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萌 馬小翠 何巖
內(nèi)容摘要:《日出》與《第一爐香》都是以女性在新社會的謀求之路為故事底本進行寫作的,在塑造的角色的身份上也有所對應(yīng)。通常文學(xué)評論將視角放在陳白露與葛薇龍的比較上,因為兩人都是新女性的謀生故事底本中的新女性形象。但是在不同的主題表述與社會背景下,對于相似角色的塑造亦可以看出女性價值觀的轉(zhuǎn)變。處于相似年齡相似身份地位的顧八奶奶和梁太太在文章中分別以屈從于男性和反抗倫理固有思想的角色出現(xiàn)。從這些相似角色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女性在不同的主題表述下不同的價值取向。
關(guān)鍵詞:日出 第一爐香 女性價值觀 男權(quán)屈從 違背倫常 物質(zhì)與情欲
曹禺的《日出》與張愛玲的《第一爐香》的故事主題都是女性在新社會的謀求之路,所不同的是由于兩位作家的主題傾向不同,導(dǎo)致其在塑造角色時的側(cè)重點也不同。曹禺的《日出》發(fā)表后,對于作品的主題《大公報·文藝》曾組織過一次大規(guī)模的評論活動,其中陳荒煤認為“曹禺給我們畫出了那些罪惡的表面, 而沒有給我們把那些罪惡的‘根掘出來,換句話說,曹禺僅僅突擊了一些‘現(xiàn)象,而沒有突擊‘現(xiàn)實”[1]。對于這個問題,曹禺在《我如何寫〈日出〉》中做出了回應(yīng),認為陳荒煤所說的“現(xiàn)實”可以歸結(jié)為“損不足以奉有余”,而對于“現(xiàn)實”是如何產(chǎn)生的,他也并不能做出解釋,他說道:“《日出》這種悲劇的原因果若能由一個劇作者找出來,說出究竟,那未免視一個寫戲的人的本領(lǐng)太高了?!盵2]因此可以確定《日出》的主題是“損不足以奉有余”,其創(chuàng)造角色也是為了服務(wù)這個主題,因而角色就表現(xiàn)出某種傾向性,與張愛玲作為女性作家立場上寫作的女性角色表現(xiàn)出不同。
一.男權(quán)屈從與違背倫常
顧八奶奶與梁太太的立場與角色塑造是相似的,她們都與主要女性角色形成了對立,并且在社會階層中都屬于有錢的孀婦。不同的是顧八奶奶被自己包養(yǎng)的面首稱作“老妖精”,處處宛如跳梁小丑,而梁太太“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滿清末年的淫逸空氣,關(guān)起門來做小型慈禧太后”。[3]這樣的差距源于作家對于自己文章的主題把握的不同,因而角色的定位不同,所反映的女性價值觀也不同。
梁太太是作為引誘年輕少女墮落的角色出現(xiàn)的,她本人就將自己的美貌作為進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甚至不惜與自己的兄長關(guān)系破裂。在她成功得到遺產(chǎn)后,為了鞏固自己固有的人際資源,她培養(yǎng)出睨兒與睇睇用作出賣的資源。她用金錢控制了睇睇的家人以此掌控著睇睇,在她違背了自己的后毫不留情的放逐了睇睇。對于葛薇龍她也未曾表露出親情,她希望葛薇龍能給自己賺錢,于是在葛薇龍因喬琪喬傷心想回上海時,她決心與喬琪喬謀劃留下葛薇龍,讓葛薇龍為兩人賺錢,在喬琪喬表現(xiàn)出結(jié)婚的猶疑時,梁太太殘忍的分析闊小姐雖然能讓喬琪喬入贅,但是會處處局限他,而愛他的葛薇龍是不會的。等到葛薇龍不能賺錢了還可以拋棄葛薇龍,因為“等她不能掙錢養(yǎng)家了,你盡可以離婚。在英國的法律上,離婚是相當困難的,唯一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對方犯奸的證據(jù),那還不容易?”[4]拋棄的手段竟是葛薇龍為二人掙錢的手段,其用心之狠毒不言而喻。張愛玲站在女性立場上將這類價值觀被物欲、情欲摧毀的女性描繪的入木三分。
而《日出》中,為了對比陳白露的美艷、純潔、在物欲沉淪與道德清醒中的掙扎,顧八奶奶更多顯示出丑陋,愚蠢與墮落階級的虛弱,為了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曹禺將顧八奶奶塑造成了一個丑角。由于曹禺更多是從大眾視角進行刻畫,因而顧八奶奶的丑顯得類型化,其表現(xiàn)出的外形的丑陋與思想的虛弱就顯得極端甚至不真實。并且,《日出》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表現(xiàn)“損有余以補不足”的黑暗,顧八奶奶奶奶在劇作中并沒有“損”的行為,相反她更多是作為“被損”的形象承受著男性、年輕女性或者說是作者的嘲笑與憐憫。這也與曹禺的男性視角寫作有關(guān)。
顧八奶奶出場時,她的丑陋除了表現(xiàn)為艷俗粗壯的外形,更多的表現(xiàn)為東施效顰的尷尬與自我欺騙式的謊言中,例如興高采烈不知所謂的笑與宛如陷入譫妄般的天真快樂。但這種“丑”來源于顧八奶奶對于男權(quán)審美的無意識附和,在后文中,這種審美附和乃至于男權(quán)意識的附和也進一步有所體現(xiàn)。她盲目的崇拜男性的能力,說“潘四爺是個頂能干的好人,用個文明的詞,那簡直是空前絕后的頭等出品:地產(chǎn),股票,公債,哪一樣不數(shù)他第一?我的錢就教他調(diào)派?!鄙踔烈虼藢Λ@得潘四爺寵愛的陳白露也羨慕不已“可是你看,你一眼就看中了他,抓著他,你說個“是”,他不說“不”字,所以我說你是中國頂有希望的女人”[5],將一個女性的價值等同于男性對于她的看法。她盲目的遵從男權(quán)社會定下的規(guī)則,對于時不時出軌的“面首”也想盡一盡三從四德的本分,“加點代價”[6]以此獲得胡四的衷情。顧八奶奶體現(xiàn)的是在特定年代下的一種女性價值觀,也是男性眼中的一種女性價值觀。
二.物質(zhì)與情欲的支配者
在一定程度上陳白露和葛薇龍的性格是極其相似的,她們都對所處的社會表現(xiàn)出厭惡和依戀,掙扎后在物質(zhì)的利誘下選擇做金錢的奴隸。曹禺和張愛玲在塑造她們時,讓她們都以知識分子的形象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之中,以此展現(xiàn)在現(xiàn)實社會的逼迫下,一個女性從“純真”轉(zhuǎn)向被欲望驅(qū)使導(dǎo)致“墮落”的整個過程。給相似的人以不同的結(jié)局,這與曹禺與張愛玲的創(chuàng)作角度不同有關(guān)。曹禺是站在男性的立場上塑造這個角色,其更加側(cè)重道德與人欲的掙扎而張愛玲則從女性本身出發(fā),看到了情欲對于女性的影響。
在《日出》中陳白露是一個厭惡人與人之間的阿諛奉承,但又追求奢侈的生活的人。她在內(nèi)心掙扎,最終認為太陽不屬于自己,選擇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對于自己的出身也自述到“出身,書香門第,陳小姐:教育,愛華女校的高材生?!盵7]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她應(yīng)是一個有著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但是卻淪為了人人厭惡的交際花,她的墮落是以她追求奢侈生活而開始最后對現(xiàn)實生活絕望而結(jié)束,她把希望寄托在了所謂的紳士和成功人的身上,用他們來達到自己的欲望,這讓她陷入了深淵。因此陳白露重新以交際花的姿態(tài)站在了讀者的面前,她開始穿梭在富商大賈之中,在這個過程中陳白露迷茫和不知所措,一味地也開始阿諛奉承,迎合世俗,但是她的驕傲和軟弱讓她無法自拔反而越陷越深。在迷茫和痛苦之中,對于方達生的來臨讓她感到了一絲喜悅,表現(xiàn)出了少女對愛情的向往,因此她企圖通過方達生來跳出厭惡的圈子,以此結(jié)束墮落的人生。但是,隨著小東西的出現(xiàn),她看到弱小的群體在社會中所面臨的摧殘,打破了最后一點的希望。當最后一點希望破滅的時候,陳白露選擇了結(jié)束生命以此尋求解脫。猶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盵8]
在《第一爐香》中葛薇龍是以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出現(xiàn)的,在無力承擔學(xué)費的情況下投靠了姑媽梁太太,在享受梁太太提供的舒適生活中開始向往高品質(zhì)的生活,開始變得貪慕虛榮。葛薇龍本是一個在質(zhì)樸中透著高貴的女孩子,“她的臉是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屬于過了時的粉撲子臉,她的眼睛長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纖瘦的鼻子,肥圓的小嘴,白凈的皮膚,面部表情顯出溫柔敦厚的中國情調(diào)?!盵9]對她的描述很難把她與交際花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她的貪婪把她推向墮落的深淵,在這個過程中梁太太的推波助瀾與她自身對金錢的欲望戰(zhàn)勝了本真。第一次在梁太太的引誘下步入那個陰森恐怖的圈子時,葛薇龍感到惶恐和害怕,隨之帶給她的生活上的物質(zhì)滿足讓她沉淪,葛薇龍開始在梁太太的慫恿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交際花。在認識了喬琪喬以后,葛薇龍被他的容貌所吸引,對于愛情的向往,讓她徹底迷失了自己,在梁太太的陰謀下,他和浪蕩子喬琪喬結(jié)婚,甘愿成為喬琪喬的掙錢的奴隸。葛薇龍與陳白露最大的一點不同在于她為了情欲完成了最終的墮落。
陳白露和葛薇龍是時代的犧牲品,她們都在被時代所掌控著命運,為了擺脫被欺辱的命運,不惜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用男性來達到欲望從而進入上流社會。同樣是成為了交際花,卻走上不同的道路,她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陳白露在滿是污垢的社會中過著自我麻痹且享受的生活,在希望破碎和榮華富貴化為齏粉后她選擇結(jié)束生命。而葛薇龍則是在清醒的自責與物語的沉淪中不斷掙扎,最后臣服于情欲對她的支配,走上了毀滅的道路??梢哉f在兩性視角下,曹禺更注重對于女性是如何在社會的逼迫下墮落的描寫。而張愛玲則更傾向于對于女性自身感受的描寫。
參考文獻
[1]李群.《大公報·文藝》對《日出》主題思想的集體評論[J]天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5)
[2]曹禺.我如何寫出《日出》[N]大公報:天津版,1937(13)
[3]張愛玲.傾城之戀[C]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53
[4]曹禺.曹禺經(jīng)典劇作[C]巴蜀書社出版社,165—329
[5]金宏宇,呂麗娜.《日出》的版本與修改[J]湛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2)
[6]王俊虎.略論曹禺的藝術(shù)體驗與創(chuàng)作心理[D]陜西師范大學(xué) 2003
[7]王瑋凡.淺析曹禺《日出》中陳白露悲劇命運的成因[J]大眾文藝,2017(10)
[8]張國寧.生命三部曲”:曹禺的心理宣泄與自我確證[J]山東師范大學(xué)
[9]謝亞鋒.《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形象淺析[J]科技信息研究,2007(24)
[10]祝宇紅.《沉香屑 第一爐香》的多重主題及其英法小說譜系[J]現(xiàn)代中文學(xué)刊,2013(05)
注 釋
[1]李群.《大公報·文藝》對《日出》主題思想的集體評論[J]天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5)
[2]曹禺.我如何寫出《日出》[N].大公報:天津版,1937(13)
[3]張愛玲:《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第13頁
[4]張愛玲:《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第50頁
[5]曹禺:《曹禺經(jīng)典劇作》,巴蜀書社出版社,第221頁
[6]曹禺:《曹禺經(jīng)典劇作》,巴蜀書社出版社,第224頁
[7]王瑋凡:淺析曹禺《日出》中陳白露悲劇命運的成因[J]大眾文藝,2017(10)
[8]張國寧:“生命三部曲”:曹禺的心理宣泄與自我確證[J]山東師范大學(xué)
[9]謝亞鋒:《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形象淺析[J]科技信息研究,2007(24)
(作者介紹:潘曉萌,馬小翠,何巖,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漢語言文學(xué)系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