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慶萍
關(guān)于水果是否要加熱吃的問題,專家說并不是所有人在吃水果的時候都必須熱著吃,脾胃較弱、體質(zhì)偏寒怕冷的人,比較適合把水果熱一熱再吃,如果本身體質(zhì)就偏熱,沒有必要把水果熱著吃。
水果含有碳水化合物、果膠、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大部分維生素對熱不穩(wěn)定,在加熱的過程中,維生素C 會被破壞,所以一般不建議水果加熱后吃。
不過,若外界環(huán)境溫度低,怕涼的人可以把水果加溫后進食。例如放在溫水里溫一下,或者放進微波爐里稍微轉(zhuǎn)一轉(zhuǎn),燉雪梨、烤橙、水果粥、水果茶等只是增加水果的食用方法或增加食物的風(fēng)味,并不推薦作為吃水果的常規(guī)做法,油煎方式無疑更應(yīng)該盡可能少用。
專家建議,水果最好是原汁原味原形吃,這樣可以讓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xiàn)。水果加熱吃要因人而異,不可盲目,要根據(jù)自己的腸胃功能和吸收能力而定,健康的成人吃水果每天保持在200~350 克就能滿足膳食要求。
下面介紹幾種適合加熱吃的水果。
冰糖燉雪梨是一道傳統(tǒng)的特色甜點小吃。梨潤肺清熱,生津止渴,與冰糖同用,可增強潤肺止咳作用,治療小兒肺燥咳嗽、干咳無痰、唇干咽干等癥。梨中較多糖類物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容易被人體吸收。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有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化瘀的功效。制作時將鮮山楂洗凈后,去籽、切片,盛入杯中,加入茶葉一起沖泡,制成山楂茶。常飲用山楂與茶葉泡成的山楂茶,有明顯的降低血清膽固醇、降血壓、利尿、鎮(zhèn)靜等功效。另外,還可消積食、清瘀血、止腹瀉、解毒化痰,以及輔助治療小兒疝氣。
橘子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將橘肉和茶葉用開水泡制后飲用,對防癌有一定效果。用新鮮橘皮與白糖一同沖開水喝,有理氣消脹、生津潤喉、清熱止咳的作用。
用紅棗與茶同泡,常飲有明顯的防癌、抗癌、預(yù)防心血管疾病和健脾開胃的作用。紅棗與茶葉、甘草煎湯飲用,對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婦女更年期盜汗等均有改善作用。
用菠蘿和雞肉、牛肉一起做菜,可以增加食欲。菠蘿中含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酶,能降低血壓,并可以預(yù)防脂肪沉積。此外,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還能止咳。
蘋果性涼,味甘、酸,入脾、胃、肺經(jīng),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開胃醒酒、祛濕止瀉之功。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大量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吸附水分,從而使大便軟化,促使大便排出。蘋果中的纖維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也有益,其中的鋅能增強兒童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