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
【寫作指導】
近年各地高考作文題以材料作文為主流,其類型有敘事型與觀點型兩大類,兩種文題內涵皆有明確與含蓄之分。蘊含一定哲思的警句或詩句型的材料作文,因其內涵含蓄,學生在確定文章立意時有一定難度,特別是兩三句哲思的警句綜合在一起,學生更是無從把握。
首先要正確理解每則材料內涵。材料的第一句“生活在別處”是詩人蘭波的名言,結合蘭波追尋永恒的一生,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別處的渴求和對未知的向往,“生活在別處”成了“永恒追夢”“信仰在路上”的代名詞;“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意在為心靈找一個歸宿,結合蘇軾的坎坷遭遇,縱使身陷困境,心安處皆為家園;第三句詩的意思比較明確,表達家園之思、故土之情。
其次綜合解讀材料。一、二則材料容易聯(lián)系在一起理解:心安處與別處的生活皆體現對夢想的追求或對本心的堅守,只要心安,吾鄉(xiāng)與別處都是“我”的精神家園。心安處還可理解為面對困境的隨遇而安,自足于當下,無論生活在哪里,只要心安,別處亦是吾鄉(xiāng)。也可將一、二則材料作相對立的解讀,不要太過向往別處,要自足于當下,只要內心充盈,便能安然泊于心靈的港灣。考慮學生認知水平與情感經歷有限,一、三則材料難以結合:一面向往他鄉(xiāng),一面思念故園。二、三則材料亦難結合:既然心安處皆為吾鄉(xiāng),如此曠達樂觀,又何來故園悲情?三則材料整體解讀同樣難度較大:圍繞鄉(xiāng)情與夢想感慨人生境況,青年時充滿激情渴望他鄉(xiāng),中年時被生活磨礪得漸趨沉靜,鄉(xiāng)情始終縈繞一生,是生命的慰藉。且如此寫來,內容顯得較雜,學生重點把握不了。
三則材料可分別單獨立意。筆者以為,與其文章主題糾結不清,或者根本沒弄清楚每則材料的基本意思,牽強地為了結合而結合,不如老老實實立足于每則材料單獨立意,反而更能寫出主題明晰、內容深刻的好文章。
【參考立意】
1.家園之思、故土之情;2.追尋,在路上;3.給心靈尋找家園;4.心動別處,心安吾鄉(xiāng);5.心安處,他鄉(xiāng)是吾鄉(xiāng);6.有夢的地方,心靈的天堂;7.生活在此處。
【寫作難點】
第一、三則材料單獨立意較明確,寫追夢與鄉(xiāng)情,難度較低。牽涉第二則材料立意時有難度,要寫清“心安”的內涵,且要考慮“鄉(xiāng)”與“心”的關系,即不能簡單寫成“堅守本心”“淡泊自足”“隨遇而安”等寫生活態(tài)度的文章,還要考慮“鄉(xiāng)”可能是一種生活的環(huán)境,也可能是自我精神的家園,寫作過程中要有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能將“心”與“家園”或“安之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