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德華·格里格是挪威杰出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且小巧精煉,內容大多取自你民間風俗生活和自然風光、個人體驗等。本文通過對作品的分析加深對本作品音樂風格的理解,對于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技術問題以及情感方面的表達也有了新的認識。
【關鍵詞】格里格;鋼琴;情感表現(xiàn)
【中圖分類號】J623.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036-01
【本文著錄格式】侯翔燕.淺析《特羅爾豪根的婚禮日》演奏技法及情感表現(xiàn)[J].北方音樂,2020,01(02):36,38.
一、《特羅爾豪根的婚禮日》演奏技法及情感表現(xiàn)
(一)演奏技法
1.連音和跳音的演奏
在這首作品中,格里格從開頭就運用了大量的連音和跳音相結合的手法(見譜例1)。
在右手的向上琶音進行中,連音和跳音接連出現(xiàn),在演奏時要極為注意,連音的演奏部分要使用落滾的方法來彈奏,將力量集中在手指上彈奏第一個音,手指下去時要堅定。下鍵的時候要有穿透力,然后手腕帶動手指向上提起彈奏第二個音,一般情況下,第一個音要稍重一點,突出第二個“提”的輕巧和靈活,要注意力量的分配,才能完美地詮釋連音。跳音彈奏時,力量也要集中在指尖,像彈簧一般利用琴鍵本身的觸動,要使其自然、輕巧即可。
2.模仿旋律的演奏
在本作品的旋律上采用了模仿的寫法,時而右手旋律時而左右手旋律同時交替進行,能夠豐富地表達婚禮溫馨的場景,第一部分的重復八度旋律聲部更加活躍輕快,描寫了新婚夫婦從遠處緩慢地駕駛馬車行進過來,給人一種幸??鞓返姆諊?,其中包含新娘的柔聲細語和新郎的爽朗應和,因此多為突出右手的主旋律,左手似馬蹄聲伴奏。而到了第二部分,調式調性、旋律色彩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見譜例2)。
像是一段安靜的模仿二重唱,且不再著重突出右手,左手在進行持續(xù)低音的基礎上加入了旋律,左右手旋律交替,像是新婚夫婦的“夫唱婦隨”的感覺,在彈奏過程中要著重注意旋律的走向,彈奏前先圈出主旋律,在和聲的基礎上使音響效果更為豐富。而且在彈奏的過程中要注意與前段的自然銜接,不能太為突兀,注意力量的分配和力度記號的變化。
3.不規(guī)則節(jié)奏的演奏
在作品中,格里格大量運用了一些具有挪威民間音樂特色的節(jié)奏來刻畫音樂人物形象,像之前提到的三連音、五連音、六連音和切分音等,從而改變了音樂色彩(見譜例3)。
這些不規(guī)則節(jié)奏的演奏使得作品形象更加豐富,旋律更具有強調性,在演奏這種不規(guī)則的節(jié)奏型時,不應著急兩手對接,而應該把不規(guī)則節(jié)奏單拿出來,慢慢練,然后卡節(jié)拍器來穩(wěn)定節(jié)奏,彈好后再合奏,在彈奏五連音六連音時要注意音的節(jié)奏均勻,力度要平均一點,在單練好后兩只手才開始嘗試合奏,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音響效果。
(二)作品情感內容的表現(xiàn)。
作品《特羅爾豪根的婚禮日》主要描寫卑爾根郊區(qū)風景秀麗的“特羅爾豪根”鄉(xiāng)村的婚禮場景?;槎Y大部分將在女方家里舉行。婚禮結束后,新郎帶著雪橇或馬車送新娘回家。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對新婚夫婦和人們坐馬車在鄉(xiāng)間公路上參加婚禮的情景。
第一部分,首先是模仿新郎新娘坐著馬車從遠處緩緩歸來,這部分應該輕觸鍵,同時還要注意曲中出現(xiàn)的重音符號,在手固定好的基礎上盡量不離琴鍵還要彈出韻律,節(jié)奏稍為輕快,烘托出這種幸福和喜悅,因此也是稍快的進行曲,接下來右手出現(xiàn)了輕快的旋律,代表了人們發(fā)自內心的喜悅,而且是兩個不同音區(qū)的旋律,且力度也不同,要注意力量的分配,跳音和連音的出現(xiàn)使得音響效果更好更加豐富。之后的一段更像是新郎新娘在交談,夫妻倆一唱一和,特別標注的PP像是新娘的柔聲細語,給音樂增添了新鮮的活力,交談過后用大量的左右手交替和旋,讓人越來越激動,逐漸把婚禮推到了高潮,接下來左手肢體轉變,右手重新回到熱鬧活潑的場景,尤其是五連音和六連音、切分音的出現(xiàn),使婚禮場面更加精彩。
第二部分,稍為自由抒情,進入教堂,一切都安靜下來了,突出新婚夫婦內心的改變,運用了二重唱的寫法,“夫唱婦隨”新郎新娘互相應和、訴說愛意,回憶過往,憧憬未來,所有人都在默默地祝福,給大家展現(xiàn)了一副溫馨的畫面。在這一部分中尤其要注意力度的變化和旋律線的走向,它代表了新郎新娘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情緒,帶給大家的更多是溫馨與感動。
第三部分,婚禮又恢復了熱鬧的場景,是第一段的完全再現(xiàn),最后突然用fffz結束,好似新郎新娘用堅定的目光和心態(tài)來展望未來美好的生活。
二、結語
格里格通過自己的游歷和對生活經(jīng)歷的積累,結合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的特點來進行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的作品用質樸、細膩的寫法得到了民間樂派的推崇,雖然也有極大一部分人認為他的結構過于簡單明了,樂思過于單調。但不可否認的是,格里格對民族音樂的貢獻使他的作品走向了世界,為民族特色融入世界的發(fā)展提供了范例。他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格里格的音樂后來甚至對歐洲作曲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音樂早已超越了國界。
作者簡介:侯翔燕(1996—),女,漢族,山西晉中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xiàn)就讀于山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專業(yè)。