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龍,蔡 堅*,林秋蓮,楊 瓊,古偉唐
(1. 廣東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廣東省森林培育與保護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520; 2. 廈門大學 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院,福建 廈門 361102; 3. 廣東內(nèi)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廣東 深圳 518040;4. 深圳大學 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廣東 深圳 518040)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1]。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是爵床科老鼠簕屬的常綠亞灌木,喜光而不耐蔭蔽,在陽光充足處生長茂盛,高可達2 m,植株葉片堅硬光滑,為長橢圓形,邊緣一般具刺狀利齒,有泌鹽現(xiàn)象。在我國,老鼠簕常構成紅樹林的林下灌叢[1-2]。過去,對于老鼠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地理分布特征、群落外貌及其結構、藥用價值等方面[1-3];另一些研究則針對老鼠簕的種子萌發(fā)[4]、幼苗耐鹽性[5]、潮汐淹水及其光照的適應性[6]等方面展開。溫室內(nèi)的模擬研究表明:由于適應于林下的生境,老鼠簕幼苗在光照強度達到45%時,葉片達到最大光合固碳能力,生長迅速;而極低的光照強度使老鼠簕幼苗生長緩慢[6]。
老鼠簕灌叢的生物量碳庫是紅樹林林下植被碳庫的主要組成,約占廣東內(nèi)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14°03'E,22°32'N)紅樹林植被碳庫的5%~10%[7-8]。野外條件下,老鼠簕還是先鋒植物,在光照較弱的紅樹林及前沿光灘亦可分布。近10 年來,在深圳灣南岸的香港米鋪濕地,老鼠簕的分布面積逐年增加,迅速占領中、高潮位的灘涂[9]。因此,隨著該區(qū)域的老鼠簕灌叢的擴張,其生物量碳庫對于紅樹林生物量碳庫的貢獻將大幅增加。在位于深圳灣北岸的福田紅樹林區(qū),老鼠簕主要分布于林下、林窗和林緣,少數(shù)也分布于紅樹林前沿光灘[10]。然而,不同生境的環(huán)境因子將對老鼠簕植株的固碳效率產(chǎn)生不同影響,進而可能改變其生物量碳庫的累積。在以造林增匯為目標的紅樹林造林中,物種配置和群落結構組成對于生物量碳庫的影響極為顯著,適當?shù)牧址指脑齑蟠筇岣吡思t樹林碳儲量[11]。在熱帶地區(qū),如密克羅尼西亞的帕勞和雅浦,紅樹林的碳儲量分別高達479~1 068 t·hm-2和853~1 385 t·hm-2,其復雜的林分結構和地被層碳庫具有很大的貢獻[12]。因此,本研究對不同生境下老鼠簕的固碳效率的比較,不僅能揭示其生物量固碳的演變特征和響應機制,還將對紅樹林造林的生物量碳庫累積評估和造林實踐提供理論依據(jù)。
研究樣地位于廣東省深圳的廣東內(nèi)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14°03'E,22°32'N)的觀鳥屋西側。該區(qū)域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22.5 ℃,最冷月(1 月)均溫14.1 ℃;雨季為每年的3 月至9 月,年均降水量1 962 mm,年均相對濕度79%;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 134 h;潮汐為不規(guī)則半日潮,平均潮差1.36 m(香港天文臺,http://www.hko.gov.hk)。該區(qū)域內(nèi)分布的天然林為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樹(Aegicerascorniculatum)群落、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和人工引種的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無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群落。根據(jù)曾雪琴等[13]的調(diào)查結果,在天然秋茄-桐花樹群落(秋茄林)、天然白骨壤群落(白骨壤林)、林中空地(林窗)、人工海桑-無瓣海桑群落的林緣和光灘等5 種生境下,各選取4 個1 m × 1 m 的樣方,隨機選取樣方內(nèi)2 棵植株測定。5 種生境的分布如圖1 所示。
圖1 深圳福田紅樹林的樣地分布圖
1.2.1 生物量測定 在5 種樣方內(nèi),各采集成熟老鼠簕植株2 棵作為水平樣。將新鮮的植株分成根、莖、葉3 部分,把樣品放入烘箱用105 ℃烘10 min進行殺青,60 ℃烘干至恒重,分別稱取各植株根、莖、葉的干重。
1.2.2 光合特性和樣品元素含量測定 選取5 種樣方內(nèi)的成熟植株各2 棵作為水平樣,測定成熟葉片的光合特性。采用Li-6400(LI-6400XT; Li-Cor,Inc., Lincoln, NE, USA)便攜式光合作用測定系統(tǒng)的外接紅藍LED 光源葉室,在晴天10:00-15:00 進行測定。選取枝條頂端向下的第二對健康成熟的葉片,在光照強度(PPFD)為1 000 μmol photons m-2s-1的光照條件下測定葉片的光合參數(shù),主要包括葉片凈光合速率(A),蒸騰速率(E)和氣孔導度(gs)等。儀器使用開放式氣路,CO2濃度為380 μmol mol-1。葉片WUE為同化速率和蒸騰速率比值(A/E),光合N 利用率PNUE為同化速率和葉片N 含量的比值(A/[N])。光響應曲線的測定采用外接紅藍LED 光源,設置10 個光照強度梯度,分別為1 600, 1 200, 800,400,200,100,50,20,10,0 μmol photons m-2s-1,每個梯度的光照強度持續(xù)至少2 min。最大光合速率(Amax),光補償點(LCP)和光飽和點(LSP)通過Long等[14]的方法計算。所有參數(shù)可以通過公式(1)進行擬合[15]:
式中:A為凈光合速率,μmol m-2s-1;ΦCO2為最大的表觀量子產(chǎn)量,mol mol-1;Amax為最大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Q為光照強度,μmol m-2s-1;k為常數(shù)(0<k<1);Rday為暗呼吸速率,μmol m-2s-1。
收集進行光合特性測定的葉片在60 ℃下烘干,研磨過60 目篩。用穩(wěn)定同位素質(zhì)譜儀(Thermo Finnigan MAT DELTAplus XP) 測 定 樣 品 的δ13C(‰)。δ13C 用公式(2)表示:
式中:Rsample為樣品的13C/12C 比率;Rstandard為Pee-Dee Belemnite 標準物的13C/12C 比率;葉片的碳穩(wěn)定同位素比率(δ13C 值)代表了植物整個的生長季的水分利用率(WUE)[16]。通過穩(wěn)定同位素δ13C 分析植物水分利用率(WUE)的公式為:
式中:Ca為大氣CO2濃度;δ13Ca為大氣CO2碳同位素比率;δ13Cp為植物葉片碳同位素比率;a為CO2從空氣中擴散過程的碳同位素分差(4.4‰);b為RuBP 羧化酶在同化CO2過程中對13CO2的判別值(≈29‰);ΔW為葉片內(nèi)外水蒸汽壓差(可根據(jù)實驗期間觀測的大氣溫度和濕度計算獲得)。
用德國Elementar 公司Vario EL III 型元素分析儀測定葉片總N 的含量(%)。葉片光合氮利用率
(PNUE)為光合速率A和葉片總N 含量的比值。
1.2.3 環(huán)境因子測定 分別選取夏秋季的每月月中的天氣晴朗、光照穩(wěn)定的中午,測定樣地的實際光照強度,與空地光照強度比較,即獲得其相對光照強度每月重復測定樣方內(nèi)的光照強度。對每月測定的日照強度計算平均值。在生物量測定的樣方內(nèi),采集每個樣地內(nèi)的表層土壤(0~10 cm)樣品,帶回實驗室自然風干、研磨。通過硝化法、分光光度法測定其N,P 含量[17]。按比例(土:水=1:5)取樣,用去離子水充分浸泡、振蕩,離心或過濾后取上清,分別用鹽度計和pH 計測定其鹽度和pH 值。5 種生境的環(huán)境因子如表1 所示。
表1 5 種生境樣地的環(huán)境因子
應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7.0 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不同生境下的生物量和光合作用參數(shù)進行比較和差異顯著性分析(One-way ANOVA,LSD 法),當p>0.05 為沒有顯著差異;采用線性回歸對葉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葉片δ13C 值、植株總生物量和葉片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進行回歸;采用逐步回歸對植株生物量、光合作用參數(shù)和生境的光照強度、土壤鹽度和pH、土壤元素含量等進行回歸分析。使用Sigmaplot10.0 繪圖。
5 種生境的老鼠簕植株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其分配情況如圖2 所示。在林窗生境中的地上生物量顯著高于其他樣地,而秋茄和白骨壤林下的地上生物量最低。地下生物量最高值(4.62±0.93 g)出現(xiàn)在光灘的樣方中。
圖2 不同生境老鼠簕植株的地上生物量(AGB)和地下生物量(BGB)
2.2.1 葉片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率 5 種生境下老鼠簕成熟葉片的凈光合速率A、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E和水分利用率WUE的變化趨勢如圖3 所示。其中,林窗、林緣和光灘3 種生境下A和gs達到最高,而林下生境不利于葉片的光合作用。蒸騰速率E在林下較低,而在光灘生境中達到最大值。WUE在林窗達到最大,而在林下和光灘生境最低。
在5 種不同生境中,老鼠簕成熟葉片WUE與δ13C 值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R2=0.301,P=0.015);總生物量與葉片PNUE具有極顯著的正相關(R2=0.525,P=0.001),如圖4 所示。
圖3 不同生境老鼠簕植株成熟葉片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率
圖4 老鼠簕植株成熟葉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葉片δ13C值(A)、葉片的光合氮分利用效率(PNUE)和植株總生物量(B)的相關關系
2.2.2 葉片光響應曲線 5 種生境的老鼠簕植株成熟葉片的光響應曲線如圖5 所示,圖中,Amax為最大光合速率,LCP 為光補償點,LSP 為光飽合點。林窗生境中的植株葉片最大光合速率(Amax)最高;而兩種林下生境中的Amax均最低,葉片光合能力最弱。光補償點(LCP)和光飽和點(LSP)的變化趨勢與Amax相似。在林窗、林緣和光灘的生境中,葉片光合能力都處于較高水平,林窗的光照強度最有利于老鼠簕的光合作用。
圖5 不同生境下老鼠簕植株成熟葉片的光響應曲線
在光照強度、土壤pH 值、土壤鹽度、土壤總氮和總磷含量等諸多環(huán)境因子中,老鼠簕植株的總生物量與光照強度存在顯著的相關性(R2=0.515,P=0.009),與葉片光合速率也存在顯著的相關性(R2=0.557,P<0.001)(參見表2);其他指標均不顯著相關。
紅樹林是熱帶地區(qū)碳儲量最豐富的森林之一[18]。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紅樹林碳庫的評估成為研究熱點,并為紅樹林造林提供諸多信息。我國紅樹林是全球紅樹林天然分布的北界,在植被生物量碳庫上較熱帶地區(qū)的碳庫為低[19]。老鼠簕灌叢作為我國紅樹林的主要下木層植被,大大增加了紅樹林的植被碳庫[8]。因此,對于紅樹林內(nèi)、林緣和光灘等不同生境條件下老鼠簕的光合固碳能力開展研究,有助于從固碳機制上揭示老鼠簕灌叢碳庫累積的影響因子,為紅樹林人工造林的物種配置模式和造林增匯措施提供理論依據(jù)。
表2 不同生境老鼠簕的生長/光合特性與主要環(huán)境因子的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深圳福田紅樹林區(qū)的老鼠簕灌叢主要分布在秋茄林、白骨壤林內(nèi),也出現(xiàn)在林間空地、林緣和光灘上(圖1)。從生物量的分配來看,在林窗、林緣和光灘的老鼠簕植株地上生物量累積大大高于林下生境(圖2)。這與其葉片的光合速率有關(圖3):在林窗、林緣和光灘生境下,成熟葉片能獲得更多的光能,從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同時,光灘的植株也增加了根生物量的比重,提高其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以支持高的光合作用消耗。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反映了植物生長中資源和能量分配的一般特征[20-21]。在本研究中,在秋茄林和白骨壤林內(nèi),老鼠簕植株葉片的光合速率低、植株生物量較低,而林窗生境具有最高的總生物量??梢姡鲜蠛{植株的生物量分配策略與光照強度密切相關。
植物的氣孔是葉片獲取CO2的通道,也是葉片水分蒸騰的門戶。葉片光合速率增大,消耗CO2增多,葉片通過調(diào)節(jié)氣孔開度,增大氣孔導度(gs)來加速外界CO2向葉細胞內(nèi)的擴散,彌補CO2的消耗[16]。植物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權衡,與植株有機碳固定密切相關,體現(xiàn)了植物生物量形成的物質(zhì)基礎[22]。在本研究中,林窗、林緣和光灘的老鼠簕葉片光合同化速率最大;但光灘的老鼠簕葉片蒸騰速率最大,說明光灘的高光強顯著提高了葉片水分蒸騰,使得葉片的水分利用率降低。林窗和林緣的老鼠簕植株的水分利用更具保守性,這一特點符合老鼠簕在的分布特征,即老鼠簕在林窗和林緣生境下能進行最佳的光合同化和生物量積累。葉片δ13C反映了同化速率與氣孔導度的平衡(內(nèi)在水分利用效率),葉片的δ13C 值越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就越高[23]。本研究中,老鼠簕葉片δ13C 值的變化與葉片WUE的變化是趨勢一致,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圖4)。可見,中等光照強度下老鼠簕葉片較高的WUE是提高其碳同化的有效手段,而低光照條件對光合速率的抑制、高光照條件對蒸騰作用的促進均降低了其生物量積累。另外,葉片中N 直接或是間接參與光合作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植物葉綠素、光合速率、暗反應的主要酶等有所影響[24]。PNUE代表單位葉片N 的凈碳同化率,有效地指示了植物捕獲碳源而付出的N。本研究中,老鼠簕葉片PNUE與植株總生物量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圖4),暗示了其投入光合作用的N 越多,光合捕獲的碳也更多。
從葉片光合能力上,5 種不同生境中老鼠簕葉片光響應曲線的結果顯示林下Amax低下;林窗生境的葉片Amax最高;林緣和光灘的Amax有所下降的趨勢(圖5);LCP 和LSP 的變化趨勢也有類似趨勢,且LSP 的最大值出現(xiàn)在林緣生境。這一結果與光合固碳速率的變化趨勢較為一致,說明林窗和林緣是老鼠簕光合能力最佳的生境,最適于老鼠簕植株的生物量碳累積。
綜合老鼠簕生長的5 種生境的環(huán)境因子,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光照強度是影響其生物量積累和光合碳同化的關鍵生態(tài)因子(表2)。在郁閉的冠層下,老鼠簕植株的生長和光合能力均受到抑制,而林窗和林緣生境的光合強度使其光合固碳達到最適。在光灘的強光照生境中,老鼠簕也能進行較高的光合固碳;但強光加速葉片水分喪失,降低WUE,進而抑制地上生物量累積??梢姡庹諒姸仁菦Q定老鼠簕林下生長的重要因子。在林窗和林緣,光合速率和與光合速率有關的各項指標均處于高水平,說明在光強40%~80%的林窗和林緣環(huán)境中,老鼠簕可以通過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加速生長。
光是植物必需的資源之一,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演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又是影響植物形態(tài)和生理功能、調(diào)控植物生長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21,25]。紅樹林是濱海藍碳的重要貢獻者,其固碳效率顯著高于熱帶雨林[18]。因此,對于紅樹林下木層植被碳庫而言,雖然郁閉的紅樹林冠層下老鼠簕僅貢獻了5%~10%的植被碳庫[8],但在40%~80%的中等光照強度下老鼠簕對群落總碳庫的貢獻將達到最大值??梢?,在深圳福田紅樹林中,老鼠簕灌叢的固碳率不容忽視,是該區(qū)域紅樹林藍碳的重要組成。從濱海濕地生態(tài)修復的角度而言,物種配置對于紅樹林植被碳庫極為重要[11]。因此,在我國紅樹林造林中,通過在林下種植老鼠簕灌叢可提高植被碳儲量,也能提升紅樹林的固碳效率,起到更好的減排效果。從固碳效率提升的角度看,還可對冠層植物群落的郁閉度進行適當控制,使其光照強度維持在40%~80%之間,以提高老鼠簕的生物量固碳。
深圳福田紅樹林區(qū)的林窗生境下,自然生長的老鼠簕灌叢光合能力、光合固碳速率和地上生物量累積均高于林下、林緣和光灘生境,而達到最大;林下生境最不利于老鼠簕植株固碳;光灘的老鼠簕植株具有較高的地下生物量累積,但由于其蒸騰速率高、水分利用率低下,其植株固碳和生物量低下。光照強度是決定5 種生境的老鼠簕植株固碳的關鍵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