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
【摘 要】??目的: 探究老年腦梗死患者接受早期中醫(yī)護理干預的效果。 方法: 將老年腦梗死患者100例,以雙盲法,隨機分組,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組同時配合早期中醫(yī)護理干預,分析2組干預的結果。 結果: 實驗組總有效率(98.00%)明顯較對照組總有效率(72.00%)高,P<0.05;實驗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其ADL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 結論: 老年腦梗死患者接受早期中醫(yī)護理干預,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老年腦梗死;中醫(yī)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146-01
老年腦梗死,其有著較高的殘疾率、死亡率,多數(shù)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xiàn)后遺癥的情況,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研究顯示,在為腦梗死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同時配合有效護理干預,則可更好對其預后改善。本研究主要對老年腦梗死患者接受早期中醫(yī)護理干預的效果作觀察,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將老年腦梗死患者100例,以雙盲法,隨機分組,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每組為50例。
納入標準:a:經CT、MRI確診為腦梗死;b:年齡60歲以上;c: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標準:a:精神或智力障礙者;b: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c:難以積極對本研究配合者。
實驗組中,年齡60歲-80歲,均值(65.89±3.20)歲,病程4h-15h,均值(8.13±1.20)h,男28例,女22例。對照組中,年齡61歲-81歲,均值(66.92±4.14)歲,病程5h-16h,均值(7.96±1.17)歲,病程5h-14h,均值(8.20±2.36)h,男29例,女21例。對比2組老年腦梗死患者的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為:
a:體位訓練
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指導患者對體位變換,協(xié)助其由臥位訓練向坐位訓練轉變,直至患者可站立,以此對身體僵硬等情況的出現(xiàn)預防。
b:行走訓練
囑咐患者首先平地走動,走動能力改善時,囑咐其對上下樓梯練習,從而對其關節(jié)功能恢復促進。
c:生活技能訓練
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其自行換衣物、吃飯、洗漱,鍛煉生活技能,將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d:上下肢功能訓練
指導患者合理對上肢擺放,做伸展活動,從而有效鍛煉其上下肢功能。
實驗組同時配合早期中醫(yī)護理干預,具體為:
a:中藥調理
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機體情況,選擇合理的藥物,常用的藥物主要為12克鉤藤、12克牛膝、12克天麻、15克白芍、15克麥冬、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甘草,以上藥物水煎,患者口服用藥,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用藥。
b:推拿干預
采用彈撥、按、捻等手法實施穴位推拿,主要為患者的足三陽和手三陽經腧穴,每天進行1次推拿。
c:針灸療法
采用毫針(28號)于曲池穴、人中穴、百會穴、合谷穴等實施針刺,每天進行1次針刺,連續(xù)實施3個月的干預。
1.3 觀察指標
對2組護理的效果作觀察,即顯效:疾病癥狀較治療前改善,改善90%及以上;有效:疾病癥狀較治療前改善,改善40%-89%;無效:疾病癥狀較治療前改善不足40%;顯效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同時分析2組干預后NHISS評分(評價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越低,即神經功能恢復越好)、ADL評分(評價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越高者,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的差異性。
1.4 數(shù)據(jù)分析 數(shù)據(jù)經SPSS21.0軟件作統(tǒng)計學處理,P<0.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組效果分析 實驗組總有效率(98.00%)明顯較對照組總有效率(72.00%)高,P<0.05。如表1:
2.2 組NIHSS、ADL評分分析 實驗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其ADL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如表2:
3 討論
腦梗死患者,其腦部組織系統(tǒng),存在供血不足的情況,多數(shù)患者伴有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等癥狀,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可出現(xiàn)昏迷的情況。為腦梗死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其主要是從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行走訓練、平衡訓練等方面出發(fā),其強調肢體功能的恢復,但是研究顯示,僅為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其效果并不理想,難以從根本上對患者的相關不良狀態(tài)改善。
中醫(yī)護理應用于腦梗死患者中,對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著積極的意義。中藥調理中,多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起到活血通絡、散瘀止痛、清熱涼血的作用;推拿干預可改善和調節(jié)患者氣血,獲得疏通經絡的作用,防止患者肌肉的萎縮;針刺能夠對穴位刺激,發(fā)揮醒腦開竅、活血通絡等的作用,全面對大腦供血改善,明顯恢復患者的功能障礙。
綜上所述,早期中醫(yī)護理應用于老年腦梗死患者中,可獲得較好的效果,更好促進腦梗死患者預后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何曉燕.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早期中醫(yī)護理和現(xiàn)代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5):174-174.
[2] 唐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中醫(yī)護理和現(xiàn)代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9):69-70.
[3] 黃美.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早期中醫(yī)護理和現(xiàn)代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 (2):118-119.
[4] 周照華.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中醫(yī)護理和現(xiàn)代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 33(14):135-136.
[5] 吳愛華,殷珺.早期中醫(yī)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作用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2):163-163.
[6] 沙依拉·艾力亞斯,張坤.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中醫(y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 9(21):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