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林
摘要? ? 近年來,渭源縣將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和一膜兩年用技術在油葵生產(chǎn)上應用推廣,獲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增產(chǎn)、節(jié)本、增效效果。本文介紹了油葵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主要包括精選良種及種子處理、選地深耕、起壟覆膜、適時播種、查苗與間定苗、打杈疏葉、輔助授粉、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油葵生產(chǎn)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 油葵;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565.5.048? ? ? ? 文獻標識碼? ? B
在渭源縣北部半干旱區(qū),年降水量在250~500 mm之間,降水稀少,5~10 mm無效降水較多,又無灌溉條件,而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發(fā)、集雨保蓄、使有限的降水得到充分利用,為作物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土壤水分環(huán)境。該技術得到推廣普及,應用面積逐年增加,作物類型也不斷增多,如玉米、蠶豆、胡麻等。針對渭源縣北部半干旱區(qū)灌溉條件差、降水量少、時間分布不均勻的特點,結合油葵生理特性,采用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將集雨和保墑措施融合,使有限的水資源在油葵生產(chǎn)上得以有效利用,滿足其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擴大種植范圍、提高產(chǎn)量、優(yōu)化品質?,F(xiàn)將油葵全膜覆蓋雙壟溝播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 精選良種及種子處理
根據(jù)當?shù)胤e溫和海拔高度盡量選擇增產(chǎn)潛力大的中晚熟優(yōu)良品種,如矮大頭567DW、高油5號、高油6號、法蘭西矮大頭518、隴葵雜1號等;播前清除雜質、癟小、畸形的種子確保粒粒飽滿,曬種3~5 d后進行包衣或藥劑拌種,保證種子純度和發(fā)芽率。
2? ? 選地深耕
油葵前茬以豆茬、麥茬、油菜茬較為理想,其次為玉米茬。不宜重茬、迎茬或以菊科作物為前茬。為減輕病蟲害發(fā)生蔓延,應實行3~4年輪作[1]。因覆蓋地膜,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坡度小于15°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深耕耙耱,深翻20~25 cm,除去坷垃、根茬,平整地面。
3? ? 起壟覆膜
3.1? ? 覆膜時間
秋季覆膜和頂凌覆膜。秋季覆膜時間為10月中下旬土壤封凍前;頂凌覆膜時間為3月上中旬土壤晝消夜凍時[2]。
3.2? ? 起壟覆膜
起壟覆膜分為機械起壟覆膜和人工起壟覆膜。
3.2.1? ? 機械起壟覆膜。適用于大面積、平整的地塊,采用中型拖拉機牽引覆膜機,將起壟、覆膜一次性完成,只需人工每隔2~3 m壓1條土腰帶,防止大風揭膜。
3.2.2? ? 人工起壟覆膜。適用于種植面積小、地形不規(guī)則、稍有坡度的地塊。一是劃行。用木棒或鋼管制作一個小行距40 cm、大行距70 cm的劃行器,起壟前首先劃行,距地邊35 cm劃1條邊線,沿此線按照小壟、大壟的順序劃行起壟。二是土壤處理。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每劃成一個大小行后,用40%辛硫磷乳油7.5 kg/hm2兌水750 kg/hm2在行內(nèi)噴霧然后再起壟;雜草嚴重的地塊,用33%菜草通2 250 mL/hm2[3]或48%氟樂靈乳油1 500 mL/hm2兌水750 kg/hm2在帶內(nèi)全地面噴霧,每噴完1個大行和1個小行后及時起壟覆膜。三是起壟。用步犁起壟時,來回沿小壟的劃線向中間翻耕起小壟,大壟自然形成,整理好大小壟面,要求壟帶平直、寬窄均勻、壟脊高低一致。四是覆膜。用厚度0.01 mm、幅寬120 cm的地膜,沿邊線開5 cm左右的淺溝,地膜展開后,將靠邊線的一邊放在淺溝內(nèi),用土壓實,另一邊就在大壟中間,沿地膜每隔1 m左右用鐵鍬從膜邊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 m橫壓1條土腰帶。覆完第1層膜后,將第2層膜的一邊與第1層壟膜在大壟中間重疊搭接,從下一大壟壟側取土壓實搭接邊,依次類推,覆完全部田塊。覆膜要求:地膜拉展鋪平、緊貼地面、從壟面取土后應隨機整平,便于降水入滲到土壤中。覆膜后立即打滲水孔,孔間距50~60 cm,滲水孔一定要打在壟溝最低處,以便降水通過滲水孔滲到膜下蓄貯。
4? ? 適時播種
本區(qū)域采用春播種植。在4月中下旬當5 cm地溫穩(wěn)定超過10 ℃時開始播種;一般種植密度以6.00萬~6.75萬株/hm2為宜,株距27~30 cm;可根據(jù)土壤肥力和降水量進行適當調(diào)整,力求合理密植。水肥較好的地塊可適當減小種植密度,水肥較差的地塊應加大種植密度。
采用2臺玉米點播器,將播籽量分別調(diào)為單粒和雙粒,按密度計算的株距,在壟溝內(nèi)用2臺點播器單、雙粒交替破膜點播,深度3 cm左右,播后用細沙土或草木灰覆蓋播種孔,防止孔膜錯位、播種孔內(nèi)土壤遇雨板結影響出苗,最后在地頭播種備用苗,缺苗時移苗補栽用。
采用一膜兩年用技術,在上年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收獲后,不再揭膜和耕地,春季在原地膜上種植油葵。這樣根茬直接還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常年覆膜,土壤墑情較好,同時減少了地膜和人工投入,實現(xiàn)了節(jié)本增效。應保護好地膜,在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收獲時,直接收取果穗,使秸稈站立至翌年播種前再清除,清潔壟面,用細土將破損地膜封好。播種方法同前,將油葵播種在壟溝內(nèi)2株玉米根茬中間,2臺玉米點播器采用單、雙粒交替點播,播后及時用細沙或草木灰封口。
5? ? 查苗與間、定苗
苗期要做好查苗、放苗、補苗、間苗、定苗工作。隨時巡查田間,破土放苗,發(fā)現(xiàn)缺苗,移出備用苗及時補苗,補后及時澆水;通過補苗保證每穴內(nèi)都有幼苗生長,在第1對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在第2~3對真葉展開時定苗,定苗應留位置正、苗壯、葉大的苗,每穴留1株[4]。將穴內(nèi)有2株幼苗的拔去1株,留強去弱,保證每穴1株,同時拔除穴內(nèi)及膜內(nèi)雜草。
6? ? 打杈疏葉
油葵生長到一定階段,中上部腋芽會長出分枝和花盤,及時把分枝和多余的花盤摘除,每個植株只留主莖的1個花盤,適當剪掉下部生長較密的枝葉和病葉、老葉,將花盤較小、籽粒不飽滿的整株清除,只留個體強健的植株。
7? ? 輔助授粉
開花期要借助蜜蜂、人工、風力進行輔助授粉。根據(jù)種植面積和條件選擇輔助授粉方式,提高結實率。油葵屬異花授粉作物,主要依靠蜜蜂等昆蟲授粉,在開花期及時引蜂授粉[5],一般0.33~0.40 hm2放1箱蜜蜂。人工輔助授粉用鄰近花盤對在一起相互摩擦即可,每隔2~3 d進行1次,共授粉2~3次,授粉時間為9:00—11:00、16:00—18:00,陰雨天禁止授粉[6]。
8? ? 肥水管理
油葵是需肥較多的作物,應加大施肥量。覆膜前淺耕1次,結合淺耕施農(nóng)家肥45~60 t/hm2、尿素150~225 kg/hm2、過磷酸鈣600~750 kg/hm2或磷酸二銨225~300 kg/hm2、硫酸鉀150~225 kg/hm2,留1/3的尿素作追肥外,其余肥料全部作基肥,淺耕時翻入土中耱平。堅持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農(nóng)家肥為主、化肥為輔,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的施肥原則。油葵在種植前施足基肥后,基本不需追肥,但遇特殊情況,可適當追肥1~2次。多在苗期追施氮肥促生長,將預留的1/3尿素施入即可;在花期追施鉀肥促產(chǎn)量。采用一膜兩年用技術的,因利用舊膜第2年無法施入基肥,要根據(jù)植株長勢進行追肥。幼苗期依據(jù)天氣預報,在降雨前追施尿素300~375 kg/hm2、磷酸二銨150~225 kg/hm2;開花期追施硫酸鉀225~300 kg/hm2。有條件灌溉可視墑情澆水,如遇大雨應及時排水,防止病害發(fā)生。
9? ? 病蟲害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清潔田園,深翻土壤,嚴格輪作制度,忌連作重茬。菌核病在苗期田間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時,及時拔出并銷毀,用5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用20%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 d噴1次,連噴2~3次。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 mL或50%辛硫磷乳油500 mL加水適量,噴拌細土50 kg配成毒土,按300~375 kg/hm2用量順壟撒施在幼苗根際附近防治地老虎。
10? ? 適時收獲
9月中下旬,油葵莖桿變黃、中上部葉片為淡黃色、花盤背面為黃褐色、舌狀花干枯或脫落、果皮堅硬時即可收獲。
11? ? 參考文獻
[1] 李利香,王小紅.靜寧縣油葵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2006(10):40-41.
[2] 胡志榮.馬鈴薯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J].寧夏農(nóng)林科技,2010(1):91.
[3] 蘇濤,黃永忠.33%菜草通EC(乳油)除草劑示范簡報[J].中國棉花,2008(1):15.
[4] 馬那提·拜沙汗,馬那提·馬哈蘇提.油葵膜下滴灌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J].北京農(nóng)業(yè),2015(19):25.
[5] 程玉新.滴灌油葵高產(chǎn)栽培技術措施[J].新農(nóng)村,2014(2):121.
[6] 張彩云.瓜州縣食用向日葵套種孜然高效栽培技術[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2017(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