式之一,同時也貫穿于其它交往方式之中。本研究走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真實地再現(xiàn)課堂中的師生言語交往,從而揭示小學師生言語交往的現(xiàn)狀、特點和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從教師的言語、關注、情緒調(diào)控、心理壓力等方面提出建議。
無論教育研究還是教育實踐中,師生交往已經(jīng)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對于師生交往的研究,人們已經(jīng)超越了傳統(tǒng)的理解,開始向新型的師生交往模式邁進,出現(xiàn)了對話、理解、情感等基本理念。在師生交往中,語言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中介。言語交往成為師生交往的方式之一,同時也貫穿于其它交往方式之中。現(xiàn)代西方的哲學解釋學就著重研究語言構(gòu)成人的存在及語言的對話與理解性。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語言是人的存在方式。(2)語言的本質(zhì)是對話與理解。語言的存在方式就是對話 。
在小學,學生對教師非常崇拜,教師有一種自然威信,學生很期望能得到教師的關注,這時良好的師生關系無疑能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同時小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未成熟,他們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交往來獲取知識。所以,在小學階段研究師生交往顯得尤為重要。根據(jù)已查閱的文獻資料,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少,集中于小學師生言語交往的研究就更少。
小學生的一日生活主要包括入校、教學活動、自由活動、生活活動、離校等幾部分。其中教學活動占很大部分,研究者本人是小學語文教師,以自身為研究工具采用質(zhì)性研究的方法(觀察法為主)收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言語交往案例,并對其進行分析。分析時主要從句式角度(語言學上認為,一個句子必須按照一定的模式來組織,這個模式就稱為句式,比如陳述句)進行分析。
案例1??? 我報“己經(jīng)”了嗎?
課堂上小朋友們生字學完后,老師吩咐大家拿出課默本聽寫詞語,當場檢查學習效果。小明動作較快,早早地舉手示意完成了。老師快速走至其身邊,查看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錯誤,于是對他說“把巳已己的區(qū)分口訣背一遍。”小明愣了一下背了出來“巳滿已半己不出?!崩蠋熈⒖探舆^話茬:“我報‘己經(jīng)了嗎?”小明看著自己的本子,不好意思地笑了,連忙低頭改了起來。
[分析]
本次師生言語交往是由教師發(fā)起,主要圍繞“糾正易混字的錯誤”這個主題進行。在交往中,教師用了表示命令和要求的祈使句和反意疑問語句,這些都是比較中性的言語,而學生僅用了一般性的陳述語句,也是中性的言語。在這里,教師是交往的主導者,而學生是交往的從屬者,交往的結(jié)果是學生改正了自己的錯誤,而老師也執(zhí)行了交往的任務(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案例2?? 那這是什么?
課前課代表和教師反映小胖沒有交作業(yè)。新授內(nèi)容結(jié)束后,學生們開始按要求完成《習字冊》,這時教師走到了小胖的面前,問:“你的家庭作業(yè)呢?”小胖站起來低聲說:“忘在家里了?!苯處煻⒅∨值恼n桌看了看,從小胖的語文書下面抽出了一本練習本,高高舉起,說:“那這是什么?”小胖看見自己的謊言被戳穿了,便什么話也不說了。教師見狀便問:“為什么不做作業(yè)?”“忘了。”“那你上午把作業(yè)補起來,中午送到辦公室,我中午一定要看到你的作業(yè),知道嗎?”小胖點了點頭。教師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坐下,隨后利用最后一點時間帶著大家評議起《習字冊》的完成質(zhì)量。
[分析]
本次語言交往由教師主動發(fā)起,主題是向?qū)W生詢問作業(yè)情況并發(fā)現(xiàn)學生撒謊,于是實施了一個小小懲戒。在案例中教師使用了比較中性的一般疑問句和表命令的陳述句,學生僅使用了陳述句。學生撒謊違反了學校的規(guī)則,因此老師在面對學生違規(guī)時語氣較嚴厲,但其懲罰卻把握得很合理。在此,教師屬于教育者,有絕對的權(quán)威決定實施何種懲罰,而學生是被教育者,只能聽從命令。在這件事上是學生的錯誤,但是由于老師的懲罰和嚴厲的語氣,學生在整節(jié)課上都顯得很不開心,甚至上課都沒有積極發(fā)言,下課之后能避著教師就避著教師。
案例3? 下課再看比較好!
課上其他小朋友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興味盎然地討論著,唯有小芳不為所動,低頭看著桌肚子。老師察覺后,走到她身邊,輕聲問“小芳,你在干什么?”孩子一驚,迅速將手中東西塞進抽屜。老師示意其拿出來,孩子猶豫片刻站起來解釋道:“我在看《小蛇散步》?!崩蠋熉犃?,安撫孩子坐下,并溫柔地說:“這本繪本的確值得看,老師也看過??涩F(xiàn)在是上課時間。你要好好上課,下課再看比較好,是不是?這樣你的收獲會更大?!毙》键c點頭,立刻坐正認真聽起課來。
[分析]
本次語言交往是由教師主動發(fā)起,原因是由于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在課上做其它事情。在這段交往中教師使用了表示贊揚的肯定句,以及疑問句和帶有要求和建議意向的陳述句。交往的結(jié)果是學生聽從了老師的意見。整個過程中,教者語氣比較緩和,不嚴厲,給學生留了尊嚴。這樣的處理方法很好,可見,學生不一定需要嚴厲的批評才能改正錯誤,有時尊重一下學生,效果可能會更好。所以在師生言語交往中,教師要注意言語交往的方式以及言語的藝術(shù),因為這關系著師生之間是否能夠和睦相處,學生是否喜歡你這個教師,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等許多方面??磥?,并不一定“嚴師”才能出高徒。
案例4?? 老師,我也沒帶!
晨讀時間默寫語文詞語,孩子們訓練有素地拿出了自備本。老師發(fā)現(xiàn)坐在前排的一個小男生忘帶了,應急地從講桌上拿了一本遞給了他。小亮看到了這一幕,發(fā)現(xiàn)自己恰巧也忘帶了,一邊舉手一邊嚷嚷:“老師,我也沒帶?!崩蠋熉犃耍c點頭,同樣遞給了他一本。小亮滿臉喜色地坐下來。
[分析]
本次語言交往是由學生主動發(fā)起的,主題是學生向教師借用學習用品。 學生只用了表示請求的陳述句,教師給了他簿本,因此本次交往的目的也就達成了。在課堂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類似情景,學生舉手向老師提出某種請求,教師一般都會答應。在教學活動中,由學生主動發(fā)起的交往,這一類的主題比較普遍。這是一次成功的交往,筆者觀察發(fā)現(xiàn),就連下課,該學生依然很開心。
1)小學師生言語交往雙方的角色地位。師生言語交往一般是以教師為主導,在課堂是絕大部分是由教師發(fā)起,而且在交往中顯示出了教師和學生地位的不平等。當然,一大部分老師也已經(jīng)注意到了學生與教師的地位關系,并嘗試著去改善,令人欣喜。
2)小學師生在言語交往中使用的言語性質(zhì)和類型。從總體上來看,教師更多的使用中性和消極言語,學生更多地使用中性和積極言語,在師生交往中,學生沒有多少膽量使用消極言語。
3)小學師生言語的特征。師生的言語明顯地具有情感性、交互影響性、教育性等特征。根據(jù)不同的劃分標準,小學師生言語交往可劃分為多種相關類型,且各種劃分方式可以交叉使用。
4)小學師生言語交往的影響因素。影響師生言語交往的主要因素還是在于師生的自身,其中教師的因素對言語交往的影響更突出。當然影響因素還有其它許多方面。
5)小學師生言語交往的特點。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學校中師生言語交往的特點是絕大部分的交往為事務型交往,而對于兒童來說,雖然主動交往的比例在增加,但相對而言,多數(shù)交往還是強迫型和被控制型交往。這些不利于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的建立。
這些都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促使教師要進行反思。
基于教師在小學師生言語交往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筆者主要從教師方面進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議:
5.1 教師的言語
教師的言語帶有濃厚的情感,其中大多使用中性和消極言語,根據(jù)庫利的“鏡中我”,我們可以知道小學生正是通過老師的這些情感性的話語中形成對自己的評價,進而影響著自我的人格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要關注自己的言語中所帶有的情感性的信息,盡量多采用積極性的言語,因為那樣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5.2 教師的關注
交往是小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同時也是有效的學習方式。而師生交往、同伴交往是學生獲取知識、交流情感、發(fā)展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教育實踐中師生交往的機會是不均等的,雖然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發(fā)起主動交往,但交往的發(fā)起和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教師,學生有交往的需要,所以教師應該多去關注學生交往的機會,不僅僅在師生交往方面,教師還要多創(chuàng)造豐富的環(huán)境,組織活動引導學生的同伴交往和師生交往,教師應該對于學生交往的需要形成一種天生的敏感,并以實際行動滿足學生的需要。
5.3 教師的情緒調(diào)控
教師的情緒調(diào)控能力是教師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很好的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那他就不可能是一個好教師。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面對各種情境和多方壓力,接受各種挑戰(zhàn),因此情緒也常會不斷波動。如果能有效地調(diào)試好自身的情緒情感,就能和學生進行比較良好的言語交往,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我們認識一位教師,每次即使他有再多的不開心,但他要去上課、去面對學生時,他總會站在鏡子前調(diào)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臉上帶有笑容的走進教室。這位教師就注意到了調(diào)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一位情緒平和的教師才能帶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5.4 教師的心理壓力
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的社會,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由此帶給小學教師更多的壓力,由于升學的壓力大,還有與工作不成正比的經(jīng)濟狀況、異常激烈的競爭、過分的量化管理等都給小學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既要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要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這使得教師已經(jīng)快無暇關注學生其他方面的需要,沒有時間和精力與學生好好地進行言語交往。而且隨著心理壓力的增大,教師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對于年輕老師而言。有時就不自然地發(fā)泄在了學生的身上,這樣反而對師生交往不利,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教師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健康應該充分引起社會的關注。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城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