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麗
春天,一年中最美的時節(jié),孕育著希望,放飛著夢想;春天,溫暖而愜意,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撲面而來的溫暖中經(jīng)常會有一幅如詩的畫面浮于腦?!猴L十里不如你。那是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和滿眼愛意的教師在校園春風中的相互告白,在生命最美的時光里,感謝遇見。
2020年的春天似乎來得晚了一些,拂面春風中似乎殘留著嚴冬的寒意,我們相約的校園相見日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不得不延期。
班級微信群里———
“孩子們,你們可好?”
“臣一切安好!皇上放心!”
“老師,我們很好,您也要注意身體!”
……
學生的幽默讓我愉悅失笑,還是這般陽光可愛。沉穩(wěn)的孩子讓我溫暖欣慰,依舊如此懂事可親。
“老師好想聽聽你們的聲音,看看你們的笑臉!”
“老師,我們視頻一下!”
“老師,我在這里哦!在我身邊的是我媽媽。”
……
看著一張張青春活潑的臉龐,聽著一句句真誠熱情的話語,我的眼睛濕潤了,有你們,便是春天!
22年從教生涯,22個春天,我與學生共沐春風暖陽,共賞天街小雨,在潤物無聲中共同成長。記憶的空間里一個個難忘的片斷鮮活而立體。
2003年的春天,調(diào)入新學校近半年,期待中的語文教師崗位一直沒有青睞于我,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我服從學校安排,轉(zhuǎn)崗歷史教師。就在上崗不久,“非典”爆發(fā),學校放假。我把兩歲的女兒送回老家,按學校要求定時到校報到。
生活的突變雖然有時讓人措手不及,但也意味著挑戰(zhàn)的開始。那一年,我的學生統(tǒng)一收看太原市教育局組織的空中課堂,他們體會到了主動學習的樂趣,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我則在家里苦練師能,如久旱的禾苗肆意吮吸著知識的甘露,和學生一起傾聽市優(yōu)秀教師的專業(yè)授課,認真研究初中三年的教材教參,閱讀《中國通史》《全球通史》《唐太宗傳》《陶行知教育文選》等書籍,收看《百家講壇》《探索發(fā)現(xiàn)》等電視節(jié)目,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探尋燦爛的中外文明,感受先賢的厚重靈魂。從那時起,我愛上歷史,愛上歷史帶給我的視野和思考,我要把這種愛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擁有歷史的智慧,讓他們在中華文化的涵養(yǎng)中變得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
有思想的教育者,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融入創(chuàng)新元素,在求索真知的路上引導學生。“非典”疫情過后,我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雖然當時歷史課不是中考科目,但我要求自己每一個細節(jié)都盡量設計完美,講解到位。我不斷思考讓課堂有趣味有新意的方法,和學生一起踏足于常家莊園、雙塔寺、晉祠等“自家”名勝古跡,感受身邊的歷史,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學生們品嘗著我精心烹制的歷史“趣味大餐”,食之如飴。我撰寫的多篇教育教學論文也發(fā)表于國家級、省級刊物。
電影《中國機長》中有一句話引人共鳴:“請相信我們,我們受過專業(yè)的訓練,有信心有能力保證您的安全?!泵總€行業(yè)都需要精湛的專業(yè)技能,教育需要教師具備全專業(yè)屬性,即教師學的專業(yè)性、教的專業(yè)性和學科專業(yè)性。只有勤于鉆研,用思想行走的教師,才能越走越遠。
2003年的春天,我收獲著一位教師走向?qū)I(yè)的喜悅。讓教育充滿研究,讓研究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成為我一直追求的教育理想。
2008年春天的汶川地震,太原市也震感強烈。當時我正在給初三學生上課,教室的傾斜搖晃深深定格在我的記憶中。是發(fā)生地震了嗎?那一瞬間我來不及細想,下意識地讓學生鉆到桌下,忘記了自己還站著,來不及有更多的想法。感覺到桌椅搖晃稍微減弱了些,我第一時間讓學生快速離開教室??粗械膶W生有序離開教學樓疏散到操場,我才想起了緊張。真的是地震了??!突然間想起上小學的女兒不知道是否也緊急疏散了,給老師打電話,卻已經(jīng)斷網(wǎng),撥打不通。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遠在四川的同行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存的空間,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師愛的最高含義,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擔當與責任。雖然在死神面前誰都不是強者,但那一瞬間,教師是孩子們眼中值得依賴的強者。輕生死、重大義,乃是我們教師的本色。不同于父母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廣泛的付出,沒有貴賤智愚之分,沒有血緣親疏之別,這是他們傲視死神的精神資本!
綠樹成蔭的夏日,我的入黨前談話在與市教育局黨委黨建處領導親切的交談中進行。“如果地震時你在教室上課會怎么辦?”“我當時就在教室上課,我會第一時間讓學生離開教室,如果來不及,我會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學生的生命,這是老師的職責所在!”我心中正義凜然,領導微笑著,辦公室里鮮花明艷。
2008年的春天,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神圣的職業(yè)感。若愛,請深愛;若教,請全力以赴。
2012年的春天,我忙碌著和同行們編寫中考教輔書、編制中考模擬題,研究中考方向,并有幸成為一名公益教師,擔任太原市中考名師公益課堂輔導工作,每周六日前往教育局指定學校輔導自愿報名的學生。也是這個春天,釣魚島問題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維護領土主權,捍衛(wèi)國家尊嚴”是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喊。釣魚島問題折射著歷史上的中日關系和我國外交歷程。如何以考題為載體,在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讓學生體驗國家對于領土主權寸步不讓的決心?我和公益課的名師們交流討論,告訴學生要用歷史的視角看待中日關系,用史實有理、有力、有節(jié)地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讓學生在解答問題中感受愛國思想。
3個月時間,每周上課我都精心準備,耐心輔導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層次的學生,利用郵箱給他們發(fā)送學習資料、答疑解惑。記得中考前的最后一次輔導,教室里坐滿了學生,看著他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我站在講臺上又不由自主地開始了3個小時滔滔不絕的講解:“努力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符合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時代的要求……”慷慨激昂中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延時半個小時,一些學生還圍著我問問題,我不厭其煩地為他們解答。有位學生感激地說:“老師,謝謝你!我能留你的電話號碼,隨時向你請教問題嗎?”當我給他電話號碼后,他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瞬間我被感動了。純樸的師生情,令我感到了做教師的幸福,之前的辛苦付出此刻被那一個鞠躬、那一個眼神融化為暖流涌動在心間。回家的路上,我才想起女兒還一個人在家沒吃午飯。
2012年的春天,我讓學生們深切體會到:歷史教訓讓我們懂得弱國無外交;民族恥辱讓我們銘記愛國需要理性、勇氣和凝聚力。讓正義尊嚴、和平強大根植在每個生命中,我責無旁貸!做中國教師,我自豪!
2020年的春天,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打亂了這個春節(jié)的寧靜祥和,快樂熱鬧的假期變成宅居,新學期卻依然牽著春天的手如期而至。“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師”,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們積極努力地做好直播課,用行動踐行師者之責。我們更沒有忘記作為公民的基本道德,自尊自律,嚴防嚴控,我們是學生的鏡子和引導者,堅守、堅持、堅強、堅毅是我們要傳遞給學生的信念和能量。
我作為直播教師的一分子,除全身心投入保證課堂高品質(zhì)、高質(zhì)量外,更加清晰地意識到立德樹人的重要性。授課中我和學生講鐘南山院士在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舍身救國的故事,告訴他們,做人就要做一個有大愛、有大義、有專業(yè)、有貢獻的人,做一個敢說真話、有信仰、有擔當、有誠信的人。我向?qū)W生講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者孟子提出“要按時令進山伐樹,不要過分捕撈魚鱉”的思想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早已在古人的哲思中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今天一些人卻為受益驅(qū)使,違反自然生物規(guī)律,大肆捕殺野生動物,讓人類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學生們的反饋信息讓我看到了他們面對困境正學著認識世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雖然他們的思考不夠成熟,但卻呈現(xiàn)出了健康成長的良好態(tài)勢。
已上高三、在家學習的女兒突然對作完直播課的我說:“媽媽,我今年高考想報考師范院校,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她曾經(jīng)埋怨我自私,就想著自己的工作,不管自己的孩子,立誓堅決不做老師。我感嘆:每個人生命的寬度和厚度都是自己在成長的歲月里構筑的,尤其是在遭遇重大事件的時刻。
2020年的疫情防控戰(zhàn),加速了教師走向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步伐———為品格授、為弱者傳、為思者解、為未來教,也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有主見、會思考的自己,在與變化的世界相處中知道自己該如何成長。
每一個春天里,在教育的舞臺上,在眾多的舞者中,也許我的舞姿不是最美的,但我一定做最努力的,因為我一直追求那一份最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希望每一個春天里,我的女兒、我的學生都能在春風十里中自信滿滿,向前奔跑;更希望在特殊的春天里,能聽到孩子們的生命拔節(jié)聲,愿你們不負韶華,舒展新枝,搖曳新夢,做有靈魂有故事的人!
(作者單位:太原第十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